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基础篇第二:认知与目的

2023-08-26 23:55 作者:-沐营-  | 我要投稿

一个生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但将它拆分,它也就不再成其自身了。 上个视频我们提到,生物的原初需求即是生存,生存的总体最优策略是双重变化—自身的变化与参与环境的变化过程使其产生对自身有利的结果。 人类因其比例巨大的脑子,以及一系列机缘巧合,拥有了语言文字,车马房屋,钟鼎衣食的复杂文明,进而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将这种双重变化从身体中转移到思维与工具中。 于是变动的基因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与之相对的则是人类变化无常的思绪和千奇百怪的文明。 这也就是学习与创造。 需要澄清的是,这里所说的学习,创造,不是学校意义上的“学习”,即随便找点什么东西然后背下来,接着跟出题老师斗智斗勇;和神话意义上的“创造”,念叨句:“要有意大利面”一切就都被变出来了。 这里的学习与创造是一体两面的,是人作为一种语言动物主动的生存进而不断的增强其对世界的影响的过程。 是人类祖先营地外历经千辛万苦点燃的篝火,是田野上历经千百年驯化而成的金色麦浪,是李白的诗,牛顿的力,也是玄奘取回的经文,钟吕煅炼的金丹。 换言之,它也许同样是我们每一个挣扎着从床上爬起的早晨,每一个跌倒后又咬牙站起的夜晚。 “呼…” 好了,言归正传。 由于环境之变化永不会熄,所以人类的学习永不应止。学习得来的认知,永远且一定是暂时的,随时准备被新的认知替换的东西。 所以,人类应当建立一个敞开的思维而不是封闭的。应当博采众长,吸纳不同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观点。应当学会理解不同的观点但不一定去使用或信任它。 同样的,由于环境的变化永不停止,所以不同时期要以不同的办法去改造环境,这些做法服务于一个或多个想要实现的目的,而目的在被实现或被新的目的替换之前应当被人所坚持。 举一个例子…额,算了例子以后再举吧。 人类的认知是如此需要变化,但过多的变化同样会造成能量的浪费和潜力的损害,所以人类需要在思维中树立一些长期存在的理念与价值判断,用来与认知结合产生目的。 也就是说,有些观念需要被经常更新,有些则需要被长久坚持。

基础篇第二:认知与目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