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封(2)
夜里,老李躺在床板上,盯着窗外的月亮发呆。
他白天睡够了,这会子反而睡不着,外面的月亮又大又圆,皎白的月光直接打在他的床头,他就算闭上眼睛,也是一片明亮。
“靠!”老李辗转反侧许久,还是从床上坐了起来。
他娘的,睡不着。老李烦躁地挠了挠被汗湿的短发。这还是今年初夏,镇口的周寡妇给他剪的头,他剪完头回到张府时,张府的王妈妈夸他精神了许多。
老李想去缸里舀碗水喝,却发现缸里早就空空如也。他又去水缸附近找昨天采下来的西瓜,才想起西瓜早就吃完了。
他老爹和老娘走得早,二十好几了也不讨媳妇,住在张府给的小破屋里抠脚,领着固定的工钱存在房梁上,连吃穿用度也不太上心,每天过着光棍糙汉的生活。
“怎么这么烦呢?想吃啥都没有。”老李烦躁地踢翻了放在门口的水桶,出了小屋。
屋外月光如洗,这让老李的心平复了不少。他走到井边,打了桶水给自己冲凉。
冰凉的井水把他浇得更清醒了。老李抹去脸上的水,眯眼瞧着远处的山和黑绿色的树。要不去瓜田里拿个瓜来解渴,老李心想。
反正也睡不着。老李甩了甩头发,往瓜田的方向走去。
“古有诗人秉烛夜游,今有老李月下偷瓜。”老李自言自语。
他其实也算读过几年书。在他还小时,曾是张四爷的伴读,不过他经常在先生讲课时睡觉。按道理是该罚的,可张家暗示过先生,不必太管束李铁封。可怜先生年过花甲的人,拿这小娃娃一点办法都没有。老先生还说,他比少爷的面子都要大。
兴许是因为读了那几年的书,才导致老李和其他汉子不一样。像他这个年纪的汉子,早就找了婆娘,生的娃都能打酱油了,而老李却不急,每天混日子,仗着自己识几个字,到书屋那去蹭几本古今异志来看,编成瞎话去诓人。
今儿白天那个讨封的故事,就是他从书上看来的。
其实他每天哪有什么活干呢?张四爷是个有情有义,对祖先忠孝的人。张太爷说了要照拂李家的子子孙孙,那么张四爷就一定不会违背。
“胄甲加身有何用,金屋无人见泪痕……”老李乱七八糟地念着诗。他未必懂这诗是什么意思,只是想到哪念到哪。
他一边念着,一边来到了瓜田里。
老李放眼望去,觉得西北方向的瓜长势最好。
他向那走去,却见一个黑影呲溜地从他脚边跑过。
“哎呦!”老李被吓得叫出声,差点一屁股坐碎身后的西瓜。等他缓过神来,才发现刚刚把他吓一跳的玩意,是一只皮毛光滑的小兽。
那是啥?老李在借着月光,眯着眼睛打量那只小兽,只见它不黄不黑,四只小细腿,拖着一个蓬松的大尾巴。像是只狐狸。
狐狸见了老李,也不跑,歪着头打量他,一双黑溜溜的眼睛在月光下发亮。
老李往身遭摸了摸,没找到趁手的武器。不知道这小畜生在打什么主意,见了人居然不跑。
一人一狐在瓜田里大眼瞪小眼。
半晌,老李觉得眼睛有些干了,狐狸可能也觉得继续这样下去没意思,甩了甩尾巴离开了。
还好这小畜生不咬人,否则把它打来炖汤。老李起身,拍了拍屁股,末了想起,狐狸肉是能吃的吗?
算了,不管。老李把狐狸的事抛到脑后,蹲在瓜田里找瓜。
不一会儿,他抱了个瓜往家的方向走,却见刚才那只狐狸趴在一个大西瓜上,用爪子轻轻敲着瓜。
老李目瞪口呆。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