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1.2.10 罗马贵族大地产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9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10、罗马贵族大地产[i]
罗马贵族大地产,是在公元前二世纪,随着奴隶制度的发展,罗马贵族对公共的和小农的土地的掠夺以及货币财富的积累而出现的。在公元前三世纪到二世纪间,由于罗马国家对其他民族的侵略和奴役,曾特别加速了这种大地产的形成。这种大地产最初出现于罗马本土 意大利,后来在罗马其他各省也相继出现。
罗马贵族大地产是公元前二世纪到一世纪奴隶制生产方式的最成熟和最基本的形式。在大地产中,进行着以bx大量奴隶为基础的、实行简单协作和部分分工协作的大规模生产。奴隶主本身完全脱离生产,而由从奴隶中挑选出来的管理人来监督奴隶劳动和管理经济。
在罗马,大地产的发展,曾特别地加剧了小生产者 农民的破产以及他们的土地被兼并的过程。因此,农民为反对他们的奴役者和要求土地的斗争也日趋尖锐化。公元前二世纪,当罗马帝国镇压西西里奴隶暴动时,在意大利和罗马各省都发生了农民的暴动。当时罗马的某些贵族为了防止农民破产所带来的对帝国的威胁,曾企图以土地立法限制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但由于多数贵族的反对而失败了。从一世纪末期起,贵族大地产进入了衰落时期,土地开始被分割成许多小块,由奴隶主以奴役性的条件租给破产的农民和已获自由的奴隶耕种,于是逐渐出现了隶农制。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