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这所高校竟由厦门大学师生组建而成

1924年厦门大学的部分师生出走组建了大夏大学。大夏大学,组建了当时最为强势的教育学院,有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的名号,拥有当时顶尖的教育学家。
大夏大学是由1924年因学潮从厦门大学脱离出来的三百余名师生在上海发起建立的一所综合性私立大学。抗战期间先后内迁至庐山、贵阳、赤水,一度与复旦大学合并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联合大学,光复后迁回上海。1951年10月,在大夏大学原址上,大夏大学文、理、教育学科与光华大学相关系科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师范大学。
大夏首任校长是中国第一个在国外获得工学博士的化学家马君武。大夏主要创始人是欧元怀(第三任校长)、王毓祥、傅式说以及当时鼎立支持办学的民国政要王伯群。王伯群(1885-1944),贵州兴义人,中国同盟会元老,近代民主革命先驱、政治家、教育家;他在上海捐资创办大夏大学,并担任学校董事长和第二任校长,集多年努力,将大夏大学发展成为民国时期著名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尤以建筑宏伟、环境优美、设施较完备和全国成立最早的教育学院而著称。
大夏大学是国内最早实施导师制的大学,导师既关注学生等心智等训练和培养,也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探索和创新精神。大夏大学也是较早实施通识教育的高校之一。譬如文科生除了国文、英文、历史等课程外,还要读涵盖化学、物理或生物的自然科学;理科生则要涉及英文及演说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生“文理兼修”。良好的办学实力,使得大夏大学获享“东方的哥伦比亚大学”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