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书艺术名家——贺咏桂


贺咏桂 著名反书艺术家、诗人:画家
现为世界华人艺术家联合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上海荣宝斋特邀书法家、海上书画研究院理事、上海书画缘报特邀艺术顾问。
自幼酷爱书画,承其家传,从不同时代碑帖入手,汲取古人笔墨精华。早年曾得到书法大家沈延毅、杨仁恺等人指点,经不辍努力,书艺大进,反正皆宜,尤其反书力透纸背。2005年春,再逢91岁高龄的博物馆学家、书画鉴赏家、国宝鉴定大师杨仁恺时,杨老给予高度的评价,当即挥毫题写了八法绝技”四个大字,并在提款时注“咏桂先生擅长反书堪称一绝也”
咏桂先生,其人淳朴、宽厚善良;其书风朴厚,不乏姿态;拙中藏巧,浑厚不滞,格调温润中和:可谓“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于豪放之外”,其诗意深远,情中有理,物外有趣,即兴题诗,以嵌名诗见长。
德艺双馨的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2004年作品被中国驻保加利亚大使馆收藏,并颁发了收藏证书。
2005年《沈阳今报》曾以“绝!贺咏桂反写横书”专题报道。同年,在上海汪亚尘艺术馆成功举办了个人书法展。
2006年为“华人杂志”刊头题字“国际英才”。同年,“上海生活指南”作了“书法奇家贺咏桂”的专题报道。
2007年曾两次应邀参加日本领事馆国际文化交流。同年,于温州参加扶贫义拍:于杭州岳王艺术城展演了个人书法专场。
2010年应上海电视台邀请为世博会国际茶文化节题写:“茶香世博”。同年,作品选入世博会闻道园展出。荣获唱响世博“珠山杯”书画大赛金奖。
2013年春,为雷锋纪念馆题写:“学习雷锋”
近年来“上海书画珍藏报”、“上海书画缘报”、“新民晚报”、“劳动报”、“华人杂志”、“世界与中国”,上海、香港杂志等多家媒体竞相报道。
目前,他的书法艺术得到了中外书法爱好者和收藏人士的关注,作品曾被俄、美、德、法及东南亚等国收荣



做为艺术家,贺先生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执着的艺术追求,他的作品笔力粗犷笔墨酣畅,笔翰涌动气势跌宕,笔走龙蛇,开合有度,激情饱满笔墨娴熟书体多变。




贺先生磨砺书法,非常重视线条的塑造效果,诸书皆成,博涉多优,尤其以洒脱自如的行草作品而称闻书坛!其笔墨精确表现塑造线条的速度和力度,拥有书法用笔千古不易的法度玄机。大笔一挥,作出长线条,如虬龙蜿蜒,亦如鸾凤徘徊。速度快时如惊雷驰电,速度慢下来时则如落花飞雪!可以在一划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也可以在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执笔在于手,运笔在于心,心与笔合,情与墨融,把书法写得心手双畅,智巧兼优。站在这样的书法作品面前仰观,必然有感叹:书法之渊妙,代不绝人!贤才书风,飞逸于眼前!



贺先生用笔干净利落,方圆并施,起笔方,收笔圆,下笔斩钉截铁,笔笔中锋。长横细,短横粗。起笔和转折处形态方整,收笔时顿挫清晰。线条瘦硬,道劲有力,寓圆厚于清刚峭拔之中。结构严谨而又疏朗开阔,中宫紧凑,内密外疏。体势险峻,欹中求稳。几乎每个字都有一至两个笔画写得比较长或比较粗,使整个字显得精神饱满。


贺先生下笔如行云,似流水,神采飞扬,笔锋游动,擒纵驰张,上下左右,点画间,无一处含糊、懈怠,法度尽在他的指腕之间。其书写风格,柔中带刚,变化多姿,传统功力深厚,结体端庄,飘逸清秀,气于贯通,笔墨酣畅淋漓,继承祖国文化遗产,发扬古代书法艺术优良传统,可谓称绝。



贺咏桂先生之书法,除了有力透纸背的千钧力道,也有因气蓄势的千变万化。如果书法只有力,没有势,难免呆板。只有势无有力必是浮滑。他的笔力可凌空杀纸,作力透纸背的表达遂心应手,又可以意在笔先,因气铺陈笔墨,气凝为势,笔未到气已吞,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上下翻飞写动态,临危居高作势态,动与势相互转换,可以把行草作品写得左蹙右盼如惊电,状如楚汉相攻战!横如布阵排云,牵似万岁枯藤!


愿贺咏桂先生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笔耕不辍,初心不渝,用精妙的笔法,传承民族文化,墨染绚丽人生,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绽放光彩!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贺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