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3.2 第一次推动

2023-05-12 10:20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2、第一次推动


  也叫“第一推动力”、“第一推动者”。恩格斯指出:“‘第一次推动’只是代表上帝的另一种说法。”[1]“第一次推动”鼓吹者认为,世界从不运动到运动的最初原因,是从外部、从世界之外来的,是由于上帝的“第一次推动”的结果。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经提出了“第一推动者”的思想。他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无缘无故运动的,总必须有个东西存在着来推动它”[2]。太阳、月亮、行星、恒星等星球都是固定在不同天层围绕地球作均速的圆周运动,而“恒星天”的运动,是由“第一推动者”所推动,其它星球的运动是由次一级的推动者所推动。他认为“第一推动者本身必定是不动的”[3],它是世界运动的终极原因和动力。第一推动者就是神或世界理性,“神是一个至善而永生的存在,所以生命与无尽延续以至于永恒的时空悉属于神”[4]。列宁在谈到亚里士多德关于神的观念时明确指出:“当然,这是唯心主义”。[5]

  到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又提出了“第一次推动”的假说。他认为行星及其卫星,一旦由于神秘的“第一次推动”而运动起来,它们便依照预定的椭圆轨道继续不断地旋转下去。牛顿的“第一次推动”同样是上帝的另一种说法。他自己也明白地说:“行星现有的运动不能单单出之于某一个自然原因,而是由一个全智的主宰的推动。”[6]“这个主宰者······是以万物的主宰者面目出现来统治一切的。因为他有统治权,所以人们称他为‘我主上帝’或‘普天之君’”[7],“各行星的周日转动不可能由重力得来,而需要有神力来推动它们。”[8]恩格斯指出:“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9]这说明了资产阶级随着历史地位的变化,是怎样由反对神学走向崇拜宗教的,也说明形而上学唯物论最终必然要陷入唯心论。

  “1755年出现了康德的《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关于第一次推动的问题被取消了”。[10]康德正确地指出,太阳系的形成是吸引和排斥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到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江湖骗子杜林出于机会主义路线的需要,还妄想重弹“第一次推动”的滥调。他认为宇宙的原始状态是自身等同的、没有任何变化的状态,后来怎么转入运动和变化呢?只能求助于上帝的“第一次推动”。恩格斯尖锐指出:“杜林先生在自己的世界模式论中假装已经干干净净地扫除了的上帝和彼岸世界,又由他以尖锐化和深化的形式带到了这里,带进了自然哲学。”[11]


注: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92页。

[2] 《古希腊罗马哲学》260页。

[3] 参见《形而上学》247页。

[4] 《形而上学》248页。

[5] 《列宁全集》第三十八卷313页。

[6] 《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56页。

[7] 《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49页。

[8] 《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68页。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449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450页。

[1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92页。

《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3.2 第一次推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