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渣必看】高考"猜"题大法——tm大题也能猜???

2021-06-06 03:02 作者:爱哔哔的老疯狂  | 我要投稿

  阴间操作!!

非学霸必学!学霸请走开!

注:

1.本人已经把高考知识忘得差不多了,但仍旧能记得当年用阴间操作解题的快乐!学会了绝对好用

2.由于本人基本已经不接触相关知识了,能找到的题目有限,就只是百度去年真题找的。例子不够丰富,勿怪。

3.为了突出其实用性,有些可以使用,但本身也很简单的题目不会被举例


一,解析几何定点问题骚操作

                              ————特值代入

对以下题型

①求***情况下必过某一点。

②求固定交点的

③求固定直线的

这一类题。

大家都知道可以硬解,但最关键是大部分计算会失误!!QAQ或者压根没时间算!(学霸走开)

  听着,别算了别算了!!

第一步,

①直线未定的,先取一条或者两个特殊值,旋转直线就取一横一竖最多取个45°,要么就是过椭圆端点!

②圆锥曲线就取圆或者射线!越特殊越简单!然后靠特殊取值得出答案,99%的题证明结果都是存在!!所以不用担心不存在定值的情况!

第二步,

在试卷上把各种设未知数,设直线,设点,联立啊,韦达定理啊,判定全部无脑写一遍。

  最后写一句

【综上,解得:】把上面的答案写在这里!!

  大概率答案对了,老师直接给满分。就算老师看过程也没什么关系,这类题基本都有硬解法,所以过程也是大差不差的!菜比必须用!

让我们来举例说明一下:


1.先看去年全国1卷的解析几何大题!

2020年1卷解析几何大题

 第一问略过哈,a=3,

首先图画出来了,显然可以在直线x=6上取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P点,简单一试就能知道定点必然在x轴上!(这个需要一定的经验,但你其实大概比划一下也能猜到)

  然后取一条直线过特殊点,比如PA过上端点吧,

也就是C点就是上端点。那么此时P点坐标(6,3),

PB直线就是y=x-3

  以上基本都是极度简单的计算,然后就是计算大一丢丢(但和硬解比起来也很小)的直线和椭圆曲线联立求交点D,但由于直线简单,计算量也不大。很快就能计算出D点(12/5,-3/5)

,CD一连就能知道定点为(3/2,0)

——————

   计算量应该能减小一半以上,然后正常硬解法是:

设P点→写PA直线,写PB直线→两直线和椭圆联立解得CD两个点→求CD直线得到定点。

以下为正常解法1:

正规解法1

  这个思路大部分同学都能知道,但计算量嘛,哈哈哈[doge]。

  而上面“猜”答案的计算量就小太多了,列出全部的联立式,最多加点文字描述。直接解得,起码给个10分吧。如果有余力,你可以通过答案倒推这个直线!

  因为直线相当于是绕定点转,写出这个待定直线也不难,把这个写了妥妥的好吧[妙啊]


更多例子懒得找了

二,给方程的大小比较选择题

                                 ————极限特值代入

  对于一些给定不等式方程(记住是不等式方程)或者限定条件,往往可以轻易的从0,1,无穷大三个特殊数里面找到满足条件的特值,再用特值一个个代入选项就能知道答案

举例1:

2020全国二卷

看见题目,在指数为,选项里有1。

 直觉告诉我,先试一下0和1(平常没用过可能反应不过来) 

  可以轻易得到x=0,y=1满足条件。带入选项一下就能发现只有A成立,完成了。

  让我们来看看正常解法

这不算是一道送分题了吧,正常解,花个三四分钟很正常,对于大部分同学可能压根不会,拿到就是赚到了。


三,作图量取法

     对于那些图形不复杂,但选项差别明显的选择题尤为好用(那种选项是√7,√8里选的千万别用!)。填空题时间充足且实在不会的情况也可以使用。

  PS:记得带绘图三角板,量角器

  举例:

2018年一卷

这个图你实际只需要画出渐近线和其余直线就行了,绘图难度很低,且选项之间区分度也不低。

 由题目可知,渐进线斜率+-1/√3,怎么作图??可以用量角器取30°,也可以直接

水平取17.3cm(√3的10倍) ,在端点竖直向上向下取10cm,连接就行。记得点间隔取大一点,更精准!!然后拿三角板过焦点(焦点是(2,0),实际可以取6cm左右,最好大一点)做一条渐近线的垂线。直接一量,9cm左右。缩小回去,答案就是3!

拿相册画的,很不标准!

然后让我们看看正常解法:

  其实正常解法也不难,基本功扎实的同学肯定比画图还快,但我的目的是让成绩一般甚至很差的同学也能拿分! 

正常解法1

PS:我写到这里发现有个非常简单的解法,不过这个方法基本上和学渣无缘了,因为要用到【三角形重心将中线长度划分1:2】的定理,不过我这里还是贴一下,供大家思考

  还是看这个图

手画有点粗糙

易知∠AOB=60°,OF=2,显而易见,AOB是个等边三角形,那么AD和AC显然都是中线,那么又上述定理可知,OF:FC=2:1,OC=3,AD=OC=3(等边三角形。


   暂时就想到了这几个,主要是看见首页出现了不少高考解题救急的视频,一晃眼,又是高考的季节了。虽然我基本把高中知识都忘干净了,但还记得这些我当初天天用的骚操作。不是我吹,我已经把骚操作用到炉火纯青了,大小考试,平均每次考试都能靠这种阴间操作拿到10分左右!而且不是靠蒙!

 希望也能帮助到大家哈

最后强调,这是给基础差的同学用的,学霸请走正常流程!! 

【学渣必看】高考"猜"题大法——tm大题也能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