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春又逢春,十倍级增长速度引人瞩目!
尽管过去一年酱酒产品热火朝天,但是其实具有持续性运作的产品并不多,甚至是雷多机会少。最近一段时间媒体热衷对酱香型白酒企业有诸多维度的排名,从成长速度来说,筑春是不可忽视的一家企业。这家贵州老牌酒企,正在再筑新篇,枯木逢春。
为什么筑春能一路小跑前进呢?
这得益于良好的品牌基因,严格的酒体质量控制,以及贵州武岳集团和筑春酒厂领导大刀阔斧的销售渠道再造,并引入了在市场营销,品牌打造,渠道建设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才团队,专门成立了“贵州筑春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迅速在中国酱酒市场热度较高的河南、山东、广东成立了销售分公司,并在有潜力的第二梯队市场如福建、浙江、湖北等省份同样布局了运营中心。2020年在9月份就已经完成了全年的销售计划。据了解,今年筑春的销售箱数将达到50万箱(1500吨),且第一季度的销售已经超过去年的全年。当前目标修正为2年内达到年销售额3亿,3年5亿,5年10亿。比起那些动辄号称五年百亿销售额,但却零基础的外来资本来说,这个目标更切合实际,也符合筑春的发展。这种不骄不躁、不炒作的作风,值得酱香酒企业多学习。

有故事的酒厂不少,但是故事可溯的酒厂不多,比如我们的蒸馏技术源自元朝,可多数白酒厂家基本都宣称有千年历史,但是筑春的品牌宣传中从不表述这些不能经过推敲的故事,这大概与筑春军企的风格有关——不太善于吹牛。所以无论是“军中茅台”的称誉还是张爱萍将军、杨得志将军的题词都有据可查,并且在当年的媒体上能寻得踪迹。
消费者对于军企的天然亲近感以及低调踏实的印象就成了筑春品牌的一个标签,这样的背书确实对筑春这一品牌形象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筑春大多数产品的包装也体现着朴实的风格,没有奢华的造型包装,一眼看去庄重大气是筑春主流产品的风格。但是,现在所有筑春的产品,宣传品却都不再标注“原贵州省军区酒厂”这一筑春独有的符号,这充分说明了筑春人的勇气,不靠过去的辉煌来做市场,靠过硬的质量,现代化的营销和运营手段来打造品牌。(这同时也造成了,原来标注“原贵州省军区酒厂”的产品成为历史绝版,相信未来会成为老酒收藏市场的宠儿。)

良好的品牌需要以严格的质量为基础支撑,这一点钓鱼台做的好,筑春做的也不差。筑春陈酿30年和真藏拾年自上市以来口碑一直不错,也把筑春的产品价格带到了3000+的绝对高端地带,在京东旗舰店好评率100%。这两款产品也是我亲测的产品,对比同价位其他品牌产品,从口感上来说,无疑筑春是有竞争力的,欠缺的只是市场品牌知名度而已。但是随着筑春产品在市场上曝光率的增加,品牌价值也在随之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对筑春开始认识、了解并予以认可。有了品牌故事的基因,加上品质的支撑,筑春想要发展并不难。

时间回到2020年,在大多数老品牌酒厂还在转圈圈,当新冠疫情尚未结束,对全国酒业市场的影响依然存在的时候,筑春就已经静悄悄的开始了渠道建设。最大的动作是成立了专门的销售公司,布局各地销售分公司,无疑这种改革在目前来看,已见成效。
更加专业化的渠道运营团队的建设,给筑春的发展插上了翅膀,使得筑春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创下了不小的成就。目前管中窥豹来看,筑春的运营团队主要来自白酒行业领先企业,在资源整合、渠道建设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和优势。

短短几个月的时间,筑春不但连续推出新品,筑春小酱、传承1998、荣耀1988、真藏拾年、精品20、陈酿30,一系列产品覆盖了200-3000元的全系列产品价格带,并且积累了一部分大商资源……在今年的成都春季糖酒会“酱酒之心”展馆,筑春的展位成了最火热的展位之一,也迅速完成了全国大部部分空白区域的布局。
作为一个旁观者,从这一年的来看,筑春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筑春的低调、务实也令人钦佩。
筑春未来可期。
来源:醉卧经阁半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