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考研经验 ——二本二战北师大,我做了哪些改变?

2020-07-08 11:44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文|吴XX /  凯程集训营学员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史专业

在疫情影响下的这个时候,还不能说自己真正成为了北师姑娘,但是还是想趁着凯程征文的时候写一些经验给大家,给这个时候迷茫的你。

 

1. 坚定选择北师,从破釜沉舟到顺其自然

 

我来自山西某不知名二本院校,从上大学起就决定了一定要考研,是带着一种“我要证明给那些瞧不起我的人看”的想法选择了北师。第一年考研的时候,我最爱用的词是“破釜沉舟”,后来我想也许正是这样急迫的求成心理,让我最终与北师失之交臂。

 

第二年备考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这一次一定可以。不害怕不焦躁,让日子一天一天地走到北师的校园里。

 

心态的重要程度我想每个求学近二十年的学子都清楚,但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清楚自己在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下可以激发出最好的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设定情境调整自己。

 

2. 专业课从200分到226分,别自我感动

 

一战740(现703)200分,不够被录取,但是也反应了我那一年真切地备考状况,其中最值得总结的就是别自我感动。

 

从大三的寒假我决定考北师开始,就买了教材,在学姐的推荐下报了凯程的网课。大三下学期的时候应学校安排顶岗实习,实习期间的每个晚上还会坚持学习,在那个情况下周围很少有人能像我一样学习。于是我开始自我感动,甚至自我放纵,学习效率低,任务完不成变成常态。

 

大四上学期终于能在学校安心备考了,然而每天还有课要上,还有毕业论文要搞,总之就是这样那样的事情,都成为了学习效率低的理由。此外周围同学学习效果都不如我,于是我又开始自我满足、自我感动,放任自己在琐碎的舍友关系中挣扎。

 

总结了这些之后,决定二战的我果断选择了凯程集训营,为了寻求一个安心备考的环境和更大的同伴压力。

 

下面梳理一下专业课备考历程:

 

基于一战的底子,7月开始背书,9月去集训营前细致地背了一轮书,画出了自己的框架图。并开始做311的真题。

 

到集训营以后,10月前把311真题做完,然后配合听311真题课,同时开始做703真题。对于真题我想说,别觉得自己没背会不敢做,但也别抱着查漏补缺的想法做题,而是感受真题出题方式,在背书的过程中自己考察自己。

 

第二轮背书的时候我采用的方法是合起书来边画框架边回忆,卡壳了再打开书看,这个方法可能慢但有效,差不多又花了4个多星期的样子结束这一轮。

 

再之后就是配合真题课和热点课一遍一遍背书,同时凯程组织的模考是个很有效查漏补缺的方式,也是我想要到集训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们必须得知道自己达到什么水平才能考上,卷子写到什么程度才能取得高分。所以从一开始的单科测到后期的全科模考,我都没有落下。并一直要求自己必须取得好成绩。

 

这里强调热点课极端重要,因为今年徐影老师是压中热点题的,即使没有原题,老师讲解的答题思路也是很受用的。

 

3. 公共课从117分到140分,别自我欺骗

 

(1)英语

 

我英语渣渣,四六级都是飘过,一战英语51,二战67。一战51的原因就是一直自我欺骗,那年10月份做完了所有真题,阅读最后错三四个,觉得很满足了,就放下阅读了,结果11月多再捡起来的时候错七八个,瞬间傻眼,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考场上。

 

我总结了失败的教训有以下几点:

 

单词的重要性高达五星级,备考早期用APP随时随地背单词,开始做真题以后,将真题中的生词整理成自己的生词本,背自己的生词本就好。要达到就算不明确词义,也必须明确词的感情色彩是正是负,当然还是要以明确词义来要求自己。

 

最关键的是长难句,一定要搞懂,不是要求你明确成分,而是必须能够分割开句子成分,并且大量练习,让自己看到长难句不慌不怕。对长难句的理解分析是我两次备考中改变最大的一部分。一战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没必要知道这是个什么从句,反正也学不会,以至于都分割不清楚长难句,为阅读理解带来很大的困难。

 

阅读真题必须刷够遍数,不怕记住答案,要一遍一遍分析各选项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整理自己的错题集,将自己的思路与老师思路对比,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

 

新题型和完型、翻译我是跟着孙浩老师走的,走一遍下来掌握方法就好,要把新题型当做第五篇阅读对待,但完型和翻译就比较佛系了,也不必强求。

 

(2)政治

 

我政治一战不低也不高,基本还是顺着一战的方法走,但比前一年多了很多细小的知识点,我采取的方法是让男朋友提问我,同时整理错题集,学累了就翻一翻。

政治就不赘述了,跟着市面上任何一位老师节奏走就可以啦。

 

还想说一些感性的话:

 

最近看到很多人为择校迷茫,我一直觉得择来择去都不可能选到最合适的,但我在一战失败后真切的觉得择校很重要。那个时候班上有很多同学选择的学校相较于北师来说容易些,也有不少上岸的,我就在想如果选择容易一些的,可能也就上岸了,但是再回过头来问问自己是否甘心,结论还是不甘心,还是希望能考上北师。

 

因此我想说的是,不管怎么择校,明白自己心中最想要什么是最重要的。同时也不管是难考的,还是好考的,都是不容易的,都是要付出汗水的。

 

最后还是希望每个心怀梦想的人儿,都能拥有梦想成真的喜悦,等苦尽甘来的那一天,山河星月都将做贺礼,那时你我再相庆。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考研经验 ——二本二战北师大,我做了哪些改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