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北京-房子装修记1预备阶段
预备阶段
2021年,正月过完,买的房子正式交房了。交房那天,我以为会看到一个空空荡荡的房子,一进去傻眼了。床,衣柜,电视柜,杂物柜,电脑桌、茶几等等,这一堆用了多年的旧家具全没带走,扔这不要了。
可是,这种老旧家具,问了几个收废品的,都不收。其中一个高傲的说,你这要花钱请人收走。中介也帮忙问了一个朋友,是不可以收走卖给租客,人家也不要。我看着发愁,这要找谁清理呢。姐说,挂闲鱼、转转!谁说我们要花钱请人收?这都是能卖钱的。
我俩一通拍照,量尺寸,发布,一个主要负责转转,一个主要负责闲鱼。还真的有好几个来问的。最后衣柜卖给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刚当爸爸不久,不敢买新家具,怕对孩子不好,专门买旧家具用的。床卖给了一个在北京开厂做生意的南方大姐,大晚上带着两个工人小伙子来拉,顺便连卖带送的处理了好几样东西给她。也是蛮搞笑,她是开厂专门做断桥铝窗户的,这不是巧了么这不是,我装修就要换窗户啊。之后约了个周末,颠簸一个半小时专门去她厂子里考察,不过价格没谈下来。我们姐俩嘀咕,送了她那么多东西,都不肯便宜点。
最好玩是有一个北京老爷子,自己开车来的。他喜欢音箱和小挂件小玩意儿。可惜我手脚太勤快,交完房下楼的时候,就先把小摆设儿装了一袋子扔掉了。他只带走了几件小东西。看他年纪不小了,会上网淘东西,会自己开车,还有这些个业余爱好。真是个活得很精彩,很带劲的老人家。
最终,电视柜没卖出去,装修拆旧的时候拆掉扔了。剩下的大件家具成功卖掉。幸亏我姐力挽狂澜啊,要是我独自处理,真会懵圈。
一开始,没想到姐会凑巧来北京。我做为一个完完全全的装修小白,出于对独自装修的恐惧,做的第一个决定就是找个监理,得有一个人,能商量事儿,能站我这边。还没和工长签,就先把监理签了。
另一件大事,自然是找工长。本来懒得找那么多比价,让同事介绍了她的工长,春节前就量了房。但是后边沟通不太好,加上有姐帮忙,于是又从别的同事那找了两个,自己在平台上约了一个。事实证明,公司采购必须有3家报价是多么英明的政策。四个工长,每个都给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意见。阳台的垛子,原本打算拆掉,第一个工长说可以。后边三个工长,全部都说不行,说是阳台配重,物业也不会允许。
隔壁邻居和我共用的那堵墙,非常薄,将来要挂橱柜吊柜的。只有一个工长坚持说要砌轻体墙,虽然我没有用他,但是最后的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也是这个工长,提醒我,卫生间的暖气管要换,得和楼下打好招呼,看人同意不同意,因为要动人家吊顶。这个工长,看的出来,心很细,只是感觉班子小了点,没有大平台,怕将来有问题找不到平台解决。
其实四个工长看着都还行,想来想去先排除两个,一个眼缘差点,一个班子小点。再比对剩下两家的报价。我把两家报价的项目、单价全列在Excel里,清楚看到价格差别在哪里。四家量的面积,也比对一通,果然有一个算错的,厨房面积多算好几平米。其余他们几个之间差点半点的,算是正常误差范围。
报价单里好多词儿,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啥是垭口?啥叫地固?过门石是什么东西?网格线又是啥?监理大概觉得跟我解释这个没大用,说都是正常工艺,你就知道这个就行了。
综合考虑价格和工长之后,最终选择了Z工。
我那小房子,大家都觉得40天搞定。可是这40天,也不是那么容易过的。和物业签约,开始动工拆旧那天我没有请假,有姐代劳和物业/工长签的装修协议。我那轰轰烈烈,哆哆嗦嗦的人生第一次装修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