鸲鹆效声
鸲鹆效声
明·庄元臣 《叔苴子·内篇卷五》
【原文】
鸲鹆之鸟,出于南方。
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
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
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
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今文章家窃摹成风,皆鸲鹆之之未惭者耳。
【今译】
(鸲鹆,鸟名,黑色,能模仿人说话,也叫八哥)。
八哥鸟生长在南方,南方的人用网把它捕捉来,剪圆了它的舌头,并教它说人话。
久而久之,它便能效人言,模仿人说人话,跟着人学舌了。
但它只能效声而已,模仿几声简单的话,终日所唱,一天到晚所唱的,惟数声也,老是那么几句。
有一天,一只知了在庭院里鸣叫,八哥听见了,而笑之,轻蔑地笑起来。
知了于是对八哥说:“子能人言,你能像人一样说话很好,甚善。然您所言,但您所说的都是别人的话而不是你自己的话,你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未尝言也。哪能像我这样,按照自己的意思,叫出自己想说的,自鸣其意呢!”
八哥鸟被说得低着头,十分惭愧,俯首而惭,从此终身不再仿效人说话。
今文章家,现在作文章的人,窃摹成风,剽窃摹仿成风,都不过是些还不知道羞愧的八哥鸟而已,鸲鹆之未惭者耳。
【赏析】
本文是讽刺当时文坛剽窃模仿的风气,这些作文章的人拾人牙慧,还要到处吹嘘。
它启发我们,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能毫无主见,人云亦云,一味摹仿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