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桀:蓝色方程(一)
文/海桀
一九六四年,绝对是奶奶一生中最最重要最最难忘最最灿烂的一年。
照她自己的话说,人不是天上的星星,但注定有闪光的时刻。
元月二日一上班,他们项目组一半人都出差了,就连徐大姐也走了。
老耿说,任务下达得很突然,主任亲自带着严涛连夜去北京了,其他人今儿动身,有的去兰州,有的去西安,还有的去上海。新年新任务,都是硬性指标。二二一厂摊子大,部门多,上下分工明确,里外协调严谨,分厂之间、部门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绝对统一。
而对奶奶来说,最大的体会,就是任务繁重,工作艰巨。
二二一厂是九院保密级别最高最重要的研制基地之一,全国重点院校、研究所,实验室,以及重点企业,对来自二二一厂的考察合作及产品制造,不但要满足要求,还得绝对配合,全力支持。因此,二二一厂立项的许多项目,都根据实际情况和项目需要,由统筹部门,分解到全国各地的科研机构,专业工厂,分别试验或制造,一些特殊部件的研制和生产,得具体到某某企业某某车间甚至某个“大神”的头上。
技术人员频繁出差就成了最平常的事儿。
由于保密原则的严格执行和监管,无论工作期间或业余时间,同事之间亲友之间书信之间甚至父子之间夫妻之间,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不能谈论彼此的工作场所,不得涉及工作内容,不准过问他人的工作事项。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和研究项目,必须做到绝对保密,是每个人必须遵守的誓言。车间里,厂房内,娱乐场所,宿舍食堂,到处都有保密警示。环境使然,你自然而然就融入其中。工作中,你需要做的,就是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完成主任或岗长下达给你的工作任务。至于工作的性质和最终的目的,与你无关。也就是说,你的工作能力,聪明才智,思维方式,科研潜质,是与你的悟性联系在一起的。换句话说,即使没有任何人告诉你干的是什么活儿,你也能感悟到前行的方向,把握住工作的性质,预测到可能的结果,并贴近项目的核心。
奶奶说:
“我进厂没多久,就敏感到工作与放射性核子有关。
“随着参与的数据分析与相关测试越来越多,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包含纯粹化学,与物理特性相关的测试不断增加,涉及爆轰实验相关数据后,我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了清晰的理解和判断。也就是说,所有的猜测都找到了相应的证据,种子已在心里发芽,而且生根,而且开花,但对可能的果实,却不敢断言。
“即便如此,止不住的激情,还是像涨潮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却无法与人分享。
“我打小就喜欢无中生有千变万化,对趣味科学尤其化学情有独钟,每当看到金属的燃烧,气体的结晶,炽烈的火焰由红变紫由紫变白由白变蓝,就说不出地激动。到了大学,对前沿的核子化学及放射化学,更是着迷,有过无数勇往直前的梦想,就想做一名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家,揭示自然奥秘,造福全人类。
“可到了二二一厂,似乎一切的一切都变了。
“这儿地理偏僻,大师云集,项目神秘,人才济济。而你只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要做的只是服从,无条件高质量完成接受的任务,是你神圣的天职,其他一切与你无关。
“现实与梦想有了距离,但并不矛盾。
“我明白,科学战线上,我只是一名新兵,要学的要懂的要想的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化学是求新求变的科学,一个合格的化学家,既是科学规律的践行者,还应该是科学领域的长跑者和创新者。正如居里夫人所说,科学上重要的是发现,是研究出来的‘东西’,而不是研究者的‘个人’。
“问题是,我的心里还没有‘东西’,自然也谈不上‘个人’。”
“就这天晚上,一九六四年元月二日深夜,我做了个梦。”
我独自走在一片高大茂密的森林里,沿着林间小路,去往一个神往的地方。
是哪里,我不知道。
时间像是初秋,树叶儿隐约现出斑斓的色相,灌木丛中,蜂蝶在飞舞,鸟儿在歌唱,路旁的花草气味浓郁,成熟的浆果鲜亮诱人。
走进开阔的草地,一栋雄伟建筑耸立在山脚,而那就是我的目的地。
我推开一扇大门,一扇古老而沉重的大门,最初的感觉像是教堂,但很快反应过来是教室,是一个我从未见过的高大美观、气势非凡的空旷的教室。正面讲台上,一位风度卓然的女教授正注视着我,她有一头棕黄色又像是金黄色的美发,宽展的额头,明亮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微微抿着的嘴角充满善意,黑色的衣着美观庄重。感觉她正在等我,要给我上课。
可偌大的教室里,听课的只有我一个人。
我孤零零坐在那儿,看她写板书,感觉就像看电影。
巨大的黑板上,写满了元素符号和计算公式。
主讲的内容是原子核,还有中子和质子的变化,以及放射化学的未来。
我努力做着笔记。
待她回头,我们彼此相望,我惊呆了——
天哪!
这……这不是居里夫人嘛!
是的,就是她,跟我熟悉的收藏的真实图像一模一样。
但这怎么可能呢?
这不是真的!
就在我强烈震惊,强烈疑惑的时候,她微笑着说,你是艾丁,来自中国,我在这儿等你好久了。
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自从喜欢上趣味科学,喜欢上化学,居里夫人就是我崇拜的偶像,聆听偶像的授课,而且是给我一个人,这是多么大的幸运和荣耀啊!强大的幸福感,大浪似的汹涌着,将我卷入温暖的海洋。真的温暖,但不是在湛蓝的海水里,而是在居里夫人的课堂上。我好冲动,好兴奋,不停地提问题,具体是什么,记不得了,感觉一直行走在科学的长廊里。她耐心地倾听,认真地解答。后来不知怎么一个恍惚,话题就由化学转到了生活。她和蔼地说,科学家的天职是发现科学规律,揭示自然奥秘,目的是解放人类的思想,升华人类的智慧,开创美好的生活。但科学之所以是科学,不仅仅只是为了研究自然物质的规律和现象,它还包括人类社会。我曾经说过,我们的生活都不容易,但是那有什么关系?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力!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用来做某种事情的。当你认识到这一点,无论代价多么大,该做到的都能做到,该做到的,必须做到。
我想了会儿,站起来,极其恭敬地说,请问导师,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怎样才能获得应有的光荣,实现人生的梦想。
她果断地说,在工作中思考,在思考中求新,在求新中进步。
我说怎样才能做到呢?
她说,你要试着把生活变成幻想,再把幻想化为现实。
这是非常难做的事,需要强大的恒心和毅力。如果一个人,把生活兴趣,全都建立在爱情,或者暴风雨般的冲动上,结果只能令人失望。我还告诉过你们,人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上有趣且有用的生活。但无论如何,不应虚度生命。除非他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那么他才能够安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点儿真正的欢乐……
“我惊醒过来,意识清楚,居里夫人似乎仍在眼前,目光炯炯,神情肃然,言犹在耳。
“好不容易平复下来,回到梦境里,一个来回恍然大悟——
“天哪!居里夫人的那些话,不都是她的名言嘛!是的,那些名言教诲,我中学时代就读过抄过,还作为座右铭,专心致志背诵过。
“我没读过弗洛伊德,没读过荣格,也没看过周公解梦,对梦的含义兴趣不大,科学需要梦想,但与睡梦是两回事。
“到了班上,我和彭萍瞎聊,不由得想起昨晚的梦,就删繁就简说给她听。她立马叫好,说她小时候经常听大人说梦,她奶奶总爱唠叨,说梦见天神、菩萨、大人物,或者奇人异象,都是好梦,能想啥来啥,你梦见居里夫人给你单独授课,这还了得,十有八九有好事啊。
“她说得信誓旦旦,而我只觉得不可思议。
“正唠着,送信的来了,有我一封。
“看着熟悉的字迹,我的脸忽地一热,紧接着就是一愣。
“不对啊,信件的收信地址是:青海国营综合机械厂六分厂,这是二二一厂对外的地址,可发信人的地址竟然也是青海国营综合机械厂,详细到了第一生产部一○八室。
“也就是说这封信是从本厂寄来的。
“二二一厂的核心部门有四大部,四个部门既是有机整体,又是独立分厂。各厂之间的生产工艺,产品名目,研究项目严格保密,人员互不往来。我只知道四大部都很大,不仅有重要的生产部门,还有众多的研究部门,信封上的一零八室,一看就是研究室。我与第一生产部从未有过任何接触,连部门在哪儿都不知道,怎可能有人给我来信啊!
“一定是有人搞错了!
“可看着熟悉的字迹,熟悉的统一信封,感觉着很厚的信瓤,我诧异,我恍惚,尤其是大而工整的艾丁两个字,让人心口一个劲儿扑腾。
“会不会有人和我重名呢?
“不会!
“收信人是我的地址,一个字都没错,而且笔迹越看越熟悉。
“难道是他?
“我满腹狐疑满怀好奇撕开信封,展开信瓤的刹那,心怦地一跳,蹦出胸膛,满天都是灿烂的太阳,满天都是绽放的花瓣……”
摘自《蓝色方程》
青海人民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