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诗篇

(全文约2400字,阅读约需6分钟)
2018年1月。
当时我看完了《斩瞳》,顺着女主雨宫天的配音作品,顺线摸索到了两部作品,一部是《一周的朋友。》(以下简称《周友》),另一部就是这部《可塑性记忆》。当时我的富余时间比较多,因此这两部番我都是一口气就看完了。
当时第一遍看完,我和大多数观众一样,是含泪看完的——尽管在一开头,我就能预测到最后艾拉的遭遇,可是最后大家因为艾拉陨落而纷纷落泪的情节,仍然让我不能自已。

和《周友》一样,这部番的标签里面也有“催泪”字样。而且在设定上也有些不谋而合——前者是女主只拥有7天的记忆,后者是女主只有八万多小时的寿命。在《周友》的长评中,我就说到了关于“珍惜”的事情,因为当时第一次看题目的时候我就自然而然的地想起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惊世之作。

在看完第一遍快三年后的今天,已经看过了更多番剧的我,再次回味这一剧情时,尽管我已经不再会因为剧情的设定而流泪,但是悟出的智慧却更加深刻了。
和《周友》一样,这部番同样传达着“珍惜”的智慧,因为艾拉的寿命只有9年,相比正常人的寿命,实在是很短。但是就在这有限的9年时间里,艾拉却和男主角司度着快乐的生活。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身体情况算是比较健朗,但有一部分人,却在埋怨着工作艰辛或者是学业压力。艾拉只有九年寿命,却还在有限的光阴里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而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正是艾拉这类Giftia所奢望却又不可能实现的生活。在这里我也穿插一句为哈佛大学的校训:I leave uncultivated today, was precisely yesterday perishes tomorrow which person of the body implored.(我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日。)通过这一剧情设定,我们领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活的有多长,而在于做了多少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浪费时间的人,他的人生越短,反而越有意义,因为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给他挥霍,也才能让这部分人在有限的时间中体会珍贵的生命。

提完了这一智慧,也该具体这部作品的最精髓部分了——就是最后艾拉被回收的片段。尽管在第一话,艾拉的剧情就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剧情上的猝不及防,还是赚取了不少观众的一把眼泪。有的说法是,其实艾拉的结局没有必要第一集就讲明,完全可以到剧情的中后期才来说明白,这样或许可以让观众在同情艾拉的同时,也更加能够和水柿司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因为正常人突然收到这样的讯息,都会惊讶不已。不过我个人认为,尽管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这种做法是稍微传统的做法,而如果第一集就点名结局,能够促使编剧联想更加震撼的剧情——因为大家都已经知道大致走向,但是具体情况只能请最后一集的内容告诉我们真实的答案。或者换一种说法,这样的“半剧透式”的做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创新。

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大概已经永远的沉睡了。我曾以为终端服务是一份破坏回忆,没有回报,没有资格被感谢的工作——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对我表示感谢。这曾让我费解,当我自己也要面临这一切的时候,终于……好像明白了他们的心情,因为终端服务第一部分的各位,都是些有着让人感动流泪般的温柔、勤奋而又善良的人们。因为你们都肯全心全意的对我,自然的感谢的话语就油然而生了。能和这样的各位在这里一起工作实在是太好了!我对能在终端服务工作这件事深感荣幸!
香月,和你组队的那六年时间,对我来说也是难以忘却的一份回忆!
谢谢大家!——艾拉被回收后香月看到的艾拉写给她的信

我们会因为剧中人们的不幸遭遇而流下同情的泪水,也会因为剧中人的心理感受产生共鸣,还会因为剧情前后巨大的反差而猝不及防。而这些,就是《可塑性记忆》成为催泪番的理由。

先是第一点。艾拉是一个天真无邪、可爱又略显呆萌的女孩,同时又是一个美好的女孩——尽管她不敢直面自己的回忆和记忆,但是她却不想拖大家的后腿,性格上的略显傲娇,背后是为人着想、无私奉献的好女孩形象。最后走时面带微笑,无不令人揪心。
第二点,无非就是我之前提及过的大家和男主的反应了,可以说是“屏幕内外一片汪洋之泪”。
最后一点。前期通过描写男女主之间的欢喜日常,更加反衬出了最后结局的悲剧色彩。这就是文学上的一种常用手法——反衬。前期越是美好,后期这些美好事物的消失,就更能触动我们的心弦,诚如“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同样是催泪番,我又想起了另一部绝佳之作,就是豆瓣评分高达9.4分的《CL》了。不同于《CL》,这部番给人感觉更加真实——因为比起《CL》中的光玉能让人起死回生,《可塑性记忆》的机器人设定,是更加贴近真实的存在,因为现实生活中也有机器人,而且一旦生命逝去,便不再回来。当然,我也不是说不真实就不好,因为《CL》也给我传递了许许多多的智慧,也让我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说是“人生圣经”也不为过。

当然,也有令人欣慰的地方,因为艾拉逝去后,故事还未结束,水柿司还在继续生活着。重整旗鼓,就算艾拉已经逝去,但是生活还在继续,这或许是一种更高的境界——哀而不伤。

最近我也看完了另一部跟这部番题材十分相似的番——《星之梦》。说是相似,是因为女主角都是机器人,并且最后都消逝了,尽管在性格上艾拉和梦美不太相同。最重要的是,两部作品都传递出了“愿终有一天你能和重要的人重逢”的思想,无论是这部番中司和新的Giftia的共同生活,还是在《星之梦》中屑屋把带着梦美的记忆的卡片插入新的机体中。旧的事物去了不再返回,但是新的事物又诞生,周而复始而不留遗憾。


“愿你有一天能和重要的人重逢。”这就是这部番的中心思想,在面对离别时,人类还是痛苦,这是人的本性,是感情之根。而通过仔细鉴赏剧情,我也悟出了另一点生活的智慧——纵使生活不如意,也纵使我们时日不长,也要快乐地活着不留遗憾。快乐而短暂的一生,总比漫长而无聊的一生更有价值。这正是——不遗憾、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