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菊湘精神科医生:怎样判断一个人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抑郁症?这四个要点很关键

刘菊湘
40余年临床诊疗经验
个人简介
刘菊湘,中共党员,深圳优眠临床部主任,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精神病理论研究及临床诊疗工作40余年,曾多次在北京医科大学、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天津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学习,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多次受邀赴国内外学习交流与研讨,就临床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指导。
擅长领域
擅长情感性情绪障碍、心因性情绪障碍、癔症性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恐惧症、强迫症儿童期情绪与行为障碍、适应性障碍、老年期情绪及精神障碍、躯体形式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睡眠障碍等精神疾病进行系统的诊断和治疗,使众多患者获得康复,深受同行和广大患者认可好评。
行医格言:我要求自己对患者倾听、倾听再倾听,细心、细心再细心,作为医生应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每一位患者。
前几天来就诊的一个病人,去年开始出现情绪低落、入睡困难、失去兴趣爱好、对亲人朋友冷漠、不与人说话的症状,家属以为他得了抑郁症,医生结合症状、病史、相关检查确诊是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可以说是精神疾病中广为人知的两种,虽然典型症状表现两者有明显差异,但在实际就诊中,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发病阶段、精神症状尚未充分发展)的影响,还有一些不典型症状的出现,以至于会被误诊。
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究竟该怎么区分呢?我们可以从这4个方面来鉴别。
一、情感表达方式不同
抑郁症患者会有很明显的情绪低落、自卑自责等基本症状,患者会悲观绝望,对前途没有信心,这本身就是一种鲜明的情感体验。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表现为情感淡漠、没有情绪、或者情绪异常,无论医生怎样引导发问,患者要么不作答,要么答非所问。患者一般也没有为病所急,为病所痛的情感表现。
二、对病情的自知力不同
抑郁症患者有自知力,非常清楚自己生病了,甚至大多时候患者会意识到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陷入自责的心理。
抑郁症患者早期会主动求医,但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病耻感”,导致目前抑郁症患者的就诊率较低。
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缺乏自知力,大部分患者觉得自己没病,多数患者是被亲朋好友采用软硬兼施的方法带到医院,不过部分轻度患者是知道自己生病了的。
三、主要症状不同精神分裂症主要有这些表现: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恐惧焦虑、强迫急躁、不能自控、偏执、抑郁、木僵等,抑郁只是其次要的表现之一;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主要包括三点,即情绪明显低落、兴趣明显减少、精力体力明显下降。
少数抑郁症患者在发病严重时,会出现类似于精神分裂症的“木僵”或达到近似于妄想的程度,但这些症状是与其所面临的环境及事件有关,且还是以抑郁情绪为主要表现方式。
四、思维方式不同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妄想症状多种多样,有的接近现实,有的荒谬离奇,但其共同特征是无事实根据,与患者所受的教育水平相去甚远;患者能把妄想内容描述得生动逼真,并坚信不移,他人无法说服。
抑郁症患者的意念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所处环境及事件有关,患者承认这些念头主观片面、不真实、不确切、不可取,但就是油然而生,无法摆脱。
必须指出:严重的抑郁症有时会出现片断的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而精神分裂症也可伴发抑郁,有时会给鉴别诊断带来困难,此时要认真随访观察,全面了解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