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城汽车进军半导体背后的逻辑

2021-12-30 10:32 作者:选车网  | 我要投稿


众多车企在为芯片短缺发愁之际,长城汽车已经于12月29日,与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投资协议,率先进军了第三代半导体核心产业。第三代半导体是什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但看到同光股份生产的薄薄一片4英寸碳化硅单晶衬底,售价要在4000元以上的时候,便可以看出长城汽车再次进入了一条“黄金赛道”,甚至称其为“造黄金”都不为过。

长城汽车为何进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长城汽车投资同光股份,官方给的解释是:符合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发展规划,更有助于产业突破壁垒。虽然看完官方解释后,大部分人仍旧不明所以,但只要你知道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能够对长城汽车未来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便会彻底明悟。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性能与动力系统输出的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密切相关,碳化硅(SiC)技术允许驱动电机在低转速时承受更大输入功率,且不怕电流过大导致的热效应和功率损耗,这就意味着车辆起步时,驱动电机可以输出更大扭矩,强化加速能力,实现性能层面的突破,这也意味着长城汽车旗下的新能源车能够更快。


其次,碳化硅还拥有着另一优势,节能。如果使用碳化硅MOS功率模块替代IGBT功率模块,能使电动车的能耗节约5%-10%(不同工况下效率不同),主要在于碳化硅MOS具有更低的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

纵然碳化硅(SiC)器件成本会略高于硅基器件,但采用碳化硅(SiC)器件可以在相同电池的情况下,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因此,无论是通过碳化硅(SiC)的应用降低电池成本,还是提升续航里程。都将让长城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拥有更高的话语权。毕竟,电池成本与续航里程的突破,始终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甚至就连巨头丰田都曾展示过全碳化硅模组的PCU。相比之下,碳化硅PCU仅为传统硅PCU的体积的1/5,重量减轻35%,电力损耗从20%降低到5%,能提升混动车或新能源车10%以上的经济性,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由此可以看出,碳化硅(SiC)对于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突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为何如今却并未大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呢?最大的原因便是产能不足导致的成本太高与技术的不成熟。所以,此次长城汽车对同光股份进行战略投资,让其不仅可以加快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应用,还可以在同光股份进行扩产的情况下,降低碳化硅(SiC)的原材料成本,并实现产业链的上下游布局,这对于长城汽车来说,可谓是一石三鸟。

为什么选择同光股份?

长城汽车进军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有着诸多好处,但作为投资方的长城汽车,可以拥有着众多选择,但为何最后选择了同光股份?


首先,因为同光股份拥有着多年的技术积淀,能够帮助长城汽车最快的步入这条“黄金赛道”。作为长城汽车此次的重要合作对象,河北同光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其背后依托于中科院半导体所,多年来始终从事着碳化硅单晶的研发、制备及销售。发展至今,该公司已经成为了河北省规模最大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单晶衬底的高科技企业。


其次,便是同光股份的第一个扩产项目,已经在今年9月份于涞源正式投入运行。在日后,同光股份规划建设2000台碳化硅晶体的生长炉基地和加工基地,届时碳化硅单晶衬底的年产能有望突破60万片。可以看到,待到这些碳化硅单晶衬底正式投产后,将会在未来第一时间布局到长城的产品上,最快地为长城汽车提供原材料上的支持。


据了解,长城高端电动品牌沙龙的首款产品——“机甲龙”已经率先应用了碳化硅产品。不仅如此,长城方面还强调后续的系列车型也将大规模应用碳化硅产品。这就更加印证了,如果想在高端电动车领域里大展身手,就必须具备如碳化硅、大算力芯片、信息融合等核心技术的整合。显然,长城汽车已经为此提前展开了深入布局。


所以长城汽车选择同光股份的根本原因,就是一个字:快!对此,众多业内专家表示:“长城汽车此次投资同光股份,必将深入布局到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领域。这高度符合了长城汽车近年来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战略,也更有助于我国车规级芯片产业的突破。

写在最后:

在几个月前,长城汽车发布了2025战略,战略中明确表示:到2025年前后,要实现全球年销量400万辆的壮举,这里包含了80%的新能源汽车。对于目前盛行的新能源及智能汽车来说,唯有掌握了半导体技术,方能从芯片、硬件、生态上实现多维一体的整合。所以,对于长城这次联手同光股份来说,我们绝对可以将其称之为“先发制人”,这也将让其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既直接占据先机,又掌握着主动权。

长城汽车进军半导体背后的逻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