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3.12.9 利息 利息率

2022-08-01 05:2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6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


9、利息 利息率[i]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息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的转化形态,它是职能资本家因取得贷款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借贷资本家为了取得一定的报酬而暂时将其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职能资本家利用借来的货币资本,就有可能超过其自有资本的限度去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扩大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攫取更多的利润。同时,产业资本家必须以利润的一部分交给借贷资本家作为使用其货币资本的报酬。这部分报酬就是利息,它是以货币形态出现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借贷采取了一般的商品买卖的形式,借贷资本家的货币资本呈现为特种的“资本的商品”[ii]。这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于它被使用时能为职能资本家提供出平均利润,而利息则表现为这一“商品”的价格。但应指出,货币资本的借贷实质上并不是商品的买卖。利息也并不是借贷资本在一般意义上的价格。借贷资本家将货币资本贷给职能资本家时,资本的所有权并未转移,所转移的只是资本在一定时期内的使用权。当借贷期满时,职能资本家必须将原资本偿还给贷款者,并附以一定的利息。利息之所以不是借贷资本的在一般意义上的价格,这是由于:一切商品的价格都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借贷利息并不表现借贷资本的价值。因为借贷资本本身就是以货币形态出现的,它不需要另外的货币表现;同时,利息的数额也不会等于借贷的货币资本的价值。例如,价值十万元的借贷资本每年可获得五千元利息,表面上看来,五千元表现为十万元借贷资本“商品”的价格,但这一价格并未反映“资本商品”的真正价值,借贷资本的真正价值是十万元,而不是五千元。马老师说:“如果人们要把利息称为货币资本的价格,那便是一个不合理的价格形态,是与商品价格的概念完全矛盾的。”[iii]资本的借贷采取了一般的买卖形式,就掩盖了借贷利息的真正来源。

  借贷资本的运动公式是Д—Д′,它表示货币贷放出去,经过一定时期后,会伴随一个增加额[iv]归还其所有者。从这个公式中很容易使人忽视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好像借贷资本的货币本身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它不依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流通就能增殖。其实,借贷资本的运动Д—Д′只有在产业资本循环Д—Т···П···Т′—Д′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如果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如果没有对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剥削,职能资本家就不可能将原有的货币资本附加利息偿还给借贷资本家。由此可见,利息的真正来源仍是雇佣工人的无酬劳动,它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形态。它表明了在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日益发展的条件下,资本的所有者不论是否参加资本主义生产的指挥和监督,都能攫取到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借贷资本家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得的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利息率。利息率是一定时间内的利息量和贷出的货币资本量之间的比率。例如,假设借贷资本为一千元,一年所得利息为三十元,则利息率为30/1,000=3%。

  利息既然是产业资本家因使用贷款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所以利息率的最高限界不能超过平均利润率。它通常要低于平均利润率,否则,如果利息吞噬了职能资本家由于利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全部利润,那末,以后他将不再借款了,因为这种经营对他丝毫没有好处。在平均利润率限度内的利息率的高低,则取决于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当供给大于需求时,利息率较低;反之,则较高。资本主义货币市场上的利息率是经常发生波动的。但从资本主义发展总的过程来看,利息率有着下降的趋势。这首先是由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所决定的。由于利息只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既然平均利润率有着下降的趋势,利息率必然也随着下降。其次是由于食利者人数的增多,借贷资本的供给量在不断增加。这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如果没有相当庞大数量的货币资本,就不能建立新的企业,因此,握有较小资本额的资本家,就往往转变为借贷资本家。再次,由于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发展,社会各阶层的零散资金也日益被信用机构集中起来作为借贷资本。


注:

[i]《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959年版,第155页。

[ii] 马克思语。

[iii]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441页。

[iv] 利息。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名词简释》3.12.9 利息 利息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