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拜占庭的毁灭: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十六)

2019-12-19 20:52 作者:史图馆  | 我要投稿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本文作者:念缺一


先知穆罕默德曾经预言:“他们将会征服君士坦丁堡,完成这个伟业的君王和军队会得到无上的荣耀。”

穆罕默德二世苏丹坚信自己必然成为预言中的君王,完成征服君士坦丁堡的大业,以安拉之剑来洗刷自己杀害亲兄弟的罪孽。

起初穆罕默德二世期望使用攻城武器直接破坏墙体。他不仅拥有大量的投石机和火炮,还有被匈牙利工程师吹到天上的“对城宝具”乌尔班巨炮。结果让苏丹非常不满,奥斯曼军队在4月6日开始发动对君士坦丁堡的炮击,却几个星期没有太大的进展。

乌尔班大炮的命中率极差,即使目标大如君士坦丁堡也未必命中,对君堡的双重城墙体系更是难以造成决定性的毁坏。拜占庭方面的守军很快就能修补城墙。更糟的是,大炮是每次上弹都需要3小时左右。每次开炮后都需要温热的油脂让其缓慢的降温。

乌尔班大炮(达达尼尔大炮)

经过了两个星期的高强度炮击。4月20日,乌尔班大炮开炮时发生炸膛。乌尔班工程师发现炮管的裂缝非常严重,于是向苏丹提出把这门大炮撤走重新铸造的建议,而急于求成的穆罕默德二世苏丹命令继续射击,乌尔班工程师害怕继续惹怒苏丹,于是奥斯曼军队迅速修复并且用铁圈对乌尔班大炮进行了加固,重新投入作战,并请穆罕默德二世苏丹离大炮远些。

但是,大炮很快又再一次的炸膛了,有说法是正在操作的乌尔班本人当场殒命,附近的炮兵也遭到了重大伤亡。(不过有多项证据表明,乌尔班不是这么死的。)

穆罕默德二世暴跳如雷。这门超级大炮显然超越了当时冶金技术的极限。它的主要效果是对拜占庭人的心理震慑。造成实际破坏的是尺寸较小但仍然威力惊人的其他射石炮。

于是,奥斯曼炮兵改变了战术。炮兵群首先用小口径火炮在城墙上打出前两个弹孔,接着用重炮做致命一击。新战术对君士坦丁堡城墙的破坏几乎是毁灭性的,并且对守军的修补工作制造了天大的障碍。

拜占庭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补城墙。天黑之后,无论男女,大部分的市民都必须整夜地搬运木料、石块和泥土,填补白天被打破的防御工事。这种持续的夜间劳动让市民愈发劳顿。不过他们建成的泥土工事抵御石弹的毁灭性冲击力却惊人地有效。石弹砸到泥土工事上,就像石子被抛到烂泥里一样,失去了效力,远远不像撞击坚硬的石墙那样有破坏力。

穆罕默德二世苏丹还给他的辅助部队(炮灰)下达了死命令,去把落到君士坦丁堡城墙下面的石制炮弹收回来。于是,每天晚上都有大量的炮灰部队摸进壕沟,用网兜把炮弹一兜就往回跑,而拜占庭守军则毫不客气的给他们来上一发弩箭,如果炮兵们觉得炮弹实在不够用,这项工作白天也会开展,成百上千的奥斯曼炮灰部队以接力的方式拖回一发发炮弹,留下大量的死尸。

死尸也不会被浪费,因为争夺壕沟的战斗非常激烈。奥斯曼军队会在白天努力将壕沟填满,他们在火炮和投石机的掩护下,将手头能搞得到的所有东西一一泥土、木料、瓦砾,当然也包括尸体,全部倾倒进壕沟。

到了夜间,拜占庭守军就会从小门出击,将壕沟里的东西清理出来,使它恢复原先的深度,这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瓦砾也会重新运回城中,修补城墙。

奥斯曼军队会想尽一切办法确保承受压力极大的守军没有任何机会休息。

但奥斯曼人始终未能突破陆地防线,而海上的进展也不顺利。苏丹的舰队两次尝试强行攻进金角湾,但都失败了。

4月中旬,三艘满载着武器和补给品的热那亚船只和一艘从西西里岛赶来的拜占庭船只成功的地通过了达达尼尔海峡,出现在君士坦丁堡附近。得知这个消息,穆罕默德二世苏丹亲自骑马给他的海军司令苏莱曼·巴尔塔奥卢下达命令,要求他必须击沉这些船只,不然就提头来见。

当天,在君士坦丁堡市民的见证下,海上生了一场激战,凭借着更好的军备和更高超的航海技术,热那亚人的船只成功地躲开了苏莱曼·巴尔塔奥卢的纠缠,安全地驶入了金角湾。暴跳如雷的苏丹则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岸边亲眼目睹了其舰队的失败。

热那亚战舰与奥斯曼的战斗

穆罕默德二世恼怒地纵马下到海水里,高声咒骂着向他的海军司令和船员们下达命令,但这根本无济于事,战斗结束后,他命人鞭答海军司令苏莱曼·巴尔塔奥卢,还威胁要把他钉死在尖木桩上。好在他的下属向苏丹苦苦恳求,苏莱曼·巴尔塔奥卢幸免一死,但仍被剥夺军衔。他的所有土地和财富,都被分配给近卫军。苏丹还将他降职为一名普通的水手。多年之后,这位不走运的海军将领死于默默无闻和贫穷中。

穆罕默德二世知道单靠陆上强攻无法攻克君士坦丁堡,但现在他的海上进攻又遭遇了失败。这时他听从了一个意大利人的建议,买通了加拉太的热那亚人,命令工兵准备好滚木和润滑油,铺设了木制轨道。

奥斯曼军队旱地行舟进入金角湾

趁着夜色,奥斯曼人把70多艘战船从海里拉出来。战船在滚木的转动下翻山越岭到达山地的另一面,在居高临下划入金角湾。穆罕穆德二世还命令士兵们假装滑动船桨,并且敲锣打鼓,这极大的打击了拜占庭军民的士气,这样便还能阻止热那亚的船只运送补给品,但是城墙仍有待攻破。

在正面进攻的同时,苏丹命令扎加诺斯帕夏(普遍的说法是他是一名希腊人改宗者)负责挖掘隧道突破君士坦丁堡城墙。当时许多挖地道的工兵都是塞尔维亚专制公从新布尔多送来的日耳曼人矿工。拜占庭人的工程师约翰尼斯·格兰特也挖了一些隧道对付奥斯曼军队,让守军进入隧道把敌人消灭。另外一些奥斯曼隧道则被灌水。拜占庭人还捉了一位奥斯曼方面的重要工程师,他在酷刑之下供出所有奥斯曼隧道的位置,那些隧道随即被破坏。

在战争胶着之时,穆罕默德二世苏丹遣使劝降,要求拜占庭将君士坦丁堡割让给奥斯曼。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则打算以增加对苏丹的贡金和承认奥斯曼帝国对已控制土地的占领来求和。在穆罕默德与高级官员商议时,扎加诺斯驳斥了大维齐尔哈利勒放弃围城的意见,而坚持立即进攻。(破城之后,大维齐尔哈利勒被控受贿而处死。)

到了5月22日,炮击已经持续了41天,总计已经消耗了55000磅火药并发射了大约5000炮弹,城墙上已经出现了9个缺口,攻守双方都已精疲力竭。奥斯曼军队伤亡极其惨重。

【小剧场】

“苏丹陛下,此次攻城,我们损失惨重,我很心疼啊”

“心疼个屁啊,死的都不是我们奥斯曼人”

“死了希腊人,色雷斯的反贼就少了”

“死了坎达尔人,锡诺普的反贼就少了”

“死了卡拉曼人,科尼亚的反贼就少了”

“死了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鲁米利亚的反贼就少了”

在5月22日当晚出现了月蚀,这对守军来说是不祥之兆。

到了5月29日,总攻发动了。第一波攻势继续由辅助部队执行,他们的失败是意料中事。苏丹只不过是用他们去削弱守军力量。

第二波攻势主要由安那托利亚的突厥圣战士们执行,集中攻击西北部的布雷契耐城墙的其中一段,先前的炮火已经对它造成部分破坏。该段城墙在11世纪时建造,较其它城墙脆弱得多。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就是从该段城墙攻入城内。圣战士虽然曾经取得了突破,但很快便被守军击退。

第三波攻势由养精蓄锐多日的奥斯曼禁卫军执行。拜占庭守军最初还能坚持一阵子,但后来负责防守其中一段城墙的热那亚将领乔瓦尼·朱斯蒂尼亚尼在作战中受了重伤,离开了城墙。守军开始出现恐慌。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奥斯曼军队发现的贝拉克奈城墙的科克波塔门并没有锁上(奥斯曼军没有使用贿赂或其它诡计,只是守军大意,尤其是炮轰遗下的瓦砾把那城门闭塞了),便从那儿冲入城内。

拜占庭皇帝 君士坦丁十一世

大势已去,君士坦丁十一世带领守军进行最后的保卫战。他脱下了代表身份的紫色皇袍,一马当先冲入阵中,和和他的部下一起在巷战中战死。奥斯曼军队没能找到君士坦丁十一世的遗体,只能模糊的指认了一具穿着精美靴子的尸体。末代皇帝已死,拜占庭帝国就此灭亡。

穆罕默德二世苏丹进入君士坦丁堡

参考资料:

[1] 卡罗琳·芬克尔. 奥斯曼帝国 1299—1923

[2] 斯坦福·肖. 奥斯曼帝国

[3] 帕特里克. 贝尔福.奥斯曼帝国六百年

[4]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urkey . Kate Fleet

[5] 罗杰·克劳利. 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



拜占庭的毁灭: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十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