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考研经验 ——从零开始,二战北师大

2020-07-08 11:43 作者:徐影老师  | 我要投稿

文|许SP /  凯程网课学员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专业

二战跨考,初试总分391专业第一,其中703教育学基础综合235分。一战总分328,专业课只有186分。因为另外两门分数只是略微提升,而专业课提高了整整49分,所以本篇我想着重分享自己专业课复习的心得体会。

 

(一)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自己以及一战失败原因

 

本科北京某211日语专业,一战北师大比较教育学,由于大三出国交换了一年所以错过了考研暑期复习最佳时间,又因为种种原因决定考研已经是八月中旬,从搜集考研资料和信息到购买教科书,咨询辅导老师等等一系列咨询过后,正式投入复习已经到了九月。

 

当时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慌!

 

因为真的时间所剩无几,来不及慢慢考虑计划一切,(当时一般的情况应该进入真题练习阶段了)刚好通过同学认识了刚入学不久北师大的一位学姐,她当时也是跨考,病急乱投医,决定跟着学姐复习,当然课时费也很贵,从分科讲解基本知识点开始每天三小时左右的语音授课,(由于回来后学分兑换出现问题,我那会儿每周又多出了很多本科课程需要补,留给我复习考研的时间极少)直到十月底才梳理了一遍,笔记当然来不及做,直接购买学姐自己总结过的,教材也没看完。

 

可想而知,我在知识点没有理解透彻的情况下急于背诵他人的笔记,结果只是背一遍忘一遍,11月份背诵过一遍后,甚至不能完整的回忆起一个知识点,心态完全崩了, 12月初的时候,不管学姐如何劝说我都不敢做一份真题,因为自己心里很清楚我连一道题都写不完整。

 

考场上,我甚至连马卡连柯这个名字都没记住,(2019年名词解释的平行教育)现在想想自己也真是勇气可嘉,复习成这个样子都敢去考试……

 

考完试后进入了毕业实习期,用了一段时间反思短短的三个多月备考经历,考虑是否二战。

 

总之,经历了一次理所当然的失败之后,我认为自己能够承受二战带来的压力,并且相信自己在保证充足的复习时间情况下能够成功上岸。

 

(二)于是,7月初回到家正式开始复习(这里提一下早在4月我就报名了凯程专门针对北师大740〈后改为703〉的网络课程,所以这个时间点我已经学完凯程的基础班啦)

 

第一部分,每日时间规划 

 


以上是我每天试图去遵守的作息时间,但计划总是完美的,现实是凄惨的。

 

每天为自己规定了10小时学习时间,实际要打很多折扣的,这里就需要补充几点个人回家复习需要解决的问题,也给决定二战的宝宝们提供一个参考。

 

我比较幸运的地方是,父母不在家中,日常只有我和姥姥两个人,还有一只金毛(这也是我每天需要付出时间的小家伙,九月份的时候很焦虑,妈妈怕我读书读傻了,送回了一只小金毛)所以除了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外,并没有来自家人的压力。

 

但是同样的,我也需要照顾老人,期间陪着姥姥去医院看过很多次医生,每日买菜做饭打扫卫生都会花费时间,狗狗刚送来时才满一个月,经常生病,为了它我熬了很多个通宵。

 

按照我自己的经验来说,二战首先要坚定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很多时候考研就是在考心态,其次要获得家人的谅解,减少外部干扰因素,最后尽量为自己打造一个最适合的时间表,努力遵守就好,但不要过分追求复习时间的长度,时间表的制定是起到督促作用的。

 

第二部分:专业课经验

 

由于一战时学习到的知识太少了,所以二战彻底重新来过。(因此下边的复习经验也适用于一战宝宝)

 

1.七月之前我跟着凯程基础班夯实知识点,同时跟进教材,最后做一份属于自己的笔记,每读完一章就看一部分的课程,这里建议大家先观看一下本章课程的开头导学部分,再读教材。

 

尤其是徐影老师的外教史,徐老师在讲授外教史时是打乱教材本身章节顺序的,会分为教育思想史和制度史,同时还会有时代划分,对比以后就会发现老师的这种思路更适合外教史这种知识体系庞大的科目学习。看完对应的教材后,再去听课会有很多新发现。

 

2.八月份进入强化班,这时可以配套使用凯程教育学考研宝典。此时我依然采用先预习后听课的学习方式,只不过把之前的教材换成了宝典。同时开始背诵笔记。

 

关于背诵的方法,我是采用了两位老师推荐的回忆法,先在脑海中或者纸上写下总框架,然后填充各个具体知识点是什么,这样可以清晰的知道自己哪些掌握了,哪些还需要加强记忆。背诵最忌讳的就是翻开笔记看一句背一句(实际就是读),这就是典型的死记硬背。

 

3.九十月份真题班开始更新,这个阶段每天听课程前我会选择一个科目做一道真题,计时作答。(题目可以从凯程真题汇编里选择)比如就拿平行教育的名词解释来练习,一般控制在5、6分钟左右(具体时间划分要看题型安排)

 

听课的时候,可以先暂停一下自己考虑答题思路,在草稿纸上写写,遇到难题要有总结,一点一点积累答题套路,(比如题目问对某一教育现象出现的原因的看法,可以从主体角度考虑,即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思考)徐老师和高歌老师在课上都会讲解一些固定的套路,大家最好先自己摸索总结,然后对比老师给的,弥补不足,还可以在直播课上询问老师自己的思路是否可行。

 

这里说到直播课,这是我觉得凯程网络课程里最好的一部分啦!每一个复习阶段都会在周末来几次直播,从基础阶段的查漏补缺到强化阶段的框架整理,再到拔高班的难题解析,时间安排的也很合理,就像一场及时雨,每每在我需要改进的时候适时出现。

 

4.十一月份步入冲刺阶段,到了这个时间点,每个同学如果按部就班的复习下来,目前已完成的是:

 

(1)已经背诵了至少3~4遍笔记(八九十三个月)。

 

(2)按照自己的方式整理一遍真题(最少是自己所考院校的历年真题,其他学校自选)。

 

此时直播课安排的比较紧密,有的时候周末两天都有,两位老师都会增加提问时间,同学在线留言回答,这个阶段就像头脑风暴。

 

老师常说:“如果考试是我们大家一起去,肯定能答出一份完美的试卷”大家集思广益,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程度还可以增长知识。

 

课下认真总结,巩固背诵,从进入十一月份到考试前应该还可以背诵两轮,所以总体背诵遍数为5~6遍,这也是我最终的背诵结果,考场上没有因为没背熟而卡壳。

 

5.十二月份,模拟吧~凯程会针对院校出几套模拟题,还会统一规定一个时间大家自觉答题,还可以发在微博中@老师帮忙看答题情况哦。

 

注意:严格模拟考试的时间,有演练才不会临场心慌

 

最后非常感谢这一年徐影老师和高歌老师的陪伴,让我从一个教育学小白成长为一个初步具有教育学素养的准研究生~


2020年北京师范大学703教育学考研经验 ——从零开始,二战北师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