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作画科普相关的吐槽
2023/3/26
距离一时兴起写下这篇专栏已经快三年了……
从一名幼稚的高中生到如今的一名仍然幼稚的成年人,回看这篇专栏,一方面为字里行间的乳臭忍俊不禁,一方面也再次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初心,哪怕经历了一段并不成功的年月。
继续加油吧,无论这份信念能让多少人听到。
========我是分割线========
2021/11/17
不知道咋的又想起了这篇专栏……
回头再看确实有很多幼稚和扯淡的地方
不过还是很庆幸自己在刚刚接触这个圈子的时候没有走上跟着婆罗门半桶水晃荡吹屁和瞧不起一般通过的道路^ ^
========以下为原文========
看BV1Hz411v7qB有感所写……
基本是对恶臭婆罗门的一肚子怨气,暴论警告。
1.作豚与普通观众的分歧在于对作画的评价标准
众所周知中国作豚圈子数量众多的婆罗门对圈子的风气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而其中之一便是小萌新不敢说也不敢问,唯作豚大手子马首是瞻,大手子们吹中村丰今石洋之松本宪生吉成曜小萌新便照葫芦画瓢跟着一顿夸,却畏畏缩缩不敢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主观感受,生怕说错哪句话就要被大手子挂在动态里被众多婆罗门冷嘲热讽力!(参考https://t.bilibili.com/276269832833694891)
私以为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应分为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进行,包括作画在内。大部分作豚之所以是作豚正是因为其主观审美标准和作画的客观技术力接近甚至重合,故其眼中的“好作画”基本便是高技术力作画。然而对于大部分观众来说其主观审美标准并非与客观的作画力重合,故会对着充斥精致ppt的打戏高呼“经费爆炸”云云。既然如此,口口声声对上述大部分观众的言论抱怨不已的作豚大手子们更应担起将观众的主观审美拉近客观作画力的责任。
2.作画科普应有的姿态
在大手子们成日对作画知识的普及率慨叹不已的基础之上,antm等致力于作画知识科普的自媒体接连诞生。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其中大部分的水平属实糟糕至极,不仅犯了许多科普自媒体常犯的诸如不考虑受众思考逻辑而陷入自嗨局面等错误,并由于婆罗门的谜之优越感而将错误发扬光大。结果也显而易见,观众依旧不懂作画,想要了解一二的萌新被排外气氛吓跑一批,而婆罗门依旧自顾自地感叹“为何他们不懂作画”。
所谓“科普”,自然要将“科”给“普”出去,私以为做到这一点必须重视两个方面。
一是放下作为大手子的愚蠢优越感,深入群众,潜心研究当今大部分观众对作画的审美逻辑,写出真正能引导观众了解作画、热爱作画的文案,而不是黑话连篇、用于婆罗门自嗨高潮的masturbator。前段时间antm推出了新系列“从零开始的作画科普”,我还欣慰地感叹道antm终于脚踏实地用心做科普了,好时代来临力;结果打开一看,本质作豚自嗨作画MAD。nbht最早的科普视频之一《日式作画基础解说》(BV17s411D75e)如此全面而实用,如今却做不出一个好好说人话的作画科普,堪称出道即巅峰。
(“nbht早就在日式作画基础解说讲过这个问题了,你干嘛不做功课?”
废话,萌新要是知道有这个视频干嘛不去看?玩游戏还带新手引导呢,谁给萌新指个路?)
二是努力获取流量,让科普视频得到曝光度,让更多的一般通过路人能够看到,而不是不屑于当标题党、看不起吸引眼球的封面、作为一个科普媒体科普不到多少人却以“高洁”自居。没有流量的科普,路人看不见的科普,不如不普。antm播放量最高的视频——中村丰作画MAD的评论区涌现了很多不懂作画的一般通过留下类似“ufo的作画比这强多了”“鸟山明也很厉害啊”的评论,几乎每一条底下都有婆罗门的阴阳怪气或直球鄙视,甚至有大手子感叹道“antm10w播放以上的视频其弹幕和评论区果然都看不下去”之类的言论。一个出于拯救作画盲首陀罗们的目的而创立的作画科普自媒体,其视频居然如此排斥普通观众,对送上门来的流量不仅不珍惜甚至赶出去,科普领域最申必现象恐怕莫过于此罢!
科普是很神圣的事情,选择这条道路的人必须严肃而用心地对待,必须去理解观众、去弥合观众知识体系中的缺漏、去站在观众的角度而不是自我的角度进行科普创作。这固然很辛苦,但既然已走在这条路上,就不应以此为借口为自己开脱,否则还是换条路走罢。
3.单纯泄愤
婆罗men对着一无所知的萌新或一般通过路人倾泻其令人作呕的优越感,这种现象简直屡见不鲜。
属实人类迷惑行为,都是看动画片儿的,都是对着纸片人阿巴阿巴流口水的,怎么懂点作画知识、时常报报菜名的人,就觉得自己是人↑人了?
在一个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和民主葛明的国家当精神婆罗门,弟啊,你神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