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报告逾百例不明来源儿童肝炎病例,专家解析!
据路透社报道,世卫组织当地时间23日称,随着不明来源的急性肝炎病例在儿童群体间增加,目前已有1名儿童被报告死亡。这些令人费解的病例,患者都是10岁以下的儿童。大多数患儿前几天出现了呕吐、黄疸和血液中异常高水平的丙氨酸转氨酶(ALT),大多数患儿的ALT超过了2000IU/L,而正常范围应该是10-40IU/L。
急性肝炎,大多以发热、恶心、厌油、纳差、腹胀、便溏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以青少年多见,中老年次之。该病属中医“黄疸”“胁痛”等病范畴。
急性肝炎可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两种。
1、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大多较急,常有畏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肝轻度肿大、肝区痛、腹胀、便溏或便秘、小便渐黄,继而双眼巩膜黄染,周身皮肤黄染,症状逐渐加重,通过约2-6周大部分患者上述症状逐渐改善,体力逐渐恢复正常,黄疸消退,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2、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约占急性肝炎的50-90%,大多数有轻度肝炎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肝区不适、乏力等。
中医辨证分型及特点:
1、湿热藴结,热重于湿:特征为身目俱黄,黄色鲜明,皮肤瘙痒,胁痛,口干欲饮,甚则口苦,食欲不振,厌油腻,恶心,呕吐,小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
2、湿热藴结,湿重于热:身目俱黄,口淡不渴,脘腹胀满,大便溏而不爽,小便短黄,舌苔厚腻。
3、肝气郁结:为胁胀痛,走窜不定,胸闷不舒,食欲不振,嗳气,苔薄,脉弦。
4、肝脾不和:胸胁胀满疼痛,善太息,精神抑郁和性情急躁,食欲减少,腹胀,便溏,乏力舌淡苔薄白。
5、脾胃不和:恶心,食欲不振,口粘腻,胸闷,腹胀,便溏,舌胖苔白或腻,脉弦。
从中医角度说,急性肝炎属于“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疾病,只要及时治疗,用药得当,一般来讲预后较好。在这里呼吁大家,如遇肝炎的迹象(比如黄疸),或如果有令人担忧的迹象,请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