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不止于技术

从《大圣归来》到《深海》,这系列电影,一路走来,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技术上突破,但不只是技术在创新,人物的塑造,故事的内核也有很大创新。
总结一下我看过的这系列的电影,很容易就会发现深海的特别之处。

参宿,不再是神话故事里有着伟力的英雄人物,而是一个普通的小孩,一个还没有任何能力的儿童,一个没有学会如何爱自己的脆弱敏感的的你 、我 、他。
通过电影,深入故事之中,用她的视角看世界,会觉得生活啊,原来是一件这么悲伤的事。
看完电影,就会想,原来抑郁症是这么痛苦,像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既看不到光,又无法呼吸。
电影中的参宿遇到了南河,跨过了内心的那道坎,在万分痛苦中坚定而又充满力量的,破茧而出,获得心灵的重生。
可是,电影外的千千万万个“参宿”呢?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8b3gIpKdFSiILEVWLXp3Q)
告诉我们,儿童是最容易患上抑郁症的群体之一,社会和家庭都应该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不要不加思考的用不爱学习、青春期叛逆、意志力薄弱来评价儿童的抑郁症状;更不要用装、矫情等词语给他们带来二次伤害,应该探究背后原因,科学地帮助、治疗抑郁症儿童。
正式问题,思考原因,真正的解决问题。
能让我想到这里,对我而言,这部电影就是好电影了。
从天上的神佛,到地上的凡人;从生而不凡的主角,到抑郁敏感的儿童;从广泛的面到具体的点。
新的理念,搭配新的技术,让《深海》成为永远值得我去反复观看的一部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