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论文致谢刷屏让人泪目: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原创 | 大谦聊职场

各位粉丝大家好,我是大谦~
近来,一封博士生毕业论文的致谢信刷爆社交网络,感动了很多网友,被称为当代《送东阳马生序》。
信的作者是黄国平,他是中国科学院的博士,现就职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年薪有 6、7 位数。


我相信每个看完的人,都很难不为作者的故事流泪动容。那是一段即便只用寥寥几句勾勒,也让人心疼极了的人生。
作者出生在四川一个贫困的小山坳里,他的原生家庭,用糟透了不足以形容。
12岁那年,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常年在外,对他也不怎么上心,哪怕是病到连医院都不能自己去的时候,也叫他一个人去扛。
于是,他便孤单又顽强地照顾了自己很多年,贫穷几乎压垮了他。高中之前,他所有的经济来源,全靠夜里抓黄鳝,周末去钓鱼,养猪,和出租水牛。
为了赚钱支撑学业和生活,他被狗追,被蛇咬,用脚丈量过当地所有的水田和小河。


即便这样辛苦,要上学读书的念头,还是在这个一无所有的少年心里生根发芽。可这对一个连温饱都无法解决的贫寒学子来说,哪有那么容易?
他说:人后的苦尚且还能克服,但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
交不上学费,他整日被老师约谈。夏天没钱买鞋,他光脚上学,冬天没有棉衣,他强忍寒冷。
你能想象,在一个又一个酷暑寒冬,一个少年的骄傲,是如何一点点破碎,直至无法愈合。

17岁的时候,父亲和唯一陪伴他的婆婆也相继去世,他彻底成了这世上一片无依无靠的浮萍,飘到哪里,都不再是家。
我不知道,他是怎样接纳并忍受了这一切,在我看来,他所遭受到的每一个苦难,都足以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但他没有被生活撞倒。
好在,他后来在好心人的资助下,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考入中科院,成为了一名博士。


尽管现在看着意气风发,但信中不难读出他这 20 年求学之路的艰辛与坚定。最让我动容的,还是评论区的一句话:“如果人生真的有捷径,读书依然是最好的一条路。”
确实,互联网到处充斥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但我始终觉得,踏踏实实做事、持续学习和成长,才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行,也是未来路上最强有力的倚仗。


支撑他一路走下来的,是每次考完后,去主席台领奖状和奖学金,这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唯一能证明自己价值的时刻,见证了他所有的努力,是他的信念所在。
他在文章中写到: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正如网上流传的那句话:我奋斗了18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对黄博士来说,别人眼里稀松平常的事,他却要拼尽全力才能够得着。


从家徒四壁到中国互联网巨头公司年薪百万的高级研究员,黄博士的成功拼的不是爹,不是资源,而是读书。
近几年,大学生找工作的问题频频上热搜。于是乎,就有许多网友在底下评论:现在的大学生貌似不值钱嘛,上了大学又能怎么样,还不是找不到工作。
更有甚者,举起了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的例子。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现如今的他正经营着国内最响亮的土猪肉第一品牌,销量早已超过10亿。
那种出众的的眼界和格局,都是北大带给他的。


他们大多只知道故事的上半部分,不知道故事的下半部分。
那个卖猪肉的北大学生,不仅创办了“屠夫学校”,还编写了《猪肉营销学》,将科学养猪、售卖向全国推广。
而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他大学读的就是计算机,并且他当时并没有辍学办了休学,休学后,他自己在家里钻研电脑技术。
这些崇信“读书无用”的人,只是弱者在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白岩松说:读书不保障命运会好好待你,但书读多了,可以保障你好好对待命运。
很多人,年轻的时候放弃读书,以为自己选了条捷径,等真正出去以后才知道,读书才是最容易走的那条路。
让普通人放弃读书是一场骗局,不是读书没用,是你读的书没用,甚至是你自己没用。


人不学习,圈子与知识固化,大脑缺少刺激与交流,能力与智力就慢慢下降。
在人类发展史中,动乱或地理隔绝发生时,学习能力都在流失,一些技术也会失传,比如水泥技术、造船技术,都曾经在某些国度失传。
希望大家终生保持学习的习惯,在每个时间段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
不求学得完美,但求你沉浸到新的知识之中。
— END —
©作者介绍:大谦,前500强名企运营师,多家知名求职平台导师。超700场面试经验,已帮助1000+大学生斩获心仪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