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笔记·残篇:旧世遗音,世界任务
旧世遗音

音乐(声音)是由能指链“Signifiant→s(A)→A→Voix”所导出的,就是符号系统无法充分把握的剩余所构成的集合的性质,这种性质就像音乐一样难以书写出来,就像复杂的情绪难以用任何词汇来指称。音乐对符号系统具有超越性,而超越于能指网络之外的事物因其无法被注册进供人们理解的符号系统中,从而是“寻常不会注意到的,隐藏在世界角落里的真实之物”。这里的“角落”并不是指符号秩序的裂隙,那是主体的位置,而是这样一种信念“音乐虽然难以被符号所把握,但最终是能为符号所把握的,是在总体之中而非之外”。这里的“真实”指的是作为“纯粹意识内的存有”的现象,不是实在的眼睛能看到的事物。也就是说,存在未被把握到的存在。这条能指链和上面那条从享乐到阉割的能指链是对称的,也就是音乐同样是对符号的防御,是将符号“倾倒”至符号系统的边缘。
这就让我想到黑格尔临死前的一句话“哲学对大众是隐形的”,转引自 潜在狗子 。

这或许也是现象学后撤到先验基底后,没法再后撤了的原因。“真实”是穿越幻象后所遇到的又一个但暂时无法被穿越的幻象,一个崇高的客体。
审判庭最后的决斗申请也有现象学的影子,决斗被认为是赌上自己名誉的一战,认为真相与真心会显示在决斗中。这可以认为和萨特的戏剧有联系,算是对“燃愿玛瑙”的最后那句“灰烬中如果留下了最初的心,那他就达成了??的真实”的预演,枫丹是以戏剧的形式展现的,但到纳塔就得来真的了。
题外话,我是喜欢/欣赏火系的,但角色突破素材也分4个阶次,我不认为某些火系角色能到第四阶段,有那么鲜明的初心。从某种意义上的角度来说,初心显然是应当从人的主体性出发的,是欲望他者(某条能指链),而不是从大他者的欲望出发的。后者出发的初心总是首先是对大他者欲望的想象性认同或符号性认同,然后大他者的初心才成了自己的初心,是二阶地要成为欲望的他者所欲望的。既是如此,初心的内容不该是一个显然被阉割了(服从了)的内容,应像迪卢克的“正义”、宵宫的“瞬间”那样总是处在彼岸,否则其应只是个四星的角色。比起这样的对自己内在的力量,角色对外的伤害反倒没那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