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况足球球员跑位风格分析
前言:
老资格一点的实况玩家一定有印象,吉格斯的位置是WG。

但是到了新出的传奇红黄卡就变成了LMF。

并非新的数据员不懂球,而是球员的默认位置在游戏中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在WE2014之前,球员的默认位置一般指一个球员在该位置能发挥最大能力。
而球员跑位风格的引入,使得球员的特性多了一种新的表现方法。
之后几作,伴随着MC模式,跑位风格系统不断完善。球员默认的位置变成了球员在当前主教练战术下,最优先出现的位置。这就出现了大家经常会说到的“这样的数据为什么不去打XX位置”。
而跑位风格在触发时会使球员(无球时)进行特殊风格的跑位,下文将对目前的跑位风格进行简单介绍。

前锋系:
【Goal Poacher(偷猎者)】(适应位置CF/SS)

中文名翻译成“偷猎者”,感觉有点配不上如今的各位超级前锋。我觉得日文名字“ラインブレイカー(防线破坏者)”可能更贴切一点。
这个概念早期源自意大利名将菲利波·因扎吉。大因扎吉的踢法不依赖身体对抗和爆发速度,但总是可以抓住越位和不越位的毫厘之间的机会,用最简单的方式解决进球问题。
不过,游戏中Goal Poacher基本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全能前锋,跑位灵活,得分方式多样化的前锋都被归在这个范畴。
Goal Poacher最大优势是反击能力强,并且在阵地战中可以设成SS,增加和中场的接应,比如元老鲁梅尼格。而单前锋的Goal Poacher经常会离开中锋位置要球,在3前锋的阵型中需要和得分能力强的边锋配合;如果是双中锋,则建议配一个不同风格的前锋来发挥其威力。
此外,这种风格的前锋有很多可以踢边锋,作为无风格的边锋,跑位接近于Prolific Winger。
【Fox in the Box(禁区之狐)】(适应位置CF)

从位置就能看出,这个特点的球员是禁区内的“吃饼高手”。
它和另一种风格Target Man是一对K社自己都搞不清的兄弟。像卢卡库、吉鲁等大个子,都在不同的作品里在两者之间多次更改。
当触发这个风格时,即球员放在CF的位置,可以通过降低禁区外做球能力换取禁区内射门方面的隐性加成。这样来看,这种风格就很不适合踢单中锋,至少不适合先发。
由于最近两作4-3-1-2当道,一个禁区之狐配上另一个能做球的前锋(或影子前锋)能发挥最大威力。
【Target Man(目标中锋/支点中锋)】(适应位置CF)

参照日语“ポストプレイヤー”其实就是“站桩式中锋”。作为进攻的支点,通过自己的身体和头球优势,为队友做球。
传统的“站桩式中锋”往往给人高大但笨拙的印象。但游戏中,作为单中锋支点,这类球员往往能发挥出远高于卡面数值的能力。
这类球员用于激活三前锋里两翼边锋的得分能力是最好的选择。部分有超级替补技能的也可以作为后手来使用。
【Prolific Winger(高产翼锋)】(适应位置RWF/LWF)

中文名字其实很奇怪,谁能保证触发这个风格的球员一定有很多进球或助攻?
我理解这个风格其实就是“荷兰式边锋”。
喜欢在罚球区的一侧的直角位置要球,走外线可以传中,走内线直接内切射门。罗本是这个位置的最好代言人。反倒是这个位置数值最强的C罗近年来踢中锋居多。
拥有这个风格的球员很多是WF和CF都能踢。比如曼联的几位边锋,当踢无风格的前锋时,跑位会接近Goal Poacher。
这种风格和Roaming Flank都能在边锋位置触发,但跑位差异很大。

前锋/中场系:
【Roaming Flank(自由侧翼)】(适应位置RWF/LWF/RMF/LMF)

中文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应该是日文表示的“インサイドレシーバー(内侧接球手)”。
这个是从WE2019新加入的风格卡。因为很多球员本身是边锋,但是所在球队踢的是4-2-3-1(最典型的是孙兴慜)。在这种情况下,多数球员没有办法点亮Prolific Winger。于是加入了这个。
Roaming Flank的实际跑动路线在没有接近对方罚球区之前就会提前内切。
这个风格和Prolific Winger的最大区别在于无球跑动,Prolific Winger在边路进攻时会积极和边后卫或者CMF配合。而Roaming Flank更喜欢去中路等球。
这也导致了WE2020当中梅西在边锋位置上的手感和历代完全不同,当然很多人会把他放到AMF或者CF。
还有一种情况,因为是日本人公司的游戏。参考日本国家队的比赛,中岛翔哉和堂安律的跑位。他们在这种风格卡出现之前在游戏中没有风格。
此外,WE2020还有类似马塔、科蒂尼奥等出道位置是10号位,在俱乐部由于主教练的战术偏好,喜欢把身体对抗差的球员往边路放。导致Roaming Flank也有了点边前腰的意思。到了WE2021,又被K社推翻了。
【Cross Specialist(传中专家)】(适应位置RWF/LWF/RMF/LMF)

这个风格卡和上面Roaming Flank形成一对组合,Roaming Flank是走内线,Cross Specialist则是走外线。
元老中,红衣小贝是这种类型。
还有在曼城时曾一个赛季吃白板,三个赛季0进球的纳瓦斯(Jesús Navas)也是这个风格。
出现这种新风格,其实是K社对取消WB这个位置的一种补充。过去WB这个位置存在的时候,K社的数据员肯定苦不堪言。因为一支球队一会儿踢三后卫,一会儿四后卫。相应的边后卫一会儿属于后卫一会儿就归入中场。比如卡洛斯和卡福,在02年的巴西队肯定是WB,在各自俱乐部又是LB和RB。
Cross Specialist的加入,让一部分在三后卫体系下的边翼卫有了特性描述。
比如意大利国脚的比拉吉(Cristiano Biraghi),他在WE2011时就在国米,且拥有LWB适性。我们就知道把他推到边翼卫的时候,他会尽量走外线。
而拉齐奥的拉扎里(Manuel Lazzari),看了风格就知道他的RMF位置其实表示他踢的是边翼卫。
比较可惜的是Cross Specialist强人太少,还有像阿库尼亚(Marcos Acuña)这样莫名被改位置的情况。
【Dummy Runner(虚假跑位)】(适应位置CF/SS/AMF)

中文名是“虚假跑位”,我的理解是“牺牲型前锋”。近年来比较有名的是日本前锋冈崎慎司。效力莱斯特期间,冈崎慎司本身开火权不大,却可以通过引开对手后卫,为Goal Poacher瓦尔迪制造机会。拉涅利依靠这种打法,在15/16赛季夺得了英超冠军。
现实足球中使用平行4-4-2的已经是偏小众的打法,况且莱斯特城的奇迹很难复制。WE2020唯一一个Dummy Runner的原生黑球是拜仁的穆勒,WE2021加入了菲尔米诺,还有普卡降金的桑切斯。
Dummy Runner可以在3个位置触发,其中AMF触发的意义不大,因为AMF在玩家手控的情况居多。
在锋线的Dummy Runner只推荐双前锋下搭配Goal Poacher或Fox in the Box,跑位假动作具有迷惑防守方AI的效果。
【Creative Playmaker(创意指挥官)】(适应位置中前场除CF/CMF/DMF外所有位置)

这个风格就是指“现代10号球员”。开场在AMF也可以灵活不拘泥于中路的球员。
02年世界杯后,尤文的4-2-3-1成为世界足坛的主旋律。里皮在中场的“3”当中要求AMF可以前插成为SS,SMF可以变成WF。而相应跑位产生时,另外的中场也可以换位来填补位置,类似SMF换到AMF这样。
这个风格无论边路还是前腰,都会给人“为了拿球回撤过深”的问题。所以,这种风格球员的用法在于开启或关闭风格。喜欢控球支配比赛就开启,反之则关闭风格。
比如德布劳内,在AMF会触发这个风格,如果希望在4-3-3体系中更多在中路拿球不要乱跑,可以把位置调成CMF。梅西不想触发风格,可以踢CF。
【Classic No. 10(传统十号)】(适应位置SS/AMF/CMF)

和Creative Playmaker正好是“一动一静”。球不到脚下,无球跑动不积极。
在本世纪初,很多主流阵型像3-4-1-2、4-2-3-1或者菱形中场的4-3-1-2,仍然会配备一个传统10号的指挥官。这名球员肯定是球场上盘带最出色、传球脚法最好的球员。而且在首发号码固定的国家队里通常穿10号。他们自身无需参与过多的无球跑位,而是多数在前腰位置进行接球和发牌。
该风格下的的原生黑球多数是元老,如老马和济科。当然不可能每个10号元老都是这么踢球的,只能怪数据员手中的影像资料不够吧。
【Hole Player(影子前锋/前插攻击手)】(适应位置SS/AMF/RMF/LMF/CMF)

我最早把这个风格叫成“后排攻击手”,显然国服的“前插攻击手”更好听。
这个配合Target Man比较好理解,当Target Man拿球或做球的时候,如果阵型是4-4-2,那么SS就是他的做球对象;如果是4-2-3-1,那么AMF、LMF、RMF都可能伺机插上;如果是4-3-3的阵型,那么插上的就是拥有这个风格的CMF(参考以前兰帕德和德罗巴的关系)
这种风格目前在4-3-1-2的AMF位置非常吃香,参考我已经做过的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Z4y1V7QU
游戏中有类似利物浦蒂亚戈这样,在Hole Player和Orchestrator(包括其前身)之间多次切换的情况,所以要注意你手中的卡究竟是什么风格。

中场系:

【Orchestrator(指挥官)】(适应位置CMF/DMF)
中文翻译的“指挥官”有点缺少味道,难道比起Creative Playmaker它是“没创意的指挥官”吗?
我觉得翻译成“中场节拍器”比较好。
Orchestrator和Classic No. 10在游戏中共同点是都会在CMF的位置上触发。在游戏中两者也确实有渊源。
如果说4-2-3-1带来了AMF由Classic No. 10向Creative Playmaker的变化,那么安切洛蒂的圣诞树4-3-2-1则重新定义了DMF。
在这种战术下,早期不以防守见长的皮尔洛扮演了DMF。将传统10号的组织位置后撤到了后卫线身前,给了中场指挥官一个更开阔的视野,将短传为主的助攻方式,变成长传和短传相结合。
一直到皮尔洛退役,WE系列给他的风格卡片一直是Classic No. 10。然而,按照Classic No. 10的设定,“善用灵巧的控球与传球,而非速度或走位。”其实跟皮尔洛并不完全相符。需要一种在中后场更灵活的拿球风格,于是出现了Orchestrator。
Orchestrator在之前的作品中被Build Up所包含。而最近作品中,Build Up变成了中卫专有的风格。
到了孔蒂执教尤文图斯的时候,欧洲足坛的很多球队都进入了“去AMF化”的阵型。比如孔蒂的3-5-2,如果放在20年前,肯定是双DMF加单AMF。而现在已经变成了Orchestrator式的DMF加双CMF。这种中场组合同样适合萨里偏爱的4-3-3。
这类球员数值往往是身体普通,但防守数值不低。在后场的防守跑动比Classic No. 10明显要积极。缺点是尽管盘带数值高,但身体吃亏,如果身边没有强悍的中场搭档是很怕逼抢战术的。
这种风格下的CMF拿央视一些爱卖弄的解说员口吻就是,喜欢在进攻一区和二区拿球发动进攻,轻易不前插到进攻三区。也就容易导致明明大好机会,他还偏偏往后跑,等得你干着急。
就我的使用经验来看,部分Orchestrator的前插还是很聪明的,比如里杰卡尔德放在CMF,尽管降分,但在其负责的纵向范围内攻守俱佳。看来还是一个充钱的问题。
这种风格放在DMF,防守会积极参与本方半场的逼抢,并且在双中卫之间有补位作用。
【Box-to-Box(全能中场)】(适应中场全部位置)

体力好覆盖能力强,攻守平衡。
任何球队都需要一个这样的主力,但是像尤文图斯每个赛季都囤五个就不太合理了。
这类球员因为奔跑覆盖面积大,相应地体力消耗速度比一般球员快很多。所以,体力这项数值能接近全满是最好的。
【Anchor Man(靠山)】

应该是“防线屏障”。
拿FIFA系列举个例子,如果我把布斯克茨放在三中场的DMF位置,经常会看到他频繁前插助攻。这样一来不仅会担心他即便有机会打门成功率也不高,更糟糕的是一旦被反击,中路一片开阔。而在WE系列中,Anchor Man在一般情况下位置感比较好,优先保护中卫的身前,手动带球或者二过一才能把他调上来。
这是后腰当中最推荐的风格,具体可见视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Z5411a7uS

中场/后卫系:
【The Destroyer(破坏者)】(适应位置CMF/DMF/CB)

港版的“破坏型中场”翻译太烂。
CMF时的The Destroyer,跑位优先考虑有利于上抢而非拦截,比较适合4-4-2平行中场和另一个不同类型的中场搭档。类似莱斯特时代的坎特(WE2021改风格后,CMF暂时没有好的选择)。如果三中场有一个CMF是The Destroyer,后腰可以放具有出球能力的Orchestrator。
作为DMF是三种风格当中位置感最差的,在防守中优先抢断,非常容易离开自己的防区。除非能力强到像维埃拉,不然在单后腰上放The Destroyer是有点风险的。
作为CB时,在对方阵地战时会发挥积极上抢的能力,比较适合和Build Up风格搭配。像马竞那样4大破坏者属于主教练本身喜欢这个风格。
游戏中也存在一些错误被改成该风格的球员,如蒂亚戈•席尔瓦。

后卫系:
【Build Up(建立/后场组织者)】

后场组织型的中卫在近年来意大利球队的战术中有很好体现,代表的有博努奇。以往的概念是前腰发牌,意甲由后腰发牌,到中卫也能发牌。需要注意的是,风格解释的“喜欢后撤以接球和从纵深发起进攻的球员”,是指进攻时的后撤拿球,防守时像范戴克上前顶防一样很积极。
【Extra Frontman(额外前锋)】

Extra Frontman其实就是带刀中卫,定位球中加入进攻有加成。进攻意识调到最高后,优先顶到前面。这类球员,很多职业生涯中踢过边后卫,不少有边后卫热区。WE2020拜仁开局拥有三大Extra Frontman,只不过新作里做了调整。
【Offensive Full-back(进攻型边后卫)】

最常见的边后卫,进攻上得去,防守回得来。
【Defensive Full-back(防守型边后卫)】

游戏中的代表人物是阿斯皮利奎塔,防守优先于进攻。现实当中AZP助攻其实很积极,但在游戏中,这种风格常常等半天都不上去。
随着AZP本作降金还不出精选,这种风格暂时有点鸡肋。考虑到这个风格下不少球员有中卫的热区,三中卫体系可以踢靠一侧的中卫。
如果觉得自己的前场已经够强了,可以考虑后防的一侧放一个Defensive Full-back来牵制对方的边锋。前提是要有精选级别的能力。
【Full-back Finisher(迭瓦式终结者)】

实际上就是“带刀边卫”。这种风格包含了很多现实中的边翼卫。
目前这种风格的最佳代言人是AC米兰的特奥•埃尔南德斯。
助攻位置接近Prolific Winger,并将本方的同侧球员挤到中路。
好处是多了一个前场火力点。坏处是不像直上直下的Offensive Full-back,很多时候他是回不去的。

门将:
【Offensive Goalkeeper】

以诺伊尔为代表的“门卫”的出现,使得K社设计用两种风格将门将区分开。
活动区域大,脚法不错、经常可以扮演清道夫的门将被归为Offensive Goalkeeper。
【Defensive Goalkeeper】

门线技术好的、几乎不参与传控战术的被划分到Defensive Goalkeeper。
Defensive Goalkeeper尽管有奥布拉克这个门线技术无敌的代表。但出击全靠手控,大脚开不远这些Bug都让人头疼。当然,脚下力量99的卡恩不怕。

以上内容为UP自己的游戏心得。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