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小时哲学】反思必须是彻底的、普遍的、总体的,与其进行虚假的反思,索性别...

2023-01-06 00:13 作者:自言自语的小谱  | 我要投稿

__________________

❤️❤️❤️

●不要进行非专题化的反思

哲学会告诉你不要时刻反思(尤其是在即刻的伦理抉择之中),反思只能在一种条件下发生,就是在悬置的情况下(将一切悬置起来进入到一个专题性的问题域中)进行严肃的反思

非专题化的反思只是一种反射性,它作为一种后现代性的精神病理化症状,它代表着象征性律令的失败,它是打着否定性的旗号并将否定性/自由/灵动作为现代的新神来崇拜。这种廉价的反思会导致一种拖延症、恐惧症等等(eg:“今天吃完饭我明天还要吃,这个碗我不洗我就是赚了”“我不干这事一样,没什么差别”规避那个所谓愚蠢的形象,将这种生活情态中脱离出来就感到自己获得某种自由了,并将一个更聪明的“我”以区分出那个图景中愚蠢的“我”作为一个镜像认同,而这个所谓的“更聪明”又是不加以专题化反思就接受的)

●以及廉价的问题意识:在一些既定的选项框架下做一些非此即彼的发问(eg:在这些问题意识中,往往对手的错误是没道理的和不值得被选的“你说的那个就是不对的!就是笨的”而真正专题化的反思要反过来把对手的错误与立场能够进一步化解到一个发生学机制:这种立场是从什么样的人、阶级、地位、利益格局....等等中产生出来的?而且在现实中有依据,确实见证到有这样的社会秩序如实的发生着)

●和虚假的思想感。觉得自己在把理论与现实做对比,但这个现实是他所害怕的/没有克服/想象的现实。(eg:不愿意去上学,觉得在学校老师教的好蠢/跟同学相处不融洽,通过这种很痛苦很糟糕的局部想象的图景作为全部的现实,然后去逆反这样的象征性的律令。然而这种反抗恰恰是一种肯定,因为这种肯定是让你回到那种无害的/安稳的/高效的/便捷的爱欲循环与享乐当中去。这个时候我们要思考你的这个局部的想象图景,它有没有一个现实和理论支撑,这个理论是不是自洽的,它越能够自洽能够代表你所设立的不是一个局部的想象途径,代表着它能够说服他人)

●回到现实中去( Go back to your reality)不要再用一个临时的即时的想象图景去遮盖现实,不要进行临时的不必要的反思,回去面对现实当中的那些创伤性的裂痕:怎么去调整?怎么去突破?怎么去寻找希望?怎么不绝望?主义主义之中那么多的哲学家,他们有的绝望,有的不绝望,有的陷入虚假的希望当中去了,他们各有各的抉择,他们与我们一样是会犯错误的普通人。那么你有什么理由觉得你不会犯错误呢,或者现在无限期的拖延你的抉择,然后将来世界发生大的变化了,又可以去做一个绝对正确的决定,这又是谁告诉你的呢?

●主义主义中的那些哲学终究是失败的,他们都不能代替现实本身——因为辩证法的基本精神就是:现实高于理论。理论是一种努力,理论是一种不能算成是保障的保障,但是只要努力地去严肃地将一种理论整体化/普遍化,把它推进到底,理论就会进步,就会如同现实一样具有生命力,这样它对现实才有指导意义。因为可能你的那个僵死的对于现实的图像本身它僵化了,它不会再发展了,这个时候理论作为一种开放性的,作为和整个哲学史问题史思想史勾连在一起的一个严肃的话语体系,在这个意义上它有了自己的生命力。而不是直接逃避到你的那个名之为理论的幻想出来的空间当中把问题都解决掉,你越是进行这种虚假的临时的反思,以这种错误的姿态去面对现实,你会更糟糕更悲惨。

__________________

❤️❤️❤️

什么是虚假的反思

 例子:该洗碗的时候不去行动,而是借着习惯性的惰性,思考自己要不要晚点再洗碗 思考自己为什么要去洗碗,更极端的甚至思考自己洗碗有没有意义,要不就不洗碗了。

 这种思考是短浅的肤浅的思考,是无意义的,多余的虚假的反思,无益于事物发展并且会让事物停滞不前

 系统性的反思与这种虚假反思的区别就在于,虚假的反思是基于惰性等负面情绪为主体展开的思考,而不是在客观角度系统全面的进行反思。虚假的思考会让人陷入客观层面上不利于自身和人类共同体发展的僵局。人会无时无刻的由于心理生理上的惯性而去做虚假的反思,反复的让事物停滞不前,陷入僵局。

解决的办法:停止反思,去做事。把虚假反思的这些的精力用在事物本身当中,用到要干的活里面,用在事后为自己为事物进行客观理性的反思当中。

 遇到突发事件没必要去做无意义的思考,去做客观意义上正确的事情就对了。


【一小时哲学】反思必须是彻底的、普遍的、总体的,与其进行虚假的反思,索性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