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公寓•序》
“中国老一辈的婚姻大多并不幸福,绝口不提的理由或许有维护自身长辈威严的部分,但大多,是他们内心深处认为孩子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延续; 有关于自身情感细枝末节的事,早已伴随孩子的成长,或多或少选择性遗忘,直到双方都默认为这是一场丧偶式婚姻。” 沁园春公寓坐落于当地交通枢纽,许多住户都来自外地,这里有长租客,也有暂时落脚,隔天便离开的外乡人。其中有互联网公司白领,工厂流水线工人,政务文员,销售,零售商贩,甚至十几人的施工团队和兴建酒精厂的长工 他们大多像不停在河流中迁徙的鱼,只在沉默中穿梭 其中作为长租客的老人们,像是河岸边经岁月腐蚀的鹅卵石,无论潮起潮落,阴晴圆缺都不会影响他们在清晨坐在窗沿叼着旱烟袋享受片刻宁静的“权利”
等中午吃过饭又会在庭院聚在一起,相互讲着自己年轻时当知青插队下乡的经历,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大锅饭等陈年旧事 等隔几天自己回忆出更多细节,又会将故事从头到尾再讲一遍 但他们几乎从不提及自己也不过问别人子女的事 这是种不言自明的默契。 暮年、中年、青年篇是当初我在沁园春公寓长居写作,日常生活收集整理出的故事,局限于绝大部分内容是和租客聊天过程中积攒拼凑而来,所以内容故事像是在无尽留白中浮沉的词句,时现时隐的段落,很难有一定的时间连贯性 作为一名倾听者,从主观意愿上会尽可能为故事完整性付出努力,但核心是不变,是真实的 如《小王子》书中说:我在这里描绘他们,是为了不忘记他们,忘记朋友是很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