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小神针:ZIS30共青团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德军方面撕毁互不侵犯条约开始大规模的进攻苏联,苏联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淹了个措手不及,在最开始的一段时间,苏军方面遭受到了惨重损失。


由于战争初期损失巨大,苏军因此紧急下令,需要足够的自行反坦克炮以及自行防空炮,其要求底盘能够搭载37炮 57炮 或85炮。在接到项目后,穆拉维奥夫成立了一个小组,开始了紧张工作。


很快三种不同方案的原型车出来了,这些方案搭载的平台有所不同,第一种方案是用“共青团员”弹药运输车改装而来,第二种方案是ZIS22卡车发展而来,类似于德军88卡的那种。还有一种搭载GAZ-AAA卡车平台。

在1941年七月末,有两种车型均参加了测试,两样车都有不同的优点,ZIS31的射击精度和稳定性好,而30在复杂地形下有更好的操作性,因此在方案选择上,30比31的通过性明显要比31要高,因此“共青团员”30是首选。

根据军方的命令,开始批量生产共青团员型号,但在这过程中犯了难,因为T20共青团于1941年早期停止了批量生产,开始转变生产其它型号,为了生产ZIS30,军方不得不从前线抽调回来或者在工厂里找到一些快要成品的共青团车型来进行充数,由于事情的延误,到1941年下半年才总共生产了不到60辆的ZIS30。

由于没有足够的共青团员,该型号的生产进一步受到限制,为了补上数量上的不足,军方开始生产自行火炮ZIS41 这种型号是在特质的ZIS22.半履带卡车搭载而来,在11月进行测试,显示出良好的效果,然而,zis2(57神针)本身造价高昂,而且,莫斯科汽车工厂也不能完全生产足够的半履带卡车,因此,在11月末尾,停止了ZIS41的所有项目。



以上的项目最后都停止了研发,最后还是T20共青团胜任,ZIS30(共青团)于1941年9月开始装备部队,它们被分配到了苏军第20坦克旅,在最开始的战斗中ZIS30的火力与穿透性被证明是非常优秀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长时间的状态下也出现了很多缺点,在反馈的报告里,有如下缺点:机器不稳定,重心不稳,有时候会翻车,后转向架太小,火炮尺寸太大。除了驾驶员以外,剩下的成员处于裸奔状态,备弹量小,没有电台,常常无法联系到部队。


在1942年夏天,苏联军队中几乎没有该型号了,它们在战斗中被击毁,要么因为细节故障被丢弃,从而损失殆尽。



ZIS30的性能数据:重3.96吨,长3.9米,宽,1.85米,高,1.58米,武器ZIS2 1941 57毫米反坦克炮辅助武器,一挺7.62毫米DT机枪,极速47km每小时,航程150公里。

ZIS2的穿透力,100米到2000米的距离,APHE射击60度倾斜装甲,100米的穿透力为91毫米,垂直装甲为112毫米,2000米射击60度装甲为35毫米,垂直为44毫米,APCBC:100米射击60度装甲为93毫米,垂直装甲为114毫米,2000米60度装甲为56毫米,垂直装甲为69毫米。APCR:100米60°装甲为155毫米,垂直装甲为190毫米,1000米的距离60度为83毫米,垂直装甲为101毫米(硬芯穿甲弹远距离动能大大降低,再加上57毫米炮的质量不大。所以,再远的距离就没有意义),由此可见57神针不是白叫的,可以近距离穿透四号和老虎。由于成本高,再加上ZIS30产量极低,最后逐渐被SU76所取代。

哼哼啊啊啊啊啊,这次更新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