iQOO Z8:重构千元全能新体验

历经2022的市场寒冬,迈入2023年,许多品牌或主动或被迫地对内调整以适应这个相当熟悉又分外陌生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而对于进入第四个年头的iQOO而言,这份调整自下而上,由入门级产品线开始,而这个转变的背后,是曾经的iQOO产品线最低档位的U系列的“消失”。功勋卓著的iQOO Z系列吸收并承担了U系列的产品定位,并将重心从2K档位的“性能性价比定位”下沉至更平价、更亲民的千元档位,年初iQOO Z7系列三款机型Z7/Z7x/Z7i就是践行新定位的小试牛刀,Z7系列不负众望,凭借着越级的快充续航规格与脚踏实地的全面表现,在发布3个月后依然稳定拿下了618期间京东整个千元档位累计榜中TOP 4/5的高位排名,成为了千元档市场中性价选择的中坚新力量。


而随着炽夏的悄然收尾,接棒Z7的iQOO Z8系列也终于如约到来。如果说Z系列老用户一直对iQOO Z5-Z7三代产品在性能上的进步并不满意的话——毕竟有着首发天玑1000+的优良传统——此次iQOO Z8就让你“一次吃到饱”,从“历久弥坚”的骁龙老7系直接跨越升级至年度神U之一的天玑8200,并且这还是一颗“蓝厂调校”出品的天玑平台,不夸张的说,iQOO Z8做到了同平台顶级的性能释放水准,补齐了Z系列近几代以来的峰值性能短板,而最后一块拼图补足,也让一直拥有同档位超规格外围周边的Z系列的表现直接从iQOO Z7的“全面”升格为iQOO Z8的“全能”。借用Z7的形容词,焕“芯”升级的iQOO Z8就是一款实打实的“全能型千元小超人”。

蓝厂调校出品 奉上当下最强天玑8200
无论是顶级自拍、旗舰影像还是日常体验,自vivo S7以来大多数时间vivo一直在以一己之力拉高联发科天玑系列芯片的体验天花板,并一连横跨了天玑1200/天玑9000/天玑9200三代产品系列。当然,公平的讲这只是蓝厂面对跨平台产品一以贯之的负责任态度,即保证搭载不同芯片的同系列产品也能拥有相近的使用体验,但从适配深度、时间跨度、覆盖广度这三点来看,还是为行业留下了“天玑调校看蓝厂”这句颇为传奇的美谈。对此,iQOO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带来了“蓝厂调校”出品的迄今最强天玑8200呈现。
iQOO Z8搭载了年度神U之一的天玑8200处理器,相较上一代工艺从台积电5nm升级至4nm,四颗大核频率均有提升,其中还有一颗频率高达3.1GHz的“超大核”,Mali-G610 MC6 GPU也提频了100MHz至950MHz。iQOO Z8也延续了Z系列的“优良传统”,搭载满血版LPDDR5 6400Mbps内存与满血版UFS 3.1闪存,并且最高有12GB+512GB大存储可选,可想而知,“满级”的性能铁三角自然有着“满级”的性能表现。


理论性能测试中,iQOO Z8在安兔兔V10常温跑分中跑出了972708分的成绩,甚至力压目前安兔兔7月跑分榜中天玑8200跑分第一的iQOO Neo7 SE一头,成为当下跑分最高的天玑8200机型,可见历经大半年的深入调校与磨合,蓝厂对于天玑8200这颗芯片的理解也愈发成熟。GeekBench 6中,iQOO Z8跑出了单核1233分,多核3515分的成绩,而在3DMark Wild Life Extreme中,iQOO Z8跑出了1776分,与iQOO Neo7 SE齐头并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3DMark Wild Life Extreme Stress压力测试中,iQOO Z8x取得了99%的稳定性,这无疑得益于天玑8200优秀的能效与iQOO Z8x搭载的3002平方毫米VC均热板,才得以让iQOO Z8在GPU长时间满载的情况保证“火力全开”。在AndroBench中,iQOO Z8的UFS 3.1跑出了连续读取1877MB/s,连续写入1760MB/s的优秀表现。整体来看,iQOO Z8的理论性能表现对于整个千元档位而言已经相当“超模”,也再一次印证了蓝厂调校之于天玑平台的“神奇魔力”。

如此优异的理论性能也让iQOO Z8有着相当出众游戏体验,在《原神》最高特效30分钟枫丹主城循环跑图测试中,iQOO Z8跑出了平均56帧,低帧率0.1的稳定表现,从帧数曲线上看,前22分钟iQOO Z8基本保持全程满帧,之后即便触及温度墙帧数也基本维持在50帧以上,并未出现帧数暴降的情况。查看频率曲线,可以看到天玑8200的四颗大核频率会根据温度阶梯式调整频率上限,最初机身凉爽时会保持在2.3GHz这个较高的水准,随后随温度慢慢提升,频率会逐步降至2.2GHz-2.1GHz-1.9GHz并长期保持在此,四颗小核则基本全程保持在1GHz,由此可见蓝厂对天玑8200的调校思路兼具了性能与温度,同时优先确保了在撞上温度墙之后平稳的游戏帧数体验,可谓是思路明确,调度细腻。

而在负载更低一些的《和平精英》30分钟超高清画质40帧游戏测试中,iQOO Z8的表现自然更是游刃有余了,全程平均40帧,低帧率0,最低帧数都在32帧以上。从频率曲线来看,在这种中度负载的游戏中,iQOO Z8的天玑8200调度与《原神》又有不同,其中四颗小核全程发力,在头1分钟内甚至一直保持在2GHz的高位,前4分钟也经常摸到1.6GHz,相较之下四颗大核则经常处于1GHz以下“躺平”摸鱼,6分钟之后,小核基本稳定在1.5GHz及以下,同时随着一局后期游戏负载也进一步攀升,四颗大核则大都保持在0.5-1.4GHz之间波动,频率最高的“超大核”则在“摸鱼”的间隙偶尔触及2GHz以应付突发的性能负载,最终全程下来,四颗小核平均在0.98GHz,三颗大核为0.95GHz,超大核则仅有0.75GHz,在如此平衡的调度之下,从电池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来看,机身温度不升反降,并长期保持在45°C以下。
虽说天玑8200本就是一颗基底十分不错的芯片,但能让它在实现市面同类平台最强性能释放的同时,兼具不同负载下的精细化调度,以实现帧率、温度、功耗的三方均衡,“蓝厂调校”,果然名不虚传。
千元机也能有全能新体验
iQOO Z系列的外围规格在同档产品中一直是很“顶”的,比如在骁龙778G这样的平台上配齐LPDDR5/UFS 3.1/160MHz Wi-Fi 6的配置——考虑到7系定位,其他品牌大多用LPDDR4x/UFS 2.2对付一下。iQOO Z8无疑也延续了这样的堆料风格,比如iQOO Z8就继承了iQOO Z7同档位少有的120W+5000mAh的快充大电池组合,实测来看,从1%开始,开启超快充电模式(默认关闭),全程耗时26分钟充满iQOO Z8的5000mAh大电池。从充电功率曲线来看,iQOO Z8的120W快充的峰值功率可达101W,出现在充电的前1分半内,随温度升高,功率从76W/63/54W逐步降至44W,并保持长期稳定。前期的高功率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5分钟充满30%,仅用10分钟即可充满50%,26分钟充满100%进入涓流阶段。换言之即便是5000mAh的大容量,有着120W快充加持的iQOO Z8也可以做到半个小时内“满血复活”。



满血的快充之外,同iQOO Z7一样,iQOO Z8标配的快充头规格也是非常“满”的,不仅支持120W功率,还是小尺寸设计“高贵的”的Type-C to Type-C接口,相较于市面上一些魔改A口快充头,C口充电器在兼容性上的优势显而易见,支持65W PD协议快充,足以满足轻薄本使用,用户出差时也仅需一根线就可以满足多套设备的充电需求。
正如我给iQOO Z7充电头的评价一样,即便半年过去,iQOO Z8这块充电头依然堪称“千元价位标配最强充电头”,是标准的旗舰级充电体验。
充电之外iQOO Z8的表现也相当全面,连接性能上,iQOO Z8延续了Z7的7个5G频段支持,包括n1/n5/n8/n28A/n41/n77/n78,换言之,移动广电的700M、电信800M、联通900M、电信联通2.1G重耕频段,全都支持。不过与iQOO Z7不同的是,受限天玑8200的周边支持,iQOO Z8虽然支持Wi-Fi 6,但最高仅支持80Hz频段,即1200Mbps速率,当然考虑到千兆光纤的普及率,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之前提到的3002平方毫米VC均热板在千元档位内也十分出众,同时这也是120W快充与天玑8200的可靠保障;X轴线性马达、封闭式立体双扬、全场景NFC、红外遥控自然也是标配,此次iQOO Z8还定制了双扬声场拓宽算法,把声场由80°拓宽至120°,听音体验更“声临其境”,并首次将双扬声场拓宽适配到游戏场景,声场范围更广,可以使游戏现场感更强,使枪声、人声、背景音等分离得更开,层次丰富。




iQOO Z8还搭载了一块6.64英寸LCD屏,全局最高亮度650尼特,支持120Hz七档变速高刷,240Hz游戏触控采样率,P3广色域,全局DC调光,而且出厂校色。这也是一块“零感蓝光原彩屏”,支持蓝厂与联发科合作的芯片级低蓝光技术,支持环境色温自适应、游戏护眼、舒眠模式与抗疲劳亮度调节,iQOO Z8也是当下所剩不多的高规格LCD机型之一,LCD爱好者且用且珍惜。至于影像,iQOO Z8搭载了6400万像素OIS主摄+200万像素景深副摄,后者规格凑数但…也不完全凑数,此次iQOO Z8在Z系列中首次将50mm人像拍摄作为重点,6400万主摄搭配景深副摄可以实现2x质感人像功能,副摄在这里可以辅助人像虚化算法,同时这颗主摄还支持硬件Remosaic功能,可以实现类似In Sensor–Zoom全像素裁剪的输出效果,带来更清晰的2x画质。
24小时超长续航的iQOO Z8x
按照惯例,与iQOO Z8一同到来的自然还有iQOO Z8x,上一代iQOO Z7x作为一款曾经杀入三位数价格“真”千元机,凭借着一手越级的快充续航规格“大杀四方”,此次iQOO Z8x同样搭载了6000mAh超大电池,不过充电规格改为了44W。6000mAh电池搭配能效比出色的第一代骁龙6处理器,为iQOO Z8x带来了极佳的续航表现,在PCMark 3.0续航测试中,50%亮度下,电量从100%到20%共耗时24小时15分钟,也就是说,在持续亮屏的轻度负载下,iQOO Z8x 80%的电量可以连续使用超过24小时,实打实的一整天,如果按照每天5小时亮屏使用时间计算,理想状况下,iQOO Z8x满电使用可以坚持5-6天的续航时间,这多少已经有一些当年诺记功能机的味道。实际上,我是在天黑时开启的PCMark测试,然后……我同样等到第二个天黑时才眼睁睁得看着测试结束……




此次iQOO Z8x从上一代的骁龙695升级为较为少见的第一代骁龙6芯片,并拥有同档位少有的12GB大内存选项,支持最高1TB SD卡拓展。搭载这颗处理器的机型较少,也让我对它的实际性能表现有着浓厚兴趣。规格上,第一代骁龙6处理器采用4nm工艺,4x78@2.2GHz+4xA55@1.8GHz八核架构,2MB三缓,搭配Adreno710 GPU,除制程工艺外,整体规格近似于大家熟悉的骁龙778G,实际性能表现也相当接近骁龙778G。首先在理论性能测试中,因安兔兔未能正确识别GPU分数故使用鲁大师进行测试,iQOO Z8x在鲁大师中跑出了63.8万分的成绩,较上一代的骁龙695有着相当大幅度的提升;GeekBench 6单核跑分935,多核跑分2868,3DMark Wild Life跑分2391分,与骁龙778G差距不大。同时较低的GPU峰值性能也带来了非常不错的能效与发热表现,在3DMark Wild Life 20分钟循环压力测试中,iQOO Z8x取得了99.8%的稳定度,换言之,在长时间GPU满载的情况下,iQOO Z8x依然可以保持满血输出。整体来看,第一代骁龙6处理器有着与骁龙778G接近的规格,也有着相近的性能表现,相较骁龙695提升明显,足以应对日常使用与中轻度游戏负载。


其他规格上,iQOO Z8x同样搭载了iQOO Z8同款120Hz LCD的零感蓝光屏,150%超级扬声器,后置5000万像素+200万像素双摄。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收到的iQOO Z8x是千元档中罕见的瓷白版本,Deco表面采用了一体瓷浆工艺,使金属装饰圈与模组镜片无缝衔接,背部则是釉面凝光工艺,带来了细腻丝滑的触感,实际观感上,iQOO Z8/Z8x的瓷白版本接近乳白,有着颇似白瓷的色泽与质感,在千元档位中这份质感堪称独一份。不过外观虽然如出一辙,但是Z8与Z8x的耳机孔与SIM卡槽位置不同,前者耳机孔位于顶部,SIM卡槽位于底部,后者则正好相反,也算是一个快速分辨两款机型的小技巧。



作为 iQOO 承载平价市场的『重点产品』,近两年来升级幅度最大的 iQOO Z8 系列既背负着帮 iQOO 品牌『不要脱离基层群众』『站好入门这班岗』的使命,又重新回到了 Z 系列初期『性能小钢炮』气质。它既有旗帜鲜明的千元定位,也有些超越过往千元价位产品的各项体验系列:蓝厂调校之下的当下最强天玑 8200 与接近满帧的游戏性能,120W 高兼容性 C to C 闪充搭配 5000mAh 电池带来的不逊于旗舰的 26 分钟补电体验,还有 LCD 爱好者“最后的荣光”与一众齐备的网络与周边规格。而希望闷声卖货并未给予更多宣传的 iQOO Z8x ,在今年各大运营商进入关停 2G/3G 网络全面转向 4G/5G 的『临门一脚』上,给了今年有『刚需换机需求』的 2G/3G 老用户更好的低价换机选择:接近过去骁龙 7 系的中端性能,以及放在全价位段上都属于拔尖水准的可靠续航体验,十分契合这个档位常见受众的需求。
从全面走向全能的 iQOO Z8 身上依然有着 Z系列一贯以来性能先锋的身影,而在千元档内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无须过多取舍的提档新选择;而超长续航的 iQOO Z8x 依然是千元档低位内那个你『似曾相识』的可靠老伙计。在 iQOO 经历产品阵容的『调整期』后,全新的 iQOO Z 系列正在脚踏实地,一步一步重构千元档位的新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