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戯开始

如果虚无与焦虑必须要选择一个,那我选后者。偶然刷到了一些负能量的视频,发现自己似乎跳出了信息茧房,然而谁又能证明这个茧房外不是另一个茧房呢?
在我15岁的时候,曾经想要开发一个叫“超级大玩家”的软件,它集合了游戏,社交,论坛,宠物等等一系列玩法,而且运行在只有512kb内存的mtk芯片上,还需要*#220807#这样的代码才能启动。
当我尝试开发这个app,很快失败了,因为我不了解网络协议,不了解设计模式,不了解同步异步。但是当时我没有看清楚,我认为是自己能力不足,如果自己是天才,那代码肯定会从脑子里跳出来,而不需要学。
后来大学了。我幻想着自己至少能够顺利成为社畜,以为自己的能力足以匹敌在职程序员,结局却是我被现实这个问题彻底击垮,躺平等死。
同时我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拥有了开发“超级大玩家”所需的所有知识,但是我没有发现这一点,依旧认为自己解决不了现实问题,是自己过于无能懒惰,不够努力。
我忘记了一件自己曾深信的事:
只要有了足够多的信息与知识,就可以预测未来,同样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如果一个问题我没办法解决,那一定不是我不够努力或没有天赋,仅仅只是知识与信息不足。
现在的我认为现实问题很有趣,因为我已经拥有能看清问题的知识与信息了。跟当时盲目相信自己不一样,现在的我有自己的标准来判断一切。
因此,马斯洛是对的。或者我一直以来的思维方式是对的:以解决问题为核心。
假如我不理解MD5,它对我来说是未知的存在。
那么我不需要去了解MD5的实现逻辑,我只需要知道它能帮我解决文件完整性检验这个问题,就足够了。
这就是我提取出来的,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核心思想,遇到一个新的东西。不要去问它的定义,不要4H1W,首先搞清楚它解决了什么问题。比如汇编语言解决了机器码难记难写难改的问题,C语言解决了汇编语言难理解的问题,JAVA解决了C/C++需要手动管理内存的问题,kotlin解决了JAVA在安卓开发中某些部分过于臃肿低效,以及线程缺乏管理的问题……
利用这一套去理解任何计算机知识,都会无比清晰。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它其实可以用来解决现实问题。
至此,过去的一切都产生了意义,我也重新开始收集信息,思考并试图解决现实问题。
所谓现实问题基本都可以用钱解决,因此最终解决的还是钱的问题。除非AI明天就能统治人类。
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钱制定了一种标准,用来解决物品交换问题。
但是从这里开始问题变得复杂且不可控了,因为人性也成了问题的一个变量。
那么换一个视角:钱解决的是人的娱乐,社交,衣食住行等等的需求问题。
然而这里面只有食是必要的,而且也有不用钱的办法,所以问题迎刃而解可以睡觉了。
还是必要的。我不能以自己为标准,因为钱的用户里面最大的一批站在我的对立面。
这一批人用钱获得虚荣,优越,社交需求,以及各种其它欲望的满足。
而钱要做的就是把自己跟这种需求绑定,比如让人认为学一个东西就一定要去培训班,学习这个行为与培训班绑定了。
虽然我一眼就能发现培训班不是必要的,但还是那句话——考虑钱的用户画像(?
那其实就是单纯的认知操纵了,想要有钱要操纵人们的认知,这是一个充要条件。
或者,利用别人训练好的某种认知,去投机。这个想法不错,而且成本更低。
其实我在大学的超市里,买到过一些包装上全日文,里面是散装饼干的东西。这就是利用了现成的“进口饼干更好”的认知。
这还挺适合我的,我就经常研究别人怎么想,为什么会那么想。
中产阶级。搞清楚这群人的心态,就可以从它们手中崂到钱。其实这里信息太少,我能搞清楚的也就只有一小部分群体。
仔细想想,有缝可钻的地方都挤满了人,搞培训的利用了这些人想让后代变资产阶级的想法,各种奢侈品满足了这些人的虚荣心……
其实还是太抽象了,都是想当然的,这些抽象的方面我能想到,别人也能。
这个问题暂且搁置。
洁曾经说过:人无法改变世界,因此只能改变自己,这是唯一改变世界的办法。
同样的话在洁这里就很有说服力,因为他不畏惧改变,为了胜利可以打破既有认知。
而现在的我已经不依附于价值观存在,因此有了改变自己的可能性。在最根本的部分不变,其实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我可以做出行为上的改变……
我可以吗?我可以演出一个世俗的我,并不露出破绽吗,即使我社恐?不对,我并不讨厌社交,我只是一直没有摆正社交的定位,我只是依旧跟个孩子一样以为社交就是纯粹的找朋友,而从来没有人能跟我聊到一起,所以我对社交失望了,丢掉了这项技能。
社交也是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我的底层设定不允许我认为社交有用,因为这不符合逻辑,这不理性。
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仅仅只是说出能让它开心的话,最终能影响它决策,这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不管它们的想法再不理性,再不合理,规律总是客观存在的。
这个世界上我在乎的人暂时不超过5个,我只要面对她以及朋友,父母的时候是真诚的就行了。世界中のみんないちいち面倒のは面倒臭いから。
计划。我还是有一些计划性的,前提是我的理解是完全清晰的,对自己,对问题都是。
我不是天才。这是对自己最大的正确理解。因为有人没有看到我的努力说过我是天才,我就信以为真演出天才的样子。
到今天仍然在被那种东西诅咒。我很崇拜爱因斯坦,对,我其实希望自己是INTP,因为图灵,爱因斯坦都是。
但我不认为自己可以有相对论,图灵机级别的东西拿出来,我得务实一点。
格局太大不是好事,就像很多烂电影,烂漫画,格局整的很大。探讨人生命运一类的命题,结果作者掌握不住成为垃圾。尽管还是会有看不懂的人吹这些。
像亚人这种,论格局基本没有,但整体故事就是很精彩,只是因为故事中的正反两方实力相当,而且主角一定要用MBTI看的话是个典型INTJ,基本所有决策都站在观众的上帝视角进行,也从不宣扬什么高尚的理想,观看体验就是很好。
因此我不需要格局,我就是想要钱,有了钱再去谈改变世界一类的高尚理想。我一定会去谈,因为我是INTP,而那个人是未来的我,我在基因上就是不需要虚荣跟乱七八糟的欲望的,因此我有钱以后除了每顿吃的营养均衡一点,就只能用来改变世界了。
这是计划的最后一步,可能需要10年,20年,可能不会达成,但计划不变。
时间线回到现在,要做的事就是先忍住对牛马生理上的厌恶,以及改掉过于容易丧失自己标准的习惯,其实多读几遍这个就行了,因为这个人是我,也只有我能理解。
厌恶消失以后,从微笑开始吧。
这是社交能力方面。
技能层面还是安卓,不要相信车载一类的风口,风口会变,知识会变成一种字典,让AI帮忙查询就行,唯一的常量是我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常量可以随着下一次对自己的编译增加这个值,这就是人在社会活着需要的最底层,最有用,最适合我的能力。
再拆分一下的话。力扣上个1700分,然后去刷cf,当然英语也是并发着训练的。
1700分这个问题仍然可以继续拆分。图论,动规是需要优先掌握的。
拆到这里问题就清晰可以解决了。
游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