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鱼竿的含口(锥口)细节,含口长是差竿子?能提高腰力么?
翻评论的时候见了一个钓友的评论,他认为凌天二代竿子不好,在他看来他拿到的那根凌天二代全能版的含口比较长,于是认为凌天二代全能版以加长含口的方式来增加腰力。
本着对这个钓友负责的态度,我询问了厂子里的技术,关于含口也就是锥口的的意义与作用。真的靠锥口长度就能增加腰力么?
当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技术非常吃惊,因为含口的长度几乎跟腰力没有太大的关系,除非是特别设定的含口长度。
正常来说基本上现在正规企业生产的台钓竿的含口长度都在10cm左右。这主要是由做含口的那块碳布的宽度决定的,一般会包两到三层,但是这块布的目的并非加厚竿壁,增加鱼竿的腰力,而是为了另外两个目的。
一个目的是使鱼竿的接触更为紧密,另一个就是基于此的防止爆竿。
技术认为,如果真的想通过这种方式增加腰力,那为什么不直接给鱼竿再加两层碳布呢?那样不更省事,也更方便,还能一气呵成,减少人力成本。
当然技术也确实见过某品牌的比较贵的鱼竿通过加长含口的方式防止爆竿,但这也跟那支鱼竿的结构有关系。不过那支鱼竿是别人家的东西就不做品评了。
因为看似含口加长确实能够加厚竿壁厚度,可是其面积过于小,层数过于少,同时从鱼竿诞生之初,无论是并继竿还是振出竿,含口都没考虑过能影响鱼竿的腰力。
更主要的是考虑的两节鱼竿之间过渡,通过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多增加几层碳布来进行磨锥,竿节直接的锥度吻合。从理论上,前口和锥口贴合的更紧密,两节竿节贴合的越紧密,竿节过渡的就越好。而在钓友之中也有传说,缝隙过大发生意外断竿率就会增加,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所以鱼竿都会对锥口位置进行加工,使得这个部位强度增加,过度更安全。
目前的工艺,有的厂商会在防抱死凹槽内刷点漆,估计很多钓友也认为刷漆后的鱼竿会更结实,但是实际上在防抱死凹槽位置刷漆纯粹就是为了美观,让钓友们心里觉得鱼竿结实。
那么为什么不在锥口处刷全漆呢?其实早些年是有厂商这样做的,但是后来发现刷漆会增加抱死的几率。于是乎越来越多的厂商都不做这个细节了。除了在卖竿子的时候增加一点噱头,说不得售后上还得更麻烦。
我想说的是虽然钓友们都非常关系鱼竿腰力这个细节,但是并非鱼竿的所有部位都是为了腰力而生,虽然都与腰力有关系,但是最根本的决定腰力的存在还是碳布质量和卷制工艺还有鱼竿的整体设计。
和你一起关注渔具、钓鱼
部分图片来自于钓友反馈,感谢您的关注,未来将会不定期举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