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雅称 | 古代「花卉」绝美别名
瀛洲玉雨、名友、百两金、一捻红、痴客、徘徊花...... | 有哪些古人给「花卉」的惊艳别名?【摘抄/文学积累】
【梨花】
「瀛洲玉雨」
梨花的别名。
宋·陶谷《清异录·瀛洲玉雨》:“司空图《菩萨蛮》,谓梨花为瀛洲玉雨。”
「淡客」
梨的别名。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昔张敏叔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伯声,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梨为淡客。”
「梨霜」
梨花。因梨花色白如霜,故称。
唐·韩偓《村居》诗:“二月三月雨晴时,舍南舍北唯平芜……行看旦夕梨霜发,犹有山寒伤酒垆。”
【桃花】
「夭采」
指桃花。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杂夭采于柔荑,乱嘤声于绵羽。”张铣注:“夭采,桃花也。”
【杏花】
「及第花」
杏花的别名。
唐·郑谷《曲江红杏》诗:“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清·梁章巨《楹联三话·女校书朱玉联》:“赵瓯北先生,重赴鹿鸣宴,常主其家,朱玉乞先生赠楹联,时玉有征兰之信,先生手挥一联应之云:‘怜卿新种宜男草,愧我重看及第花。’一时传为佳话。”
【海棠】
「名友」
海棠的别名。
宋·王十朋《郡圃无海棠买数根植之》诗:“何人好事呼名友,姚魏不容矜阀阅。”
「川红」
海棠的别名。
宋·吴中复《江左谓海裳为川红》诗:“靓妆浓淡蘂蒙茸,高下池台细细风,却恨韶华遍蜀土,更无颜色似川红。”
「蜀红」
指海棠。海棠一称蜀客。花色红,故名。
宋·刘圻父《花发沁园春·呈史沧洲》词:“年年佳会,长是傍清明天气,正魏紫衣染天香,蜀红妆破春睡。”参见“蜀客”。
「蜀锦」
海棠的别称。
宋·王十朋《蜀锦亭》诗:“犹余蜀中锦,爱惜比甘棠”自注:“蜀锦,海棠也。”
清·陈维崧《满庭芳·咏西府海棠》词:“豪华甚,千堆蜀锦,那用杜陵诗。”
「断肠花」
秋海棠花的别名。
《嫏嬛记》卷中引《采兰杂志》:“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辄涕泣,恒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洒处生草,其花甚媚,色如妇面,其叶正緑反红,秋开,名曰断肠花,又名八月春,即今秋海棠也。”
清·曹寅《留题香叶山堂》诗:“当户幽丛红滴滴,西风开满断肠花。”
【牡丹】
「伊洛传芳」
牡丹的别称。
明·陶宗仪《辍耕录·记宋宫殿》:“牡丹曰伊洛传芳。”
「国色天香」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百两金」
牡丹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牡丹》:“鼠姑(《本经》)、鹿韭(《本经》)、百两金(《唐本》)、木芍药(《纲目》)、花王。”
「木芍药」
唐人称牡丹为木芍药。
旧题·唐·李浚《松窗杂录》:“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自注:“《开元天寳花木记》云:禁中呼木芍药为牡丹。”
「洛阳花」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牡丹最盛,故称。
唐·李商隐《漫成》诗之一:“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贵客」
牡丹的别名。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昔张敏叔有十客图,予长兄伯声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按,明都卬《三馀赘笔·十友十二客》作“赏客”。
「国艳」
国中最艳丽的花,多指牡丹。
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诗之四:“国艳夭饶酒半酣,去年同赏寄僧檐。”
宋·吴文英《汉宫春·追和尹梅津赋俞园牡丹》词:“花姥来时,带天香国艳,羞掩名姝。”
「雄红」
牡丹的别名。
《事物异名录·花卉·牡丹》引《花谱》:“牡丹,一名雄红。”
「鼠姑」
牡丹的别名。
唐·陆龟蒙《偶辍野蔬寄袭美》诗:“行歇每依鸦舅影,挑频时见鼠姑心。”
明·唐寅《题牡丹画》诗:“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山茶】
「海红」
花名。即山茶。
明·杨慎《艺林伐山·海红花》:“菊庄刘士亨《咏山茶诗》云:‘小院犹寒未暖时,海红花发景迟迟。半深半浅东风里,好是徐熙带雪枝。’盖海红即山茶也。而古诗亦有‘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小曰海红。”明杨慎《艺林伐山·四海亭》:“花名有海字者,皆从海外来,海棠、海榴是也。海红花即山茶也。”
「一捻红」
山茶花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山茶》﹝集解﹞引《格古论》:“花有数种……踯躅茶花如杜鹃花,宫粉茶、串珠茶皆粉红色。又有一捻红、千叶红、千叶白等名,不可胜数,叶各小异。”
「月丹」
山茶的别名。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山茶》:“郝经《陵川集》诗注引王承宣云:山茶大者曰月丹。”
「玉茗」
白山茶花的别称。
宋·陆游《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诗:“钗头玉茗妙天下,琼花一树真虚名。”自注:“坐上见白山茶,格韵高絶。”
【月季】
「月月红」
月季花。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月季花》:“月月红、胜春、瘦客、斗雪红。”
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藤本》:“月月红:俗云人无千日好,花难四季红,四季能红者,现有此花……此花又名长春,又名斗雪,又名胜春,又名月季。”
「斗雪红」
月季花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月季花》。
「痴客」
月季花的别名。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昔张敏叔有十客图,忘其名。予长兄伯声,尝得三十客……月季为痴客。”
【茉莉】
「小南强」
茉莉花的别称。
五代周世宗遣使至南汉,南汉主刘晟赠使者茉莉花,美其名曰“小南强”。其后,宋平南汉,执晟子鋹至洛阳,不识牡丹,人谓此花名“大北胜”,以报“小南强”之语。参阅宋·陶谷《清异录·小南强》、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南汉中宗纪》。
「萼绿君」
茉莉花的别名。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七:“闽广多异花,悉清芬郁烈,而茉莉花为众花之冠……颜博文谪官岭表,爱而赋诗云:‘竹稍脱青锦,榕叶堕黄云。岭头暑正烦,见此萼緑君。’”
「柰花」
茉莉花的别名。
唐·窦叔向《贞懿皇后挽歌》之二:“命妇羞苹叶,都人插柰花。”
宋·洪迈《容斋四笔·用柰花事》:“窦叔向所用柰花事,出《晋史》,云成帝时,三吴女子相与簪白花,望之如素柰,传言天公织女死,为之着服。”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茉莉》。
「狎客」
茉莉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茉莉》:“狎客……即今末利花也。”
「鬘华」
亦作“鬘花”。即苿莉花。
《翻译名义集·百花篇》:“末利,又名鬘华。”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花卉·茉莉》:“《羣芳谱》茉莉,佛书名鬘华,谓可饰头鬘也。”
徐珂《清稗类钞·植物·茉莉》:“佛书谓之鬘华,北土曰柰。《晋书》‘都人簪柰花,为织女带孝’,即此,今妇女多戴之。”
【玫瑰】
「刺客」
玫瑰花的别称。
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予长兄伯声常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兰为幽客……玫瑰为刺客。”
「徘徊花」
玫瑰花的别称。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玫瑰花……宋时宫院多采之,杂脑麝以为香囊,芬氤袅袅不絶,故又名徘徊花。”亦省称“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