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击碎千古谣言,宋代中后期的军事拉胯真源于赵匡胤吗?【大话宋史P5】

2023-06-28 07:34 作者:月元英  | 我要投稿

仁宗朝北宋西北开边就已经能有效的防守反击 范仲淹韩琦等人守边卓有成效,更是出了狄青这样的军神,种家将,张亢这些人也是在仁宗朝培养出来的。神宗虽然搞了个五路伐夏这么个微操败笔,但是无论是熙河开边还是宋夏交锋,无疑是西夏损失更严重,动辄都是几十万大军来对抗(包括仁宗朝三次大败西夏也是绝对的劣势)。哲宗朝就更不用说了,西河路继续开边平定青唐,西北继续横山战役逐步灭夏战略,甚至徽宗前期北宋的军事也是逐步上升的。但是徽宗的个人统治和宋朝结构性矛盾导致穷兵黩武,国内激起诸如方腊等事情,北路不系将禁军战力直系下滑,才有了靖康之难。

徽宗钦宗高宗这爷三的问题就不多说了,每步都是臭招。

但是单纯说北宋,战线的确不会骗人,但是要考虑对手,辽国是自认汉唐之后的,而且封建体系健全的势力,从相对实力上用汉匈,唐朝柔然,明蒙都是不一样的,大概可以说是近似于北魏。西夏则是太巧,周围是瀚海,唐末西北番化后又产生了独特的问题。这两个方向锅都要往太宗背,不如西北,驴车战神总是想着捡漏,党项的州城能占领,但是不懂招扶更多处于半游牧状态的番帐,更不懂拉拢和武力结合,依旧是粗暴的管理,自然使得西北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番化汉人,倾向于反对。而本来可以不用捡漏,用心经营就能消除定难军问题,但是太宗总体上该把握机会时候不行,不该投机的时候又梭哈,使得李氏在西北坐大。北路更是,高粱河战神直接葬送大批开宋精锐。只能维持战略对峙。

到真宗朝,澶渊之盟的核心问题也有五代遗风,他和寇准的战略本身就是依靠澶州吸引契丹主力,实际上契丹南下基本上没法攻略北宋州城,然后让定州王超切断契丹归路,不谈围歼,至少沉重打击。边路大将王超就是不动,跟契丹又只能形成了谁也奈何不了谁的尴尬。而且石重贵李从珂这些例子也没多少年,万一王超反水那么北宋只能是“六代”之一了。所以其实哪怕是赵大赵二文治管理这么长时间,五代遗风还是深重影响战略。

再说边境战略,宋朝为何只能选择堡寨战法,内政的矛盾和经济结构等问题,使得宋朝虽然在经济繁荣同时还能养着庞大的募兵 但是后勤的确很拉胯,真宗朝不是没试过直接带骑兵进西夏,但是大多败于后勤问题。对于西夏宋朝从来不是野战不行,而是由于地形的分割,军政结构等方方面面问题导致后勤不行且容易被分割,加上拉胯的马政。这点确实不能洗,而且核心问题不是在无良马地,核心产马区河东北宋控制着,河西的确没办法,但是陕西北宋基本上控制大部,马政拉胯才是主因。综上导致北宋只有在范仲淹等人大力提倡的堡寨战法 逐步防守反击,蚕食西夏才是上策。的确不如直接犁庭扫穴来的省事,但是后勤问题导致的只能说五路伐夏的这种捡漏就寄。

总得来说宋朝战力不是不行,实际上跟西夏的战败损失不大,反观是西夏损失惨重,国内矛盾在北宋经济封锁下日益尖锐。武将西军也有大批提升。主要问题在于,封建皇权导致的个人统治风格影响太大,赵二内政虽然不错,宋军战力也还行 但是战略眼光极其差,该把握机会时候抓不住,该稳扎稳打时候又喜欢梭哈送,老是想捡漏但是捡不到。后面的神宗也是这样,稳扎稳打就行的事,非要一路梭哈,搞得完全成送,哲宗朝总体是正确的战略,但是天不假年,到了徽宗又穷兵黩武,不体恤民力。高宗面对大好的抗金形势又在封建皇权的问题下,自断长城委曲求和。应当说,宋朝武力拉胯的根本矛盾是要这些皇帝或者说背后的封建皇权负责的。

击碎千古谣言,宋代中后期的军事拉胯真源于赵匡胤吗?【大话宋史P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