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诸葛者得天下:三国最显赫的琅琊诸葛氏终败于司马氏之手

本鬼在之前的几篇文章中提到,琅琊诸葛氏可以说是三国时期最显赫的家族,在曹魏、季汉、东吴都有位极人臣的成员,在季汉和东吴更是独掌权柄,《世说新语》称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但三国结束后,琅琊诸葛氏也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这个家族的辉煌显赫只属于汉末三国。琅琊诸葛氏退出历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与建立西晋的颍川司马氏的多次斗争中落于下风,可谓制诸葛者得天下。

众所周知,西晋的实际建立者是曹魏名将司马懿。如今大多数人都很熟悉司马懿与季汉之间的战争,但司马懿在与季汉作战前是负责东吴方向战事的,曾经率兵大败诸葛亮的大哥、东吴诸葛氏之祖诸葛瑾。

凭借在诸葛瑾等东吴将领以及孟达等叛将身上刷的经验,司马懿在曹魏成为仅次于大将军曹真的军方二号人物。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去世,司马懿被调到西线负责与季汉的战事,对手就是武侯诸葛亮。

在与诸葛亮的几次交手中,司马懿的战场表现十分难看,唐太宗就评价是“良将之道,失在斯乎”。不过难看归难看,司马懿还是在战略上略胜诸葛亮一筹。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武侯薨逝于五丈原。

诸葛武侯薨逝后,蜀汉诸葛氏暂时退出历史舞台,司马懿则在之后的十几年中完成了从曹魏名将到托孤重臣的转变。在此期间,司马懿还击退了东吴的一次大举北伐,在战场上击败了诸葛瑾与诸葛恪父子。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干掉了曹爽,将曹魏的最高实权夺到了司马氏手中。但曹爽执政时提拔了“魏得其狗”的诸葛诞,此时已经位居扬州刺史加昭武将军,成为司马氏专权的隐患。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率兵平定了起兵反对自己的曹魏王凌,随后任命诸葛诞为镇东将军,假节都督扬州诸军事,负责东线战事。当年八月,司马懿因病去世,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懿长子司马师手中。

神凤元年(252年),吴大帝孙权病逝,刚刚执政不久的司马师立刻下令进攻东吴。然而东吴军在执政者诸葛恪的指挥下取得了东兴大捷,司马师只得“罪己”,司马昭、诸葛诞、毌丘俭都在名义上被降职。

诸葛恪也被东兴大捷冲昏了头脑,在嘉平五年(253年)大举北伐。但在司马师的有力部署与合肥新城守将张特的奋战下,诸葛恪遭遇惨败,威望大减。而司马师的威望却因新城之战而上升,加强了专权。

从合肥新城败退后,诸葛恪为了自己的面子在东吴内部实行高压的专权统治,引发各方势力的不满。东吴建兴二年(253年),东吴宗室大臣孙峻发动政变杀死了诸葛恪并夷灭三族,东吴诸葛氏彻底灭亡。

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与文钦在寿春起兵反对司马师专权,司马师率领曹魏的东线诸将前往征讨。在平定毌丘俭与文钦的过程中,诸葛诞立下了大功,司马师却因为惊讶而眼瘤破裂,伤重不治。

平定毌丘俭与文钦后,司马师任命诸葛诞为征东大将军,负责曹魏东南的军事。在班师的途中,司马师病逝于许昌,曹魏权柄则由司马懿次子司马昭控制。司马昭上台后,司马氏取代曹魏的进程开始加速。

诸葛诞本就是曹爽的旧党,对司马氏的专权一直心怀恐惧,甚至暗中蓄养数千死士以自保。司马昭上台后,诸葛诞与司马氏的矛盾激化并公开化。甘露二年(257年),诸葛诞在寿春起兵反对司马氏专权。

然而由于实力差距较大以及屡屡错误,诸葛诞的起兵最终被司马昭平定。诸葛诞在逃出寿春后被杀并夷灭三族,曹魏诸葛氏就此灭亡,只有他的儿子诸葛靓逃往东吴。琅琊诸葛氏此时只有季汉诸葛氏尚存。

就在东吴诸葛氏和曹魏诸葛氏相继灭族的十几年里,诸葛武侯之子诸葛瞻长大成人并踏上仕途。景耀四年(261年),诸葛瞻出任卫将军并代都护,与董厥共同执掌尚书台,成为季汉朝的最高执政者之一。

季汉的很多士人百姓都希望诸葛瞻能重现父亲诸葛武侯的风采,造福百姓,兴复汉室。但诸葛瞻此时的内外环境与父亲当年已经完全不同了,季汉因皇帝昏庸而民不聊生,曹魏却在司马氏治理下实力大增。

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正式开启了三分归一统的进程,钟会、邓艾率领十几万大军进攻季汉。由于各种原因,汉中很快就被曹魏军攻占。但季汉大将军姜维还是将钟会率领的十余万主力挡在了剑阁。

曹魏军的后勤补给在剑阁对姜维对峙时期发生了困难,钟会已经开始考虑退兵了。但邓艾却在此时提出了“偷渡阴平”的奇计,率领少数精兵穿过了几百里的险峻无人区,突然出现在成都平原边缘的江油关。

由于邓艾来得太突然和季汉内部已经离心离德,江油关守将马邈不战而降,邓艾率军杀进成都平原。蜀汉后主刘禅大惊之下派遣诸葛瞻率军到绵竹抵挡邓艾,当时跟随诸葛瞻出战的将领多是季汉名臣之后。

黄权之子黄崇提醒诸葛瞻要迅速抢占险峻地形,不能让邓艾长驱直入地进入平原。可惜的是,诸葛瞻此时却出现了致命的犹豫,没有及时抢占险峻地形,导致邓艾长驱直入,黄崇则是放声痛哭,自知必败。

炎兴元年(263年),诸葛瞻在绵竹与邓艾进行决战。由于实力相差较大,季汉军最终被曹魏军击败。诸葛瞻、诸葛尚(诸葛瞻长子)、张遵(张飞之孙)、黄崇、李球(李恢侄子)全部在战场上牺牲。

诸葛瞻牺牲后,邓艾兵临成都之下。蜀汉后主刘禅开城投降并下令姜维也向钟会投降,季汉灭亡。诸葛瞻的次子诸葛京后来随魏军迁居河东,季汉诸葛氏从此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