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人物品评之鲁达

《西江月·鲁达》大字不识几个,行为本就荒唐。糊涂错爱惹情殇,遗笑念花和尚。专爱杀人放火,从无正义良方。一生一死解迷茫,了却相思无望。
《水浒》原著中,在鲁智深临终前,有一偈语: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有人把这段话理解成鲁智深彻底悟到了他人生的真谛,见性成佛。在老夫看来,鲁智深所真正悟到的“今日方知我是我”的我,是从被利用到被人抛弃的全过程终于看了个明白,最后觉得活着不如死了好。有人把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野猪林里救林冲,戏耍周通,再会李忠,怒走桃花山,大闹瓦罐寺,杀死丘小乙,擒方腊...... 当作英雄壮举。但如果站在稍有理智的角度分析,鲁智深就没有做过一件人事,他的所作所为全是荷尔蒙激发下所做的勾当以及权力阶层下所产生的盲目崇拜所至,在此,老夫慢慢为您道来。
《水浒》传最初出场的就是鲁达,此时的他还不叫鲁智深。故事的发生是鲁达在一个小酒楼喝酒,听到史进找他的师傅,因为史进的师傅和鲁达都是部队行伍出身,这就相当于“大家一起扛过枪”,虽不相识,却有了战友情深的共识,加上史进长得威武雄壮,看上去跟着职业军人没甚差别,这自然就得到鲁达的喜欢。
罗贯中交待这些情节,无疑是要告诉读者一个信息,鲁达出身行伍,官为提辖(按现在的官衔论,应是个连级或营级军官),从老种经略相公处借调到小种经略相公处,这种借调往往是升迁的前奏,然而,故事一开始就发生转机。
在鲁达请史进,李忠用餐时,听到金翠莲父女的啼哭,一开始是不耐烦,见到金翠莲后,觉得“模样倒还耐看”,便立即要去教训郑屠,被史进和李忠劝住了,故事到这本可以结束,然而,罗贯中却给读者开了个莫大的玩笑,书中写鲁达回去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一想到郑屠这“猪狗一样的东西,也配拥有这样的女人”就来气,思索了一晚,想到自己如果吃牢饭,没有一个送饭的。于是便有了后面送走金翠莲,打死郑屠一系列做了细密谋划的行为。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个情节里,我们不难看出鲁达之恶,书中写鲁达只用了三拳,我们可以看看这三拳打的位置和分量,第一拳把鼻子打歪,第二拳把眼睛打瞎,第三拳直接打到太阳穴,这并非是要教训人,而是要致人于死地。作为一个营级军官本来就是职业军人,为了一个不相干的女人,却可以把女人的“男人”三拳打死,这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那就是鲁达自己想的“要找一个送饭的”。其实,在宋朝,武职的地位一直不高,象鲁达这样的营级职业军人,放到现在不说妻妾成群,至少在解决性生活上是不成问题的。而根据鲁达自己的心里活动可以看出,他是多么想身边有个嘘寒问暖的女人呢。不巧金翠莲无论是模样还是身世都符合鲁达大脑里的具象,这就解开了鲁达为何要下死手,弄死郑屠的原因。
世人以为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突出了鲁达济危扶困疾恶如仇的仗义品性,在老夫看来,这跟济危扶困疾恶如仇八竿子打不着,这只是一个精力旺盛的部队军官为了能解决传宗接代而处心积虑策划并实施的一场蓄意谋杀案。可笑的是,鲁达策划并成功的实施了这一次谋杀后,没想到他心里的小情人金翠莲转眼却又做了蓟门县赵员外的二奶。这放在今天来看,也仍然是个笑话。一个行伍出军的军官能打死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商人,但在赵员外面前就只能生生闷气了,原书中写鲁达一连几天呆在金翠莲房里不出来,导致赵员外带了几十人要过来打鲁达。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达的郁闷与无奈。如果从阶级层面来分析,赵员外的阶层是要远远高过鲁达这种行伍出身的军人,何况现在的鲁达不仅失去了行伍的资格,连最基本的自由之身也丧失殆尽,这个时候,还想着女人,这本身就是滑天下之大稽。罗贯中行书之至,让我们看到一个被性冲昏了头脑却又可怜兮兮的落魄兵匪形象,这与后来他被逼上梁山改名鲁智深有直接联系。读《水浒》如果读不懂罗贯中用阶层观察的冷眼笔法,那便是糊涂蛋,任何社会阶层的跨越,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令我想起河北衡水中学的那头猪。
写鲁达之恶还有很多,在此再讲一件小事。那就是鲁智深来到大相国寺后,偶遇林冲,世人皆以为鲁达救林冲是出于侠义,在老夫看来,恰恰相反,这只是奴才对权力崇拜的一个缩影,我们还是得从阶层分析来看待此问题。
首先林冲是“京官”,我们经常所说的京官见官大三级,作为地方部队的军官见到京城里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双膝没有跪下就已经不错了,何况林冲还拿正眼看了他,这就相当于一个地方上的小干部因为犯错被罢了官,来到北京,突然遇到了地位和能力均比自己高出好多个级别的大人物愿意和自己称兄道弟,这种受宠若惊的心态可想而知。鲁智深把宝押在林冲身上便水到渠成了,至于在野猪林救下林冲,那只是把自己的机会做投资而已。此处并不能说明鲁达的仗义,恰恰说明了他谄媚的低劣品性。
其实,要看鲁达的智力与辨识能力及品性,我们只要看看他大闹瓦罐寺,杀死崔道成和丘小乙就能看出他智力上的低等,他品德上的兽性本能,崔道成和丘小乙罪能至死吗?他和史进为了洗劫瓦罐寺的钱财,最后一把火把整个寺庙都给烧了。当我读到这里,把面对鲁智深的同情转变成了憎恶。
品评鲁智深其实不用再写下去,因为前面这几章罗贯中已经将一个因色杀人,见财起意,巴结权贵展现得淋漓尽致了,但罗贯中忍不住还是给鲁达加了很多戏码,比如鲁智深遇到杨志的时候的一番话就能看出他的虚伪与显摆,鲁智深打死郑屠,这本来就不光彩,一个军官打死了一个卖肉的,而且还是因为女人,但鲁智深偏要说成打死了“镇关西”,这就显得高大上了,好就好在杨志世代官宦,而且还是京官,也就不与鲁达一般见识,可鲁达还不收手,还要自取其辱,说杨志杀掉的只是一个泼皮无赖,根本不能和他所打死的“镇关西”能比。当我读到这里,我便真是忍不住笑了。
其实,关于鲁达的故事写到这里可以收尾,但罗贯中把鲁达当作重点人物来写,也就有了后面为了女人戏弄周通,为了钱财又从李忠处偷了金银器皿逃走,后面同杨志夺二龙山,破青州,入梁山,受招安,擒方腊,复又出家,最后无聊自杀。这些情节中,从正面看鲁达真是在一系列作恶之后,幡然醒悟,最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但如果从阶层和人性看,他始终入不了上流社会的法眼,至死都是被玩弄的对象。这不由让我想到香港在十多年前播放的一部影剧《洪门》,里面有个不知名的黑社会小混混临终前的一句话:“不管我怎样卖命,我始终只是被他们玩弄的棋子”,鲁达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糊里糊涂,穷凶极恶,又谄媚巴结奉承的跳梁小丑形象呢。
读懂《水浒》,就读懂了社会阶层和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读懂鲁达一生,就读懂我们今天在社会中盲目挣扎的可笑与悲哀。
PS:今天开始,我会把自己对水浒人物的看法逐步写完,这只是一家之言,希望能给当世之人做个警醒,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事还是少做为妙,否则,成了别人手中的棋子被卖屠宰场还在还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