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就是拿来吃的,做得好看有啥意思?

天刚刚亮起,游牧家族的阿姐便准备制作早餐。她将土球泡水融化,刮在土灶上加热抹平。当身旁的孩子依旧睡眼惺忪时,一道传统的游牧美食即将制作完毕。褐色的土片化作齑粉,一时间让人陷入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没从古怪的梦中苏醒。
这里是伊朗,波斯帝国的荣光定格在最后一名士兵倒下的夕阳中,撒向漫山遍野,化为一地碎石,垒起了游牧家族栖身的小屋。
此时正值日落,这个最为宜人的时辰是全家最为忙碌的时候。他们打算跳过晚餐,直接准备下一个日出的早饭,让饥饿化作自己早起的闹钟。
阿姐将羊头与羊蹄放在火上烧烤,旁边的阿妹正在倒水。她一般会在父母身后工作,否则倒一壶洒半壶的印度行为,爸妈见一次就得打一次。当羊肉焦黑,刮掉毛屑,用石块砸去羊腿上的拖鞋。待水烧开后,泡上一锅白灼羊肚,继续烫掉羊头缝隙中的绒毛。
此时其他的家庭成员会将家畜赶回屋中,刚刚迁来此处,山羊们还没熟悉回家路线,需要人工搬运。但是没关系,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再过些日子,它们都会像隔壁厨房里的那只一样,是头老熟羊了。羊回羊圈,鸡回鸡窝,完成这些工作,太阳就已落山,人也该回到小屋为下一个天明做准备。刮去羊肚内皮,将其切成小块,与羊头一起放入锅中,置于炭火上熬煮。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同样是在房间中,这里没有手机屏的微亮为眼袋打出阴影,悬在没有光的眼眸底下,把脸拉得老长。那是一种专属于打工人的颜色,比夜晚更加阴沉;游牧人的眼中充满光明,因为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一口温暖的羊头包,民以食为天,美食带来的晴空照亮了下一天的路,让早八成为了真正的福报。
第二天清晨,四周已经飘满羊肉的香气。阿姐取出几捧食材,这是由橡果捣碎后搓成的小球,加水揉成软泥,直接挖出一抔,用铁铲抹在平锅上,摊成大饼。撒入白糖,烤干后即可铲下出锅。这种古老的烤饼无需发酵,也无需任何美化加工。方便易食,营养丰富,是由牧民最看重的特质。小哥将羊肉取出,阿姐把饼揉碎,一份传统的游牧式早餐便制作完成。它的吃法类似泡馍,一般会作为基础食材,搭配各种汤头食用。淡淡的橡果味配合浓郁的羊头汤,是补充体力的绝佳美味。
浓香飘满山头,荡起了游牧民族,安静流淌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