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大:调节自己情绪的小技巧,情绪低落的时候,做这些事会好很多
一个人生活,难免会遇到情绪低落的时候,感觉自己非常孤独、空虚,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厌烦现状出现逆反的心理状态,这是人性的必然结果。
从整个人生的角度来说,这是对于自己人生的思考,从人性角度来说,许多人都喜欢丰富多彩的生活,长时间处于一种状态,不是人性认为的最好人生状态。

但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的鸿沟,人性也存在巨大矛盾,想要每一天都开心快乐,是不可能的,这是人性的必然结果。
要解释的话,就是人性永远是欲求不满的,永远不会满足于一个状态之下,动中求静,静中求动。
比如,当你安静久了,就想要动一下,当你动久了,就想要安静一下,如此反复,在一个圈子里打转。

情绪低落会对身心产生极大的影响,当你情绪低落的时候,该怎么办才能让自己走出自己这种状态呢?
人情绪低落的原因,大多数是因为自我因素,多是人生自我贬低及长时间空虚造成;二是外部因素,既是因为他人原因造成的。
他人因素可调节的空间很小,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治愈伤痛,这是实打实的心伤,自愈时间长短与个人的性格及世界观有关。
但自我因素的情绪低落,可以通过一些小事情来调节,以避免自己长时间被低落的心境影响。

人为什么会感到空虚、寂寞?再严重一些,为何会感觉到自卑?
一切情绪都是有原因的,从化整为零的思路去拆分我们的生活,再改动其中一些不适合的地方,就能重新塑造一个快乐的生活。
人的空虚、寂寞,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可寄托的事物,对日复一日的工作感到厌烦,对自己的人生不确定、不满意。
这是我们生活与工作中常常遇到的情绪,这是感到空虚寂寞的原因,且随着时间越长,这份空虚与寂寞越发积淀与浓重。

当这份积淀达到一种程度的时候,便会爆发,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作消极、生活缺乏乐趣,每天如同行尸走肉一般重复同样的事情。
生活不再有期待,对身边的事物都不再感兴趣,对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感到不满意,只想逃离现实。
想要自我疏通其中的关系,却越理越乱,变得更加烦躁,放不下舍不得,屈服与生活的淫威之下,再次拖着疲惫的心,赶赴明日的荒漠。

这个时候,最忌多想,空虚来源于没有寄托,而烦躁则来自己无端的想象,如果将这个情绪变化的过程具象化。
长时间的空虚就是一段不断累积的炸药,而无端想象就是导火索,当这两者聚合到一起,只需要一点小事情,作为一个小火苗,将引起整个内心的大爆炸。
这个时候,你会做出超出常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就像一些抑郁症患者,经常做出自残的想法,就是这个原因。
只不过正常人内心的火药没有到达抑郁症患者的程度,爆发的程度相对要小上许多,但也会做出傻事。

在初中的时候,我是个内向的人,在班级上没有很多朋友,很多事情都压在心里,在一些新事物闯进内心世界的时候,我做了一些愚蠢的事情。
在我不开心的时候,受到社会上一些所谓流行文化影响,用笔刺进自己手腕上的皮肤里,聚合成一个不太明显的“忍”字。
我当时的状态,现在仍然记忆犹新,整个人处于一种极其内敛低沉的状态,想要用物理方法去刺激自己的感觉,让痛疼感激起内心的生机。
但那一刻,我对疼痛的感觉,好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掩盖,笔芯刺激肉里,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疼痛,反而感到一阵莫名的舒爽。

后来,我的世界渐渐扩宽,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与知识,塑造了正确的世界观,尽管我是一个天悲之人,也对自己当时的那种状态有了认识。
这是一种可怕的状态,如果不能扭转自己的心理状态与世界观,那就是妥妥的抑郁症了,而且抑郁程度不低。
好在,我这种状态并未持续多久,在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喜欢上看小说,从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看小说书。
心里有了寄托,加上年纪增长,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再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学会怎样去处理自己的情绪,不再做一些傻事。

那么该如何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去处理自己的生活状态呢?
第一、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事物,用心去做一件事,心里便有了寄托,人生有自我意义和追求,便不再会感到空虚。
第二、多交朋友,寄托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朋友之间的交往与情谊,是最空虚最直接的补充,丰富自己的感情世界,
第三、看一些正确引导世界观的书籍,人的思想是一个反应聚合体,是对外界环境及事件的无数反应,成为一堆打上自我标签的念头,反应的方向是好是坏,即取决于自我的世界观。

其实,很多事情经过了就懂了,关键的是,一个人得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才能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披荆斩棘,过后知足而乐;事事顺遂如白纸,水波不兴,志趣腐与死水。没有困难,自己也要去制造困难,方不负这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