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必然之惡——文明觀點下的政治問題》(三民,2011)自序

2023-07-13 15:55 作者:muffinman211  | 我要投稿

* 自序

  此書是拙著《真理論述——文明歷史的哲學啟示》的補篇,它以「反面的方式」論道,亦即藉由指陳人事的錯誤暗示天理正義,此法所以可行乃因人的惡意不論如何凌虐其良心終究無法將之消滅,故反省不僅是道德的企圖更是求知的作為,於是可知良心其實與良知無異,而上帝的另行啟示——俗謂奇蹟——根本不存,因它對人而言不是沒需要而是不必要。

  「必要」即是「真的」,「不必要」即是「假的」,政治與其說是「必要之惡」,不如說是「必然之惡」,因為善為真而惡為偽,惡既是假的,故為不必要的,而且人絕非有賴政治方得以生存或悟道,雖然政治在世間幾乎無所不在,但它畢竟沒有必要性。「必然」來自「必要」而有所不及,這是層次高低的問題,就道德而論此理即是「善來自於真而不如真」,然由此推論「惡來自不真而不如不真」則是荒誕已極,蓋「惡來自不真」一說一時之間尚不可謂為誤謬,但「不如不真」之說立顯矛盾錯亂,因不真即是虛假,而虛假若非不存即為大壞,「比不上不存在者」是無意義的觀點,「比不上最壞者」是反邏輯的說法,如此,由「不如不真」一說之錯誤可推斷其前提「惡來自不真」一說亦為不實;其實是「惡來自善而不如善」,易言之「惡是善的不足」,惡不是獨立存在的領域,正如「不真」不是「真」之外的境界,「不善是為惡」而「不惡不堪稱善」,若知這個高下主從的義理,便知「必要」造成「必然」而「必然」是「不夠必要」,所謂「必要之惡」是人反省其行時的自解之詞,因為惡不可能為必要,「必要之惡」的說法僅「適用」於現實人世而非物質宇宙或理想世界,故伸張此說乃是「以知恥為勇」的邪念呈現,而世人罕語及此則是根本無視道德的表現。論者可能堅稱,必要與必然固有其層次之別,但就人的立場或感受而言並無差異,此說的確不虛,然而事實不即是真相,將人的極限置為最高標準是自甘墮落的務實作法,這等於主張「做不到的」是「不必做的」,其結果不僅是「以成敗論英雄」的俗氣,而且是最高標準的一再降低,因為凡眼終究不是見賢思齊而是見異思遷。總之,人不以天自量,則必玩物喪志,超凡入聖不是自大,以平凡自得卻是逃命。

  政治發生於一切的人際事務中,從個人而言政治是處世之舉,從人類而言政治是治世之道,然政治通常予人惡感,故一般所謂的政治其活動範圍似甚為有限,其實這是因人性本善但非完善,而政治是人性之惡的表現,於是政治行為處處皆在,但人之善性不欲加以認可,以致政治被認為官場所特有,而官場中的善行又被認為非政治,如此說來仁政竟不是政治(政治學並無仁政之說)。此情正如凡夫不知或不願承認行善必有其害(代價),故以為善舉是純粹的好事而惡行是純粹的壞事,殊不知所有的道德問題皆是一種難以抉擇的困境,而所有的善惡行為皆是天人交戰的產物,善行是去惡之舉,惡行是悖德之為,二者程度的差別決定一事之善惡。政治當然是道德問題,事實上政治是世上最充滿道德問題的事情,政治雖是必然之惡,但這不等於說為政必定作惡多於行善,對政治的厭惡若是一種經驗性感受,這是人的善性表現,但對政治懷有唾棄的成見,這是人的惡性作用,這有如深感人生為苦海者必為好人,但因此而企圖自殺者是不夠好的人。

  真正的人必是一個個人而非團體,個人的自我發現與自我實踐必須體現「天生我材必有用」之義,亦即由天人之際的探索達成在世使命;政治為人際活動,政權所欲塑造者乃是「國人」而非個人,可見權力所以迷惑人心是因它隔絕天人,得意忘形的可怕主要是自愚,其次才是欺人。社會性或許是人的本質,但政治性則不可稱作人的本性,因為人格不必是沈淪的,凡夫富有政治性格其實是因其人生缺乏偉大的追求所致,此即政治使人產生有為的理由並誤會生命的意義,這個「美麗的錯誤」使人間充滿墮落的活力,於此不信真理者以消遣鬼趣為樂,而求道者則以受苦受難淑世,表面上二者俱無對外的作用,其實個人的抉擇影響及於他人,即因自私是不盡可能的事所以能為害。


《必然之惡——文明觀點下的政治問題》(三民,2011)自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