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蓝航线人物志(8):破晓的黎明之光(阿芙乐尔篇)

她是宠儿,也是弃儿。她被追逐,也被放逐。
阿芙乐尔传奇的舰船生涯;国家的期待,自豪的荣誉,对马的惨败,无尽的伤痕,囚徒的记忆,世人的指摘,自我的救赎,革命的炮火,黎明的曙光。这就是——阿芙乐尔。一艘比同时代任何舰船都富有传奇色彩的战舰,一艘比同时代任何舰船都背负更多磨难的战舰。
我们可以说:她,没有老去,因为十月革命的炮火记忆犹新。
我们可以说:她,正在老去,因为岁月无情,唯有时间永恒。
因为,她是阿芙乐尔,因为,阿芙乐尔只有一个。

时间来到1900年的5月24日,波罗的海沿岸的港口圣彼得堡,一艘帕拉达级防护巡洋舰在沙皇俄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新海军部造船厂迎来了下水仪式,这艘帕拉达级防护巡洋舰的三号舰拥有着修长而又漆黑的舰体,其中最为醒目的是她舰身上三根鲜黄色的巨大烟囱。前来参观的人们都对她雄壮唯美的外观赞叹不已,舰上的水兵更是因此感到由衷地骄傲与自豪。
这艘帕拉达级防护巡洋舰的三号舰被命名为‘阿芙乐尔’,她的名字意为‘黎明’,同时也代表着古罗马神话中唤醒人们,带来曙光的司晨女神。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确为在罗曼诺夫王朝统治下处于至暗时刻的斯拉夫民族送去了革命的黎明之光。但当时的人们绝对不会想到,这艘普通的防护巡洋舰将会就此开启一段延续至今的传奇旅程。
—— ЗДравствуйте(你好),阿芙乐尔向您报到。我将曙光带来,愿胜利与您同在(碧蓝航线阿芙乐尔获取语音)

痛苦与绝望•对马海峡之殇
从19世纪末以来,由于和英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扩大,再加上邻国德意志帝国海军的崛起。俄国方面感到有必要加强海军方面的建设。于是新的巡洋舰建造计划被提上日程,最终三艘帕拉达级防护巡洋舰也随之应运而生。虽然在性能方面和英国皇家海军仍有一些差距,但比起之前的俄国巡洋舰,已经有了相当重要的进步。
1904年,随着俄国和日本在侵占中国东北的矛盾彻底不可调和,日俄战争就此爆发。但由于对战争的准备不足以及对日本的过度轻视。俄国在开战之初节节败退。俄国第一太平洋舰队也在旅顺宣告覆灭,感到震怒的俄国人这一次决定赌上所有的筹码。波罗的海舰队也被临时拼凑为第二太平洋舰队,阿芙乐尔位列其中,这也是她所经历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也许无法与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相提并论,但对阿芙乐尔来说,却注定是最为绝望和刻骨铭心的一次。
1905年5月27日,经过18000海里的航行,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终于和以逸待劳的日本联合舰队在对马海峡遭遇,两个国家的命运和兴衰就这样交织在了一起。但之后的进程令所有人都难以想象,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在日本联合舰队首创的T字战法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这场海战很快为了一场单方面的碾压。俄国方面的主力战列舰几乎全部被击沉,虽然与对面的巡洋舰打得难解难分,阿芙乐尔所在的巡洋舰分队也无法挽回注定的败局。而当战斗进行到夜间,这场海战彻底地变成了一场屠杀。在日本舰队鱼雷艇的追捕下,阿芙乐尔亲眼见证了自己同伴们悲惨的命运,而她却只能选择在漆黑的夜色中逃之夭夭,但相较于其他同伴,阿芙乐尔又是幸运的,阿芙乐尔最终从这场对马海峡的惨败中逃出生天,来到了1500海里以外的菲律宾,不过等待她的,自然不是对客人的迎接,阿芙乐尔当即被菲律宾方面扣押,开始了她的‘囚徒’生活。直到日俄战争结束,阿芙乐尔才得以被交还俄国。这可以说是阿芙乐尔舰船生涯中最为绝望和不堪回首的记忆。在黑暗的现实面前,阿芙乐尔第一次感到自己的国家是如此的脆弱和无力。
还未到…破晓之时吗.....(碧蓝航线阿芙乐尔出击失败语音)

自我的救赎,黎明的曙光
日俄战争的惨败不仅让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同时进一步激起了国内民众对沙皇统治的反抗和不满。阿芙乐尔上的水兵也深受革命意识的影响,在返回俄国途中偷偷地购买武器,准备在国内发动武装革命,沙皇政府因此将阿芙乐尔改为教练舰。但这并不能阻止她革命的决心,1917年,随着二月革命爆发,阿芙乐尔号上也同时发动了水兵起义。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沙皇的封建统治。但是这次革命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国内各阶级矛盾依然尖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更是让本就贫瘠的俄国经济雪上加霜。此时的俄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危机四伏的火药桶。而就在这样的‘至暗时刻’,1917年5月12日,一个拥有着崇高理想的男人登上了正在工厂大修的阿芙乐尔号,他慷慨激昂的演说为舰上的水兵们描绘了美好的未来,也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他们纷纷加入了革命者的行列,这个男人的名字叫做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也就是后来人们耳熟能详的列宁同志。这是阿芙乐尔与这位伟人的第一次相遇,在之后的某个伟大时刻,历史终会将他们推向舞台的中心。
1917年11月7日(俄历1917年10月25日),当日下午,阿芙乐尔号舰上的电台广播了列宁签署的《告俄国国民书》同时革命军事委员会也向冬宫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下达了最终通牒,要求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在6点20分之前无条件接受投降,但遭到了冬宫方面的拒绝。晚上9时45分,伟大的时刻终究是来临了。阿芙乐尔号巡洋舰首先向冬宫的所在方向开炮,两分钟后,这发炮弹落在了冬宫附近,虽然它并没有炸毁冬宫的任何建筑设施,但毫无疑问这发炮弹改变了之后整个世界的面貌,对于俄国以及整个世界的无产者们来说,他们一直以来的努力和期待都会将随着这发炮弹的爆炸而变成现实。
而打响这一炮的,正是实现自我救赎的阿芙乐尔,此刻的她,真正地化身为了古罗马神话中的司晨女神,为在黑暗中摸索的俄国人民送去了黎明的曙光。
——我们的前方是,胜利!(碧蓝航线阿芙乐尔开战语音)

蹉跎岁月的伟大见证者
十月革命的胜利掀开了俄国历史崭新的一页,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就此成立。而打响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已然成为了革命的象征。此刻她存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艘战舰的价值,她已不再年轻,也已经不再执行任何的作战任务。她接受着人们的瞻仰,静静地在列宁格勒的涅瓦河畔见证着这个新生国家的一切。
但对于阿芙乐尔来说,她注定不能度过一段平静的岁月。1941年6月22日,德国方面发动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作战计划,悍然入侵苏联。伟大的卫国战争就此拉开序幕。1941年9月,德军猛攻列宁格勒,此时的阿芙乐尔舰体虽然已经过于老化,可她依旧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她舰身上的九门主炮被拆卸后部署在列宁格勒城郊有效地抵抗了德军的进攻。但在德军的狂轰滥炸的攻势下,阿芙乐尔号最终在港口自沉。直到1944年,历时900多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胜利后,人们第一时间将在港口里坐沉的阿芙乐尔打捞出来,并为她修复了舰身。
随着二战的结束,阿芙乐尔终于结束了她磨难而又难忘的战争岁月,苏联的人民也当然不会忘记她的贡献。1948年,列宁格勒市决定将阿芙乐尔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舰永久地停留在涅瓦河畔。阿芙乐尔不仅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今后她也将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继续静静地记录着这个国家的未来与变化,直至今日。
阿芙乐尔仍存于此......
——我是巡洋舰阿芙乐尔,感谢您将我从列宁格勒的港口里打捞上来,此身将继续为了和平安宁继续战斗,希望接下来我可以继续见证您的传奇。
(完)

(封面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