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公后人钓鱼奇遇记(普通动物学科普故事)第四集
(上回说到,钓鱼人看着蛤蟆苍鹭,钓到了第一条鱼是鲤鱼,但是这条鱼被放进水桶之后水桶突然晃荡了起来。。。)装着红褐鲤的水桶因为鱼鳍和体侧肌肉运动而晃荡了起来,这下子钓鱼人下巴的齿骨立马下移了,因为他震惊了。而震惊的原因可不只是因为鱼的运动,还有一条灰狼家犬亚种跑了过来攻击这条鱼,导致鱼受到应激反应了。这灰狼家犬亚种的齿骨和头骨的颞骨鳞状部直接关节秀了起来,露出了明显的两侧不同的齿式—也就是脸每一侧面牙齿的数目。搭配上它肉质的唇和附着着控制运动的颜面肌肉,露出来一点傻气当然不是威慑。
灰狼家犬亚种身上的表皮角质化产物还没有受到竖毛肌的指挥。
钓鱼人对此也没有别的举动,也就是用自己前后运动与地面垂直的前肢抡起棍子赶走了狗子。狗子倒也是利用自己高度发达神经系统有效协调体内环境统一并对复杂的外界条件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选择了依靠肾门静脉消失且有左体动脉弓的循环系统,在四腔心的帮助下利用骨骼肌撤了。另一边的鱼也没有什么大动静,动静里面甩出去的水也是不足以让壁薄,含有丰富毛细血管的鳃部存在呼吸问题。这条红褐鲤幸亏没有碰上鹗。否则自己就要因为鹗这种又名鱼鹰的猛禽的贯趾屈肌,腓骨中肌和栖肌的原因导致自己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球抛锚了。鱼鹰的角质化爪子对它们来说是为噩梦。
当然好消息是,它可以继续在水中排泄铵盐和使用自己成体的后位肾,自己也没有因为犬科动物的异型齿而遭受十对脑神经都被破坏。而钓鱼人则开始准备新的诱饵—他把诱饵换成了中华剑角蝗。芦苇荡里面的中华剑角蝗虽然可以借助保护色保护自己,但依旧输给了钓鱼人的单眼双目视觉,想用自己横纹肌的单枝型附肢逃跑,还有利用各部分有分工异律分节发展的身体摆脱,照样没有用,还是落到了钓鱼人的五趾型附肢里面。很快,中华剑角蝗就要开始面对胸部腹部气门被水堵上的死亡威胁了。它的仅有的一条背血管又会被谁咬住?反正不是金线侧褶蛙什么的蛙类—钓鱼人想。
不过钓鱼人似乎忘记了这么一个暗箭—那就是身披来自表皮的角质鳞片且皮肤腺体退化,不具有胸骨虽然还是有什么颈椎躯干椎荐椎尾椎的蛇,确切点还是虎斑颈槽蛇—毒性较强但是注射毒液困难的蛇类。像是大号的无毒蛇比如黑眉锦蛇赤峰锦蛇,还是有用同型的侧生齿把人咬伤的。而此时,他的脚下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黑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