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Viking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维京》(序)

2022-03-19 11:13 作者:蓝鲸泽维尔  | 我要投稿

根据1913年出版的 The Vikings 翻译, 作者为 Allen Mawer

维京(Viking) 这个词来源于古诺斯(Norse)语 vik,意思是湾(海湾、河湾、峡湾),或者是经常出没在这种地方的人。这个词比实际的维京时代还要古老,它是盎格鲁-撒克逊语wicing的一个词形,有些作者认为它指的是挪威南部Vik地区的人,也就是所谓的峡湾人。不过早期的盎格鲁-撒克逊语并没有这种词形变化。在公元9-10世纪,这个词开始更多用来专指那些离开他们斯堪的纳维亚的家乡到其他欧洲主要国家进行劫掠的战士们。这是一种狭义的用法,严格意义上讲,也是维京这个词的唯一含义。但是当它用在“维京文明”、“维京时代”、“维京运动”、“维京影响”这些词上时,是一种更广义的用法——在描绘历史上某一特定时期的文明、活动和影响力时,它所指的是所有斯堪的纳维亚人。如果这时还适用它的狭义,就像把维多利亚时代说成是加勒比海盗(Buccaneers)时代一样,容易产生误会。

本书适用的是这个词的广义。劫掠和骚扰只是维京人行为的一个方面,而它在我们心中成为对维京运动最大的印象纯属偶然。直到上世纪后半段,我们对于维京运动的了解,还几乎全是来自于中世纪的拉丁语编年史,它们都是在修道院和类似的学校里写成的,那里的人对维京劫掠者的毁灭性行动实在是感受得太多了,很自然认为维京人比海盗高不到哪里去,并且不知疲倦地描写这些人的残酷和暴虐。直到最近这五十年,我们才修正了对维京文明的看法,并对它在欧洲历史上的地位有了更公正的认识。

这种改变主要来源于两方面。首先,是斯堪的纳维亚文学对我们来说已不再是天书奇谈。我们这个时代拥有三种当地的权威资料:(1)散文式的萨迦(Saga)和Saxo Gramaticus的《丹麦史(Historia Danica)》,(2)古冰岛诗集《埃达(Edda)》中的诗歌和(3)北欧吟游诗人(Skald)留下的诗篇。散文式萨迦和《丹麦史》的存在要晚于维京时代,但包含很多有价值的材料。更古老一些的《埃达》中的主要诗篇发源于维京时代,对于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宗教和神话、流传到今的英雄故事和他们对人生的基本观念,它们能提供给我们的信息是极其珍贵的。而北欧吟游诗人的诗篇,某种意义上讲,是对那个时代最有价值的权威历史资料。吟游诗人或宫廷诗人是隶属于王室和领主贵族的随从,分享他们的冒险,赞颂他们的胜利,为他们的逝世创作挽歌,而且他们的作品基本上都是和这些历史事件同时代的产物。

第二个也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考古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近百年来考古学家们丰富的发现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在证据,这远比我们从萨迦等其他地方留意到的零星和碎片化的信息要令人满意得多。在它们的帮助下我们得以重塑维京时代的物质文明形象。由此形成的一切我们会在后面详述,但大致上讲,我们可以说,它们和“维京”这个词的一般含义大相径庭。

Viking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维京》(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