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造成阿富汗近五十年动乱的罪魁祸首:达乌德

2022-01-25 11:44 作者:燕赵节度使  | 我要投稿

最近,塔利班进入喀布尔,占领了阿富汗90%的土地,阿富汗似乎又重归于统一,迎来和平的曙光。

我们不禁要问,阿富汗的长期战乱究竟是怎么造成的,或者说是谁造成的?
自从70年代末以来,阿富汗就陷入了动荡和战乱之中,成为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战乱之国。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一个叫:萨德尔穆罕默德·伊德里斯·达乌德的人 。



1933年至1973年 ,是阿富汗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这段时期,阿富汗由国王穆罕默德·查希尔统治。
穆罕默德·查希尔是一个开明的君主,他小时候曾在法国读书,西方的文明开化,经济的繁荣,科学的发达,给他以极其深刻的印象。

也许就在那个时候,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有一种想要把自己的祖国阿富汗也建成这样文明发达国家的念头。

1933年,查希尔的父王穆罕默德·纳迪尔·沙赫遇刺身亡,他便继承了王位。

他性格温和,对内实行宽松的世俗政策,政治和社会十分稳定, 整个阿富汗一片安宁祥和。虽然过国家整体上还比较贫穷落后,但现代文明的种子已经在这里发芽。

查希尔大力推进改革。在当时的阿富汗,无论男女可以上学、工作,接受现代的教育,学习科学知识,而女性也不用穿黑袍,甚至许多城市女性可以穿短裙上街。



在对外方面,查希尔奉行中立的外交政策。

在他执政期间,先后同我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签署了《中阿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签定了边界条约。两国关系发展的非常好。



查希尔所做的一切都是努力让国家跟上现代化的步伐。许多阿富汗人至今对他抱有好感,怀念他执政的时代。

查希尔的孙子穆斯塔法·查希尔说:“尽管当时的阿富汗斯坦经济比较落后,但是政治和社会十分稳定。” “许多阿富汗斯坦人认为那是这个国家的‘黄金时代’。”



但,阿富汗的安宁稳定被一个乱臣贼子打破了。
他叫萨德尔穆罕默德·伊德里斯·达乌德,是国王的堂兄,时任阿富汗首相 。
他反对国王的亲西方政策,与苏联关系密切,而被称为“红色亲王”。

上世纪50年代,阿富汗与巴基斯坦围绕普什图斯坦问题发生了激烈对抗,已经到了几乎兵戎相见的地步。。

普什图斯坦横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国,位于巴基斯坦西北部和阿富汗东南部,是当年英国殖民者留下的恶果,而如今成为了两国的争端。


当时印度亲苏,巴基斯坦亲美,苏联为了打击巴基斯坦,公开支持阿富汗,大肆拉拢阿富汗,给与阿富汗许多援助。

但查希尔洞悉了苏联的野心,虽然接受了苏联的援助,但对苏联一直保持着戒心。

因为在19世纪时,英国和沙俄为了争夺中亚,明争暗斗了许多年,阿富汗人民深受其害。

可是查希尔的堂兄,也是首相达乌德却非常亲苏。

身为首相的他专断独裁、结党营私,奉行大普什图主义,与巴基斯坦关系极度恶化,引起了国内的经济困难,让查希尔国王和民众对他十分不满,因此他被罢免。

达乌德下台后,在伊朗的斡旋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又改善关系,经济开始好转。

有政治野心的达乌德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1973年,查希尔国王去意大利治病,在苏联的支持下,达乌德趁机纠集了一些亲苏的年轻军官和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旗帜派发动政变。

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成立于1965年,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亲近苏联,分裂为人民派和旗帜派。



政变成功后,达乌德宣布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阿富汗共和国”,自己担任总统。

达乌德的政策效仿苏联,实行土地改革,制定五年计划,为了改变落后的社会组织结构,他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当局的行政权力,以此削弱部落、宗教等封建的传统割据势力。

但他的改革太过超前,不仅没有给阿富汗带来繁荣富裕,反而让经济恶化,引起了全国各阶层的不满,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部落武装叛乱。

达乌德的过度亲苏,也阿富汗国内亲西方势力的不满,邻国伊朗、巴基斯坦也对他十分敌视。

1975年以后,达乌德感到他的地位已经稳固,便力图摆脱苏联的影响,大量撤换亲苏的官员和军官,并开始向宗教势力靠拢,以希望赢得穆斯林国家的经济援助。

苏联极为不满,也引起了苏联支持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的愤怒。

1978年4月27日,在苏联克格勃的支持下,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军事政变,达乌德本人及其部分家人被打死。


政变成功后,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宣布成立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人民派领导人塔拉基成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这一事件史称“四月革命”。

1979年9月,同为人民派领导人的哈菲佐拉·阿明发动政变,杀死塔拉基。阿明自任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和革命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成为阿富汗的领导人。



虽然阿明是受到苏联支持,但他上台之后,主张阿富汗摆脱苏联控制,走中立路线,并开始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及亲美的巴基斯坦改善关系。

阿明的一系列动作直接触犯了苏联在阿利益,引起了苏联极度不满。

苏联多次暗杀阿明,但都被阿明躲过。阿明派人公布苏联的暗杀行为,世界哗然。

恼羞成怒的苏联于1979年12月出兵攻入喀布尔的人民宫,打死了阿明以及他的4个妻子和23名子女。

这一事件成为苏联-阿富汗战争的开端。


苏联扶植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旗帜派领导人卡尔迈勒上台。

与此同时,苏联部队开始越过边界,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人民在国际社会支持和援助下,与侵阿苏军和苏联扶植的政府军展开旷日持久的战争。

1986年,由于卡尔迈勒无能,无法应对阿富汗国内局势恶化,苏联把卡尔迈勒赶下台,扶植也属于旗帜派的穆罕默德·纳吉布拉为阿富汗最高领导人。

1989年2月15日,苏联实在无法经受长期的战争消耗,无力再战,从阿富汗撤军。


苏联入侵阿富汗,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大约100万人死于战火,600万人被迫逃离家园,沦为难民。无数曾经繁华的城市和乡村沦为废墟,让阿富汗成为一个赤贫的国家。

而苏联也死亡1万4千人和伤残5万3千人,耗资450亿卢布,加速了苏联的灭亡。


苏联虽然撤军了,但阿富汗人民的苦难并没有结束。

由于失去了苏联的支持,1992年纳吉布宣布辞职,反抗苏联的圣战者和倒戈的原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旗帜派将军杜斯塔姆占领了喀布尔,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国,阿巴尼担任总统。

但这些曾抗击苏联的圣战者们,此时已经蜕化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争权夺利,瓜分地盘,混战不休,阿富汗人民并没有在苏联人撤退后过上渴望已久的和平生活。


1994年,发源于阿富汗坎大哈地区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组织-塔利班兴起,由于塔利班纪律严明,战斗力强,很快就消灭了许多军阀,并向首都喀布尔进军。

1996年,塔利班攻陷喀布尔获取政权,占领90%的国土,1997年10月改国名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在阿实行伊斯兰原教旨统治。

阿巴尼总统和反对塔利班的阿富汗军队退到潘杰希尔山谷,继续与塔利班对抗,他们被称为“北方联盟”。

北方联盟的主要将领是抗击苏联的英雄马苏德。


2001年发生的911事件后,美军联合北方联盟攻打庇护本·拉登的塔利班。

在美军空中优势的和北方联盟地面优势的进攻下,塔利班一败涂地,逃亡南部山区。
阿富汗主要的反对势力领袖以及流亡份子成立过渡政府,确立新宪法及筹备总统选举。

2004年1月26日,新政权宣布改国号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哈米德·卡尔扎伊成为了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的第一位民选总统,第二任是加尼。



美军在阿富汗驻军多年,旷日持久,耗资巨大,但都无法完全消灭塔利班。

美国曾决定于2014年撤离阿富汗,后因塔领导人奥马尔死讯曝光而和谈中止。

2020年2月29日,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署协议,决定撤军。

在南部山区之后蛰伏多年的塔利班倾巢而出,在全国展开了大规模的进攻,政府军一败涂地。塔利班重新占领包括首都喀布尔在内的阿富汗90%以上的领土。

8月19日,塔利班在喀布尔正式宣布重新建国,国号依然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而阿富汗政府军重新退到潘杰希尔山谷……
一切又回到了20年前的原点,阿富汗人的苦难仍在继续……


让我们追本溯源,就会发现如果不是当年达乌德发动政变推翻查希尔国王,阿富汗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亲苏势力在阿富汗猖獗,也不会有后来一波又一波的政变,然后上台轮番执政,更不会引来苏联的入侵,然后造成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以至于让靠极端宗教起家的塔利班崛起,进而包庇恐怖分子本拉登,引来美国的狂轰滥炸和长达20年的占领,遗祸至今!

这就像一副多米诺骨牌,达乌德发动政变是推翻了第一张牌,其后则一发不可收拾……

现在阿富汗是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最动荡的国家之一……

当阿富汗的老人回忆起查希尔国王执政时期的和平安宁,会有一种前尘旧梦般的感慨……

达乌德,一个被钉死在阿富汗历史耻辱柱上的奸贼!贻害阿富汗五十年!


而老国王查希尔,在塔利班政权被推翻后的2002年,结束了在国外近30年的流亡生涯,从罗马返回阿富汗。

当时有人提出恢复君主立宪制,但被查希尔婉拒了,但他却欣然接受了阿富汗政府授予的“国父”称号。阿富汗人将他视为给国家带来稳定与和平的人
2007年1月,查希尔病逝。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宣布为他举行国葬,降半旗致哀,全国哀悼和祈祷三日。

老国王被安葬在能俯瞰喀布尔全城的山林墓地中。

希望老国王的英灵能够保佑多灾多难的阿富汗人民……


造成阿富汗近五十年动乱的罪魁祸首:达乌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