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理论剧场 • 国美视传媒介知识点【设计基础|设计解构与重构 (一)】

2023-07-13 11:17 作者:琢木考研中心  | 我要投稿

:: 2 0 2 3   ::

R  E  S  H  A  P  E 

重 塑

「  精准聚焦;研学深耕  」
WELCOME ZUMUER/ 欢迎大家和琢木一起探索设计∞可能 /

-#CAAVisual Communication 

国美视传媒介-设计基础-设计结构与重构一 


国美视传媒介考研 - 理论剧场//

解构是图形的拆解与拼接的观念和⼿法,重构是视觉造型语⾔基本元素的重构。解构为图形新形式的创造提供了新思路,在解构的前提下,重构能够把解构的全部或者若⼲单元还原成全新的图形。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不管是图⽚还是⽂字,通过解构,都能赋予其全新的内涵。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彩、文字等的运⽤,要结合视觉传达设计本⾝的性格和⽂化,增加对图⽂的解构与重构等⼿法的运⽤,才能传达出更深⼴的内涵和蕴意。

解构是解构主义者德⾥达的⼀个术语,是后解构主义提出的⼀种批评⽅法,即“结构分解”。解构是指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对构成它的元素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拆解与拼接,从而构建出一种全新的事物,这种新生事物有着与原有结构迥然不同的特质。




图形设计中的解构是以解构作为手段,提取设计素材中可利用的图形元素,从而探索如何系统地进行新的图形的塑造。

香港设计师陈幼坚设计的圆形时钟,灵活运用中国书法的永字八法、黑白笔韵,书法字体被解构、打散。钟面上的十二个钟点被残缺的书法字体取代,这些书法字的一部分被抽离,走动的指针巧妙地成为笔画的一部分,在时间不断的流逝之中,指针走到之处,恰好与钟面的残缺字体组合形成完整的数字。由此也可见,解构的重点不在于分解,而在于有意识、有目的地选择和巧妙组合。


解构往往以具象物体为解构对象,解构对象被分解以后,造型特征不明显或者个性化不突出的部分就会被剔除,而保留下的图形元素通常都是语义明确、个性特征强烈的部分。设计手绘中的解构训练是重点,对于物体的多视角观察是培养设计手绘能力的重要基础。一个具象物体一般可以从“外形/结构”、“感官”、“肌理”、“品质/精神”四个维度进行设计解构。

1、外形/结构

从物体的外在形态与结构特征上进行观察,抓住物体形态特征进行创作。例如对竹子和大蒜在外形和结构上的观察与解构。


2、感官

从物体的味觉、触觉、嗅觉、听觉等感官出发,对某一种或多种独特的感官进行表现。例如带刺的花枝、辛辣的口感、黏稠的质感等。


3、肌理

可从物体的宏观、微观等肌理形态进行观察,或是从俯视、正视、侧视、剖面等视角对物体的肌理进行观察与解构。


4、品质/精神

从具象物体所代表的抽象精神出发进行表现,可表现物体的野性、朴实、团结、克制、辛勤、奉献、坚韧等品质。例如竹子代表正直谦虚、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等精神品质,有时还可人为的赋予某一物象合适的品质。





对于物象的解构手绘,首先要进行写实的手绘,可以使用马克笔、铅笔、勾线笔等创作工具。其次,寻找前文所讲四个维度的解构切入点,从微观探索、宏观探索,来描绘物体的整体与细节。也可以从抽象的视角观察,结合物象所代表的精神与品质来进行创作。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小编很喜欢的话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all 祝福大家学有所成!


理论剧场 • 国美视传媒介知识点【设计基础|设计解构与重构 (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