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2022之年终总结!多角度剖析高歌猛进的一年(上)

北京时间2022年12月29日12:43, 搭载“试验十号”02星的“长征三号乙”遥八十八运载火箭,在西昌发射场2号工位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是2022年度中国航天的第64次发射,也是本年度中国航天的最后1次发射。

2022年是中国航天的快速发展之年,发射总数相较于2021年的55次提升了9次,增长率达到16%,再创历史新高,本年度中国航天在高歌猛进中创造了众多耀眼的成绩!
“头号玩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54战全胜!
2022年,中国航天总计执行了64次入轨发射活动,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执行了54次发射,包括53次“长征”火箭和1次“捷龙三号”,占比84.38%,成功率100%;航天科工火箭公司执行了5次发射,包括4次“快舟一号甲”和1次“快舟十一号”,占比7.81%,成功率100%;北京星河动力公司执行了2次“谷神星一号”发射,占比3.13%,成功率100%;北京中科宇航技术公司执行了1次“力箭一号”发射,占比占比1.56%,成功率100%;蓝箭航天空间科技公司执行了1次“朱雀二号”发射,占比1.56%,发射失利;北京星际荣耀公司执行了1次“双曲线一号”发射,占比1.56%,发射失利。

作为中国航天的骨干力量和主力部队,航天科技集团延续了2021年的势头,保持着全胜的战绩,做到了数量与质量的兼顾。作为商业航天国家队,航天科工火箭公司一扫2021最后一发失利的阴霾,创造了100%的成功率。星河动力表现抢眼,本年度2战全胜,继续创造了民营商业火箭连续成功发射的纪录,已经成为民商火箭的标杆。蓝箭航天敢为人先,执行了世界液氧甲烷火箭的首次入轨发射,飞行高度达到了400千米,由于游机故障功败垂成,值得赞赏。星级荣耀则遗憾未能扭转前2次失败的颓势,本年度唯一一次发射未能成功,潜心总结归零,期待来年胜利归来!

“长二丁”荣获年度“发射冠军”!
2022年中国航天使用20型火箭执行了64次发射任务,包括15次“长征二号丁”,9次“长征四号丙”,6次“长征二号丙”,4次“长征三号乙”,4次“长征十一号”,4次“快舟一号甲”,3次“长征二号F”,2次“长征四号乙”,2次“长征五号B”,2次“长征六号”,2次“长征六号甲”,2次“长征七号”,2次“谷神星一号”,1次“长征七号甲”,1次“长征八号”,1次“力箭一号”,1次“捷龙三号”,1次“快舟十一号”,1次“朱雀二号”,1次“双曲线一号”。

按型号计算,“长二丁”凭借15次发射成为本年度中国航天发射数量最多的单一型号火箭,这也创造了中国单一型号火箭年度发射纪录,本年度发射占比达到23.44%,接近每4发火箭就有1发“长二丁”。“长四丙”以9次排名第二,发射占比为14.06%。“长二丙”以6次排名第三,发射占比为9.38%。

以数量论之,“长二丁”、“长四丙”、“长二丙”是2022中国航天发射的绝对主力,总计承担了30次发射,发射占比达到46.88%,完成了本年度中国航天近1/2的发射工作,是本年度中国航天发射的“劳模三剑客”。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最忙碌!
2022年度,中国三大卫星发射中心承担了全部64发火箭的发射工作,其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了25次发射任务,占比39.06%,发射密度为1次/14.6天;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西昌发射场和文昌发射场执行了22次发射任务,占比34.38%,发射密度1次/16.6天;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太原发射场和黄海海域发射平台执行了17次发射任务,占比26.56%,发射密度1次/21.5天。和本年度中国航天发射总数一样,酒泉卫发中心的年度发射数量创造了历史新高,再次成为中国航天发射数量最多、发射密度最高的卫发中心。(未完待续)
作者:大白高国
本文为作者原创,@轻舟一号是文章唯一发表账号,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与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