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经验分享】国考全国前十的避坑指南助你少走弯路,2023年国考必看攻略

菜鸟本菜的2022年国考行测85分经验分享
[导语]本文第一二部分普及公考常识,照顾了小白同学,从第三部分《避坑指南》开始的内容会给老手们巨大的启发,老人可以直接跳到第三部分。给大家一点信心,我三大模块的正确率几乎都是100%,我国考副省级的上限是92、93,所以把我本领学去,上75轻轻松松,申论再考个70,知道什么概念吗?今年国考任何一个岗位都能进面。建议认真听、反复听。
[正文]大家好,我是B站新人小up主菜鸟本菜_,我参加了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下文简称国考,国考分为三个类型:副省级、地市级和行政执法。
他们的卷子考察的能力侧重有所不同,比如副省级更侧重宏观,行政执法更侧重执行,题量也不一样,比如副省级2小时135道题,地市级和行政执法是2小时130道题,对应的岗位也不一样,副省级以部委招人为主,行政执法主要是税务、海关等部门。
我参加的是副省级考试,行测取得了85分的成绩,全国前十。我的成绩超过进面线三十分,属于用力过猛,大家的目标定到75就行,实际考个70就完全够用了。B站上有我模仿知名公考老师花生十三老师自证清白出的查分视频,以自证。
2022国考副省级行测85分的查分+昨天经验分享的总结(已删)
下面我分享的内容分为如下部分: 1、备考步骤。2、时间安排。3、避坑指南。4、做题经验。(这篇文章和视频,我有信心让你们直接赢在起跑线)
介绍一下我的其他视频:
希望了解我真实实战状态的可以去b站看我早期视频中的实战系列。
各模块遇到瓶颈的同学可以去看我的压箱秘笈系列视频。
希望跟着我复盘的同学可以去关注我持续更新的模块真题精讲视频。
我目前所出的视频主要方向是帮助65的同学先达到75,再给75的同学一些启发帮助他们突破至80分,基础知识视频没有时间系统整理。
一、备考步骤
(一)了解岗位
每位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第一件事就是去自己将参加的考试的官网上下载《职位表》,对这份Excel表进行筛选,根据自己的专业、学历、身份、经历,筛选出自己能报考的岗位。这可能是公考路上的第一一个打击,因为可能“报国无门”,虽然国考、省考有几千几万个岗位,但很多同学能报的岗位极少,不
超过十个甚至就一两个,甚至0。
筛选出岗位后,去下载之前公布的成绩表或者百度,找到这些岗位往年的进面分和最高分,有些是不公布的。一方面,这就是你学习的目标。另一方面,综合这些信息选择最心仪的岗位(每年岗位都会有些许变动)。
(二)去年真题
小白同学先来一套去年的真题直观体验---下公考,不限时间,做完只看自己能拿多少分,不看解析,甚至不看多少分,就感受一下公考。然后写一个《做后感》回答自己几个问题: 1、难不难? 2、公考和自己人生经历过的无数考试有什么区别? 3、两个小时该怎么做? 4、75分该怎么考?这些回答你也可以通过评论、私信等渠道告诉我。
不用担心会浪费1套宝贵的真题,只要你不看解析,三个月后会忘得干干净净。
(三)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是指各家机构、up主的课程,名字常以“系统班”命名,之前我避嫌不告诉大家我看的是哪家,反而被误会我是机构、要卖课,所以这次我就公布大家我学习的课程和老师。不过强调:我公布的只是我学习过的,我没学习过的很多机构、老师还有很多!
公考有很多套卷子,国考就有三套,各地还有省考、选调等等。虽然每套卷子略有差异,但总体的模块分为:常识时政、言语理解、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五大模块。
但大家不用担心,公考本质上是为了考察大家的能力,筛选合适的人成为人民公仆,而不是考知识,这点大家在做完第二步就会感受到。因此,相比我们曾经所学所考,公考的基础知识非常少,三周时间学完(不含常识)是很正常的事

(四)分模块练习
学完基础知识并有了一定训练量后进入分模块练习阶段。各家APP有电子题库、各家也有纸质题库,以此进行分模块练习。这一阶段的刷题目标,先定个小目标,一万道。
主攻三大模块: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判断推理。这也就是公考人常说的“三大块”,分值占据了考试的近80%。
以国考副省级为例,资料分析20题、判断推理40题、言语理解40题,合计100道题。这是考试的重点以及拿分的关键。
各模块的正确率目标:资料分析100%、 判断推理90%、言语理解80%。这是目标,实际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至于常识时政和数量关系,常识时政考察大家的知识储备,是从小到大的积累,学习性价比低,但也有一些应对技巧。数量关系分值偏高,但解题时间可能较长,因此站在全局层面宏观视角,其性价比低,当然也有- -定应对技巧,不过不是各位在这个阶段要考虑的事情。
三大模块练习差不多了之后,开始练习数量关系、常识时政,常识时政中建议主抓时政和政治常识。
(五)套题训练
套题训练要严格按照两小时时间(有的省考不是两小时,自己明确)进行训练,记住涂答题卡也要时间(5 分钟)。套题训练不仅是练题,更是提升时间统筹规划的能力,时间有限,即使是我每场考试也有十道题左右没时间做,只能蒙。
国考 副省级135题安排

国考地市级和行政执法130题安排

(六)临考前
这时候也要开始调整作息了,早上7点醒来,晚上 11 点睡着,一天做行测 一天做申论,尽可能模拟实战环境,以实战心态做题。
当然这时候很多题有印象,所以做起来正确率会比较高,我认为是好事, 一方面给自己信心,另一方面,虽是老题但只要不刻意背答案而是再做一遍的话, 也能检验出自己的能力。
作好记录,考前平均一下,减5分就是你目前的水平,至于能不能发挥出来 还得看临场,但心中有数的话考试时能镇定许多。
二、时间安排
上文也提到了各模块的做题时间参考。这里讲一讲我的备考时间安排。
2021 年 7 月下旬开始全职备战国考、苏考、粤考。到国考 11 月底有四个月 时间。(在职备考的同学根据自己的情况拉长战线即可,只要你每天训练,既不用担心会遗忘,本质上考能力,不重视记忆)
第一个月 : 基础知识学习为主。(有一周是学申论的)
第二个月第三个月 : 分模块练习。
第四个月前三周 : 套题训练。
最后一周 : “临考前”
每天时间安排 : 由于大部分人进行学习(我也是这样)一天高效时间大概为 四小时,两小时为次高效时间,后面的时间为低效时间。所以建议大家每天学 6-8 小时。
|注意 :
1、在基础知识阶段不要用低效时间去看视频课程,低效时间可以在大脑中 回忆今天所学,并翻看笔记记忆。
2、在分模块训练阶段,四小时高效时间用于刷题,刷完题再利用次高效时间复盘,低效时间整理、回忆、记忆。
3、套题训练阶段 : 高效的四小时(申论不写大作文只写总分论点)用于做一套行测一套申论,其余时间同上。
4、临考前,只用高效四小时,做套卷并回忆、翻阅之前的《笔记》,尤其是《错题本》,整理自己的《考前必看》。
三、避坑指南——少走弯路
1、公考的本质
公考本质上是选拔适合的人才, 考察的是能力,我将各种能力和考试的模块 对应起来,我称为“应试能力” :


2、正确对待基础课程
一方面,由于公考在不断创新,而且创新水平很高;另一方面,考察能力的 考试又不是考察技巧的考试。这就决定了基础课程所学只是基础,一定要通过大 量练习提升自己的能力,至少是应试能力。
学习的过程中保持平常心,一方面,认真学认真背,另一方面,后面遇到巨 大落差时回来看看我的公考本质给的表格“发自肺腑、心中有数”。
3、刷题和复盘
刷题很重要,比刷题更重要的是复盘。仅靠刷题也可能拿下 75,但是我们 追求事半功倍。复盘其实比刷题折磨人,但是,请你坚持。
也可以跟着本菜鸟一起复盘。

复盘是不断推翻自己的过程
4、调整状态
行测的做题状态我称为“高速运转的大脑”。每次做题前都要尝试让自己的 大脑活跃起来。
尤其是实战前一天、前一个小时,即要预热大脑,又不能回忆甚至记忆某些 具体题型(这样会导致你考试时分心,千万杜绝,尤其是考前排队时别人发你的 资料,千万别看,看了你考试时要是突然想那个资料的内容,那你的做题状态马 上就没有了)
方法 : 《考前必看》。看看自己不断总结更新的《错题本》,总结一份自己的 《考前必看》,考前那晚看看、听听,第二天在考场门口听听。既给自己的大脑 预热,又因为是自己早已熟悉的知识点,也不会让自己分心。

5、调整心态
平时遇到任何突发情况都要泰然处之。因为在考场上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 干扰。比如,我国考外面在施工,电钻轰鸣了一个小时之久,江苏省考不让提前 翻试卷,宝贵的做常识的时间没有了,考场有个人仿佛是哮喘,咳得差点背过气 去。
遇到特别难的题目 : 由于你考前通过十几份真题套题已经熟悉了难度和风格, 所以考试时遇到特别难受的,也不会慌,因为有的模块难,就有的模块简单,每 年都这样,一定要保持平稳心态。
(江苏省考会在第一题就把你难倒)
考完行测就忘记,闭目养神,多半睡不着,毕竟上午大脑高速运转,不要急躁,睡不着就闭目养神,自始至终保持平稳心态,调整状态迎接申论考试。
四、做题经验
我做题顺序是资料分析,判断推理,言语理解,常识时政,数量关系。大部分同学采取的都是这一套。分值、时间分配上文有了不再赘述。
做题经验的其他内容不在本视频中讲解,原因有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