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坤德秘史》第十三章酷吏1
御书房 周太医给你把脉,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你:"周太医但说无妨。" 周太医:"陛下的脉象极其混乱。臣若没有猜错,陛下近日忧思过重?" 你无奈地笑了笑,说:"朕是君主,忧虑的事情怎么会少?" 周太医:"如今胎儿已足七月,陛下凡事都应该以胎儿为重。" 你:"朕明白。如今这身形也瞒不住了,告示天下朕有孕了吧。" 璎珞:"是。" 周太医拿出你昨日给他的瓷瓶,说:"陛下,臣分析出这些药丸的成分,是干牡蛎与杏仁。" 你:"朕听闻中了音蛊的人,要吃桎雪凝才能延续寿命。这些成分是桎雪凝吗?" 周太医:"怎么会是桎雪凝,这就是普通的养生药丸。不过,有湿疹或者其他皮肤病症的人不能吃,容易发症。" 你:"果然和朕猜的一样。周太医,除了桎雪凝之外,有解音蛊的办法吗?" 周太医:"需要剖开病人的身体,取出音蛊虫。但是,剖身这个方式极为凶险。" 你:"朕明白了,谢周太医,你下去吧。" 幕间剧情 陌上宫
你派侍卫将百里牡丹严加看管,但是你有孕的事情已经传到了这边。
百里牡丹神情恍惚地独自一人坐在床边。
珠珠悄悄地对百里牡丹说:"殿下,您信奴婢。若是皇上肚里的孩子是殿下的,咱们就有出头之日。"
百里牡丹:"本卿早已察觉陛下有孕,因此除掉那些对陛下不利的人,不想反遭陛下的猜忌。"
言公公:"贵卿殿下如此为皇上解忧,实在不应受此折辱。"
百里牡丹:"听闻陛下以太后之礼葬了秦氏?" 珠珠纠正百里牡丹:"是的,所以宫里人要称她为秦先太后。" 百里牡丹:"陛下没有处置六亲王吗?" 言公公:"杨大都督查抄了六亲王府,您猜发现了什么?大面积罂粟花田。大熙红茶是六亲王府产的,他竟然将人血掺在罂粟花汁里再加点碧螺春卖。想想都可怕。" 百里牡丹追问:"六亲王人呢?" 言公公听懂了百里牡丹想问什么,于是回答:"杨大都督将六亲王交给苏涉审理,听说六亲王已经畏罪自尽了。" 百里牡丹这时似乎思路清晰了起来,说:"这个酷吏好大的胆子!竟敢逼死皇亲国戚。言公公,本卿明日想见杨大都督,请你务必今日去一趟大都督府。" 坤德四年,十月中旬,秋,光明正大殿,早朝 璎珞:"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杨奈华身着朝服,走到大殿中央,跪了下来,双手递上一本奏折——《谏废酷吏疏》。
你皱眉:"杨大都督,酷吏不归监察院管。" 杨奈华:"回禀陛下,这是牡丹贵卿的谏言,请陛下过目!" 周围所有人一听此言,瞪大了眼睛,面面相觑。 你:"他一个宫卿,能知道些什么?" 杨奈华:"陛下,此谏疏中列举了数件苏涉、周兴、温照等酷吏造成的惨案。包括当年的蓝国师一案。请陛下明鉴!" 出乎你意料的是,又有几名官员出列跪了下来,皆道:"陛下,百姓苦酷吏久矣,臣附议废酷吏。" 你挥手让璎珞把谏疏拿上来,看了几句,问大臣:"所有人都认为要废酷吏吗?" 顿时鸦雀无声。 杨奈华:"陛下乃千古明君,切勿让酷吏成为陛下此生的污点。" 你:"此事朕需调查后决定。退朝!" 一天后,御书房,中午 在杨奈华转交百里牡丹的奏章之后,仅仅一天,便有七个酷吏上书百里氏族谋反。 此刻,周兴正在汇报他的发现,称百里氏族设计送人入宫以博得陛下信任,好窃取江山。 你对周兴说:"百里氏是朕的贵卿,你告他的族人谋反,要有切切实实的人证与物证。不然,朕只当你是公报私仇。" 周兴磕头说要传唤百里氏族成员。 你想了想,说:"周兴,此事不可打草惊蛇。你悄悄去洛阳一趟,调查此案。" 周兴大喜,再磕头:"是!" 周兴走后,你对王公公说:"我们去北山猎场吧。" 王公公的瞳孔微微一怔,又迅速恢复平静。 北山猎场 此处山林茂密,瀑布几处,风景优美。但是,黄昏过后就会一片漆黑。因此,你和王公公赶在黄昏之前到达。 你们二人在山林中顺着标记行走,最后到了一间山林小屋。 有个人在小屋前种菜,听到声响,他手握利剑,转过身来。
他是当年三皇女时卿合的正驸马,前朝宰相魏遥的嫡孙,魏叔玉。 儿时,魏相的孙子们与皇子皇女们一起跟着太傅学习。魏叔玉年长你四岁。那时的你心属魏叔玉已久,可是魏叔玉不喜欢你。他是一个循规蹈矩、淡泊名利的人,而你总想着如何成大业。 你在与卿合争当太女时,意图得到魏相的势力。你向父皇母后说,要让魏叔玉当你的正驸马。你的母后亲自到魏府,和魏相谈论这门亲事。 谈到一半时,魏叔玉从中书省归来,听闻此事,冲到大厅说,大公主是为了魏家在朝堂上的势力才要联姻,自己不愿成为棋子。
这类结党营私的推测是朝堂大忌。可惜魏叔玉年轻气盛不谙此道。这件事情很快传得满城风雨。魏相担心皇上怀疑自己有反心,因而拒绝了这门亲事。 此事让你与你的母后一时间成为皇亲国戚的笑柄。更可怕的是,你的父皇因此认为你和母后觊觎王位,而时刻派人监视与跟踪你们。你的母后一直记恨着此事。 在你成为太女后,你的母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设计把丞相魏遥贬官三级并调离都城。为了向你的父皇证明你们母女没有结党营私,她直接赐婚魏叔玉与三皇女时卿合。 三皇女卿合行事残忍,且在太女之争中败下阵来。这门亲事自然不是什么好事。可惜已被贬为地方四品官的魏遥这次却无法在这门亲事上提出任何反对意见。 后来,你登基的第一个月,魏遥因年老而逝。你追封他为遥忠侯,以正一品大臣之礼国葬了魏遥。但是,第二个月,卿合起兵谋反。卿合的军队被镇压后,卿合失踪,魏叔玉作为卿合的正驸马,太后下令按国法诛杀魏叔玉三族。 你不忍杀他,也考虑到魏相一代忠良尸骨未寒。于是,改诛三族为三族流放岭南。可是,坤德一年起,你开始启用酷吏。酷吏周兴出身低贱,得知魏叔玉出身名门又是三皇女的驸马,因此在流放途中多加苛待与羞辱。 你原本以为卿合见到自己的驸马身处这种生不如死的境地会出手相救,于是放任了酷吏的行为,并派暗卫一路跟随看是否能抓到卿合。但是,卿合一次都没有去看过,就好像没有这个驸马一样。 不久,魏叔玉不堪虐待,在流放之徒的队伍经过峭壁时,欲跳崖自尽。周兴等人将他拉回,却以魏氏罪人意图潜逃之名上报给朝廷。 太后授意赐死,以儆效尤。于是,周兴下令将魏叔玉关在一个门都锁死、窗都钉死的屋子里,每日只从一个小窗口将生面团与生水递进去。几日后,送生面团生水的酷吏发现食物都没有动过,于是把门砸开。最后发现一具已经腐烂的尸体,人早就被活活饿死了。 这件事情过于残忍恶劣,震惊朝野,也在民间产生了极为不好的舆论。你考虑到此时需要重用酷吏,于是没有追罪周兴。此案涉及到皇亲国戚,又是元老重臣的后代,酷吏的恶名与威慑力开始在朝堂与民间产生作用。 世人不知道的是,魏叔玉被关的第二天,你便要求暗卫"狸猫换太子",将人转到了外面。刚救下来的时候,大夫在魏叔玉身上找到两百多处可见的伤口,于是不得不先安置在岭南的一间客栈。几近周折,最后魏叔玉被安置在北山猎场。 此刻,北山猎场已入深秋。魏叔玉种的瓜果已成熟,他正在采摘。 他见到你,报以微笑,说:"陛下万安。"
你:"不必多礼,就是想你了,于是过来看看。" 魏叔玉看看你,说:"陛下已有身孕,不宜走山路。" 你:"魏大哥永远这副样子端着,那么无趣。" 魏叔玉:"陛下救臣一命,臣感恩戴德。但是,臣是卿合殿下的驸马。" 你:"你根本不喜欢卿合,何必说这样的话?" 魏叔玉:"当年皇后娘娘亲赐的婚事,臣既已入卿合殿下的府,就不该再与旁人有情感纠葛。" 你:"卿合若是真的在意你,怎么会逃离都城时不带上你?她练过轻功,来无影去无踪,在你被流放的途中,她有无数次机会救你——" 魏叔玉:"陛下! 这是臣与妻子之间的事! 陛下既然想当明君,就不要让自己有污点。" 你:"朕有时真想把那些儒家道义从你脑子里挪去。" 魏叔玉:"陛下,天色渐晚,请回吧。" 你:"卿合与朕的贵卿有染。" 魏叔玉一脸震惊,他的思维非常快,对你说:"陛下竟然管不好自己的宫卿。" 你:"朕知道爱一个人,是给他一定的自由。是他辜负了朕的好意。" 你继续说:"你既然认定卿合是你的妻子,朕会让你们见面的。不过,朕会利用你,朕今天与你明说。" 魏叔玉突然笑了,说:"皇后娘娘这几年教会臣一件事——在当棋子和当陪葬品之间,选择当棋子或许还有继续活着的可能。" 回皇宫 象王阁,夜晚,蒋枫在后花园准备晚膳。
你笑着说:"你怎么知道朕会来?" 蒋枫:"臣只是在想若是陛下来了,少一副碗筷就不好了,于是多准备了一副。" 你坐到了桃木圆桌旁,与蒋枫一起用膳。 吃到一半,璎珞报:"陛下,珠珠来报,牡丹贵卿疾病发作。" 你:"让她去请太医,别来请朕。" 璎珞:"陛下……" 你:"让珠珠告诉他,瓷瓶里的是牡蛎杏仁丸,吃了只会加重他的湿疹。让他去问卿合要真药,朕救不了他。" 蒋枫:"陛下,臣叫御膳房再做几个菜,给牡丹贵卿送去吧。" 你:"你不担心他把盘子砸了?音蛊只有听到琵琶声才会发作,他怎么可能无缘无故疾病发作?分明就是欺骗朕。" 璎珞出去传话,不一会儿,又进来了,说:"珠珠在门口长跪不起。" 蒋枫:"哪有跪在象王阁前的道理,臣去请那大宫女进来。" 你摆了摆手,说:"既如此,朕如他所愿。王公公,拟旨,封牡丹贵卿为牡丹君,从今日起,每日午时,派乐师去陌上宫里演奏琵琶一个时辰。" 王公公:"音蛊发作,疼痛难忍。陛下三思。" 你:"百里牡丹背着朕做的那些事,够他死十次都不够。他既然想登高位,朕许他高位。但是,朕无论如何都不会再怜悯他。" 王公公走后,蒋枫问:"陛下可批阅过牡丹贵卿的谏疏?" 你:"嗯。" 蒋枫开口道:"酷吏诛杀的是谋反之人。牡丹贵卿身为宫卿,未知全貌,怎么能联合大臣上奏废酷吏的奏章?" 你试探性地问:"有七个酷吏告发百里氏族谋反。你怎么看?" 蒋枫轻声说:"百里氏积怨成恨,于是谋反。" 你:"当年的案子,百里氏是无辜的。但是,若是皇叔不死,父皇要时时刻刻担心江山被夺,朕很可能继承不了皇位。"
蒋枫:"所以,陛下不准备为百里氏平反?"
你沉默了。
坤德四年,十一月上旬,御书房
王公公来报:"陛下,慎刑司徐大人求见。" 你招他进来,问道:"徐大人突然觐见,是出什么事情了吗?" 徐大人:"臣家宅的院子里,突然被人射进一支箭。那支箭上附着一个包裹。臣一打开,只见半截手指,和一封带有元君之印的信。" 你和璎珞对视一眼,连忙示意璎珞把东西呈上来。你看到那半截手指,一眼就认出是元坤的,顿时大惊。
你感到腹部剧痛,却仍指示璎珞:"璎珞,你把信的内容读出来。" 璎珞看完信,说:"陛下,这是苗疆世子卯简夕的来信,说元君本是苗疆后裔,于是这次就一起带走了。" 你痛得厉害,思维有些混乱,说:"带走?来人,去永安宫把元君召过来。" 你奋力起身,又因疼痛直直落座于扶椅。 璎珞:"陛下,奴婢先叫太医过来!" 你满脑子都是元坤的手指怎么会在苗疆人手中,心神大乱,一阵阵剧痛从腹部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