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易老,长四难封:(四G发展史和生产改进)长四号极其极其简单发展史

四号坦克G型曾经有着参战车中最强的火力,本期呢我们先来讲讲他生产中的改进以及发展,下一期上战史
文中引用的照片仅为说明车型具体细节,虽然我想照片对比画圈可能生草。。。。但是我怕有些萌新光看我文字不能理解。。。。。。
前言:


1940年的法国战役中,德军发现了他们的四号坦克的短75主炮虽然可以轻松击穿雷诺,霍乞开斯和索玛坦克的装甲,但面对法制夏尔B1 bis重型坦克和玛蒂尔达步兵坦克,较为棘手。下一步怎么对抗玛蒂尔达2型坦克的78毫米厚的前装甲成了棘手的问题。

1941年2月19日,洗头佬命令立刻为三号和四号坦克安装长身管50毫米火炮以提升他们的穿甲能力,3月,克虏伯公司着手设计一款与莱茵金属的Pak38 50毫米L/60反坦克炮性能相近的坦克炮装车。在1941年4月20日奥谍生日,德国人将编号80668的四号坦克D型安装了一门长50炮(kwkL/60)作为生日献礼。之后德三决定制造80辆长50四号,但是该计划被取消。
1941年3月,克虏伯公司也开始考虑给四号坦克安装其他性能卓越的坦克炮。克虏伯已经为突击炮设计了一款75毫米L/40主炮,该炮的穿甲弹可以在400m距离,击穿70毫米厚30度放置的装甲。然后军械库特有的一堆借口,不敢升级坑人:为了防止坦克炮在坦克撞击障碍物被撞坏,他们规定坦克炮长度不能长过坦克车体前缘……这意味着主炮必须从3.023m缩短到2.47m也就是33倍口径……这使得该炮发射6.8kg重的APCBC-He炮弹的穿甲能力一下子从400m击穿70毫米/30度下降到59毫米/30度。。。。。。12月克虏伯终于完成了一门75毫米L34.5倍径主炮,次年四月安到80979号四E,后又安到82091号四F车体……然而这都没用了。
巴巴罗萨,四号的浴火重生
在巴巴罗萨战役受到t34坦克的冲击后,因为当时,德军最好的坦克炮只有四号坦克的Kwk37 L/24短身管主炮,或者三号坦克上的Kwk38(L/42)也就是短50三号……这一时期Gr 38A都没投入使用……

如图所示,每个装甲师最主力的坦克是每个装甲营的俩三个轻型装甲连以及一个中型装甲连的三四号坦克:他们一共155辆35(t),625辆38(t),259辆三号坦克 37炮型号,一共1039辆坦克装备的还是37炮!(备注:38(t)的主炮侵彻略强于德37炮,还算可以)只有707辆短50三号和439辆短四号装备的主炮有一定反装甲能力,它们当然可以对抗t26,bt海,t28,t35也可以。但是如果他们面对新式的KV和t34呢,后果可想而知



t34坦克首上45毫米/60度倾斜,炮塔大约45毫米厚,但是弧形,Kv1坦克首上至少是75毫米/30度倾斜,此二者首上都不易被kwk38/37击穿,更别说37炮,t34和kv坦克的侧面装甲也尚可,t34车体侧面上部一定角度倾斜,而kv侧面的装甲虽然垂直,却更厚,尤其侧下。

为此,德军派出的装甲作战调查组建议,为现有德国坦克安装可以在苏军坦克炮致命的射程外,击穿苏军坦克装甲的新型坦克炮。
11月18日,战争部下令要为四号坦克开发新型火炮,性能要与莱茵金属的Pak 44L46反坦克炮相当(该炮也就是后来的pak40)。对于四号坦克现有的炮塔来说,pak40的后座距离可不友好(90cm),炮弹长度也达到96.9厘米。显然新型火炮要减后座距离以及弹长。于是乎,改进后的火炮kw.K 40L/43出场,炮弹弹壳长度缩短,直径增大。四号坦克的携弹量反而从短四的80发增加到87发。该炮采用了独特的球形制退器。
42年3月,首批18门(计划为30)该炮被制造出来,安装上车,随后4月制造了108门, 5月完成了56门。

这批四号也就是我们熟知的F2。F2的命名过程非常有趣,从1月至6月,长四的命名从1月13日的护战7改(7./B.W umbau),到3月3日四F改,再到3月21日:Ausf F2四号(kwk40),五月22日:护战7 F2,之后6月5日改为护战8(G型号)四号F2,改了五次……所以说,这批四号有些人叫F2,有些人叫四G,其实都可以。7月1日进一步规定所有kwk40的护战7(F2)改称为四号G型也就是护卫战车8。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F2只是这批四G曾使用的名字罢了,我们也可以将F2看作是四号坦克G型......
【建议使用那个buttercup作为配乐烘托气氛】

四号坦克G型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此外这么早开始,就有了给四号坦克首上焊接30毫米厚表面硬化的附加装甲的操作了,如何判断呢?

无焊接

焊接(虽然该车显然不是五月份那批)
5月,率先给8辆四号坦克车体正面焊接了30mm厚的表面硬化附加装甲。(四号的附加装甲有焊接也有铆接)
6月

车体左侧挡泥板上增加一个装有两个备用负重轮的篮子,

前部首中倾斜的装甲板上安装可固定7块履带的履带挂架。

从这时开始,所有的四G都按照适应更高温度作战的要求下进行改进,发动机和散热器的舱盖都开有缝隙,以改善通风散热。

本月16辆四号安装30mm的附加装甲。(图中所示是焊接版本)我们能从驾驶员观察窗处看到附加装甲的开口。

1942年9月起,
原先的Notek放空灯被换成了带有遮光罩的“Bosch”大灯。

驾驶员和无线电操作员的舱盖上的两个信号口被取消。
此外,为了改变发动机在寒冷的天气的启动性能,专门增加了可以在坦克之间转移加热的冷却液的系统,另外加装了一个特殊装置可以用喷灯加热冷却液。此外还安装了启动电机喷液装置。

原来的球形炮口制退器改为了四个排气口的双室制退器。(划重点,可别看个球就以为是L43,看个双室就以为是L48)

11月起,炮塔同轴机枪附近加装了天线挡板(避免同轴机枪子弹打坏自己的天线)不过有一说一,这个不是老设计了吗?下图的9月前的设计的长四也有这玩意的说,但很多更早的长四就没有。
1943年2月开始

取消驾驶员的KFF2双目观察孔。驾驶员面前的两个孔也被取消。

炮塔两侧分别安装了一组三个烟雾弹发射器,当然这种装置如果被轻武器射中可能会烟熏自己一脸,呛到车组(5月后又取消了)。

此外,这一时期,四G换上了新的车长指挥塔,这种指挥塔的舱盖是整片式的(此前为双开盖)

根据照片显示,似乎是先换了车长塔,再改了舱盖样式。
3月份,炮塔顶部的信号口被取消。

4月份起,车体正面的30毫米附加装甲改用螺栓连接不再采用焊接。

原先的75毫米43倍口径的kwk40被更换为更长的48倍口径,四月初,炮口制退器的样式如图所示也发生了改变,我们可以稍微感觉到这批四号坦克主炮更长了。该炮的穿深也略有提升,较L43提升了几毫米的穿深。

当然这告诉我们:加装裙甲不是四号坦克H型号才开始的,生产过程中,后期G就开始了,而且如果我们将目光放在更早的四号,我们会发现,L43的四号,F2四号甚至短四,抑或是短四改装为长四的加装裙甲案例屡见不鲜!
我们先看个题外话,一些奇葩的早期四号加裙甲案例。

如图,一个四号B/C型的车体,加装了一个四F1的炮塔,更换了主动轮,40cm宽履带,随后加了侧裙板。

我愿称之为最奇葩缝合四C,要素过多,四G的车长塔,炮塔,炮塔侧裙,L43倍主炮,左履带换成了40cm宽履带,右履带没换任何()。

16装甲师的四D假四H威风的四D,这辆四D宽履带,炮塔侧裙,车体侧裙早期型号的,车体正面加装了30mm厚附加,主炮换成了L43。(本集16装又出奇葩车)

同为16装的四D魔法升级。

加了炮塔侧裙,主炮换L43的四E

四号F1加装裙板,貌似是Gd的车,也可能库尔斯克会战时期。
此外还有更早的四G(甚至是F2改名前生产的)也在这一时期后加装了侧裙
1943年5月,右侧翼子板上加装了 更大的圆柱形空气滤清器,此外装有柔性橡胶基座的无线电天线安装位置改为安装在后甲板坐后边。
好了,四号坦克G型主要的改动我就说了,鄙人资料不足,才疏学浅,仅供参考!
生产:
四号坦克G型从1942年3月到次年6月,克虏伯一共生产了907辆,沃玛格工厂完成了403辆,而尼伯龙根厂完成了587辆。这一时期四号坦克产量如下,3月份估计是换车造成生产延误

不为人知的传奇战车
四号坦克G型的出现与量产,改变了德军装甲对抗的劣势。在东线,使用该车的德军装甲师不再惧怕t34或kv,在北非,使用该车的非洲装甲集团军的装甲师,在1500m距离上进行着:Sie sind das Essen,Wir Sind der Jäger!Wir Sind der Jäger!

长身管的四号参战,最晚不晚于1942年5月的刻赤战役,这次战役中第22装甲师装备了大约十辆长四在蓝色行动前,南线每个德军装甲师都应得到12辆长四。长四在1942年5月起将第一次露出他凶狠的獠牙。
具体的战史内容,请看下回分解!
结尾来几张非常有意思的车

第十九装甲师的一辆四G,如图炮塔观察窗还是1942年4月以前样式,炮口制退器却已经换成了双室。加装了冬季履带。
关于上期说的少战大洗的四号坦克真正该有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