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炒黄牛肉放的不是牛肉,吃出了我的恐惧和悲伤
(一)
前几天几人吃饭点了一份小炒黄牛肉,端上来,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所谓牛肉根本不是牛肉,也不像猪肉,软绵无味,完全没有牛肉的劲儿。作为对吃喝不怎么敏感挑剔的农村人,我都感觉这肉也太假了。
吃到这样的小炒黄牛肉不是第一次了,前段时间在一家湘菜馆,也是同样的色泽质地,吃起来还有点味儿味儿的。
如果你像某州拉面一样舍不得用牛肉,可以不加这道菜,用着动不动就五六十一盘的牛肉的价钱,产出着难吃绝绝子的不知来历的肉。看着蒜瓣、辣椒、细芹菜中间的这些零碎的“牛肉”,我不觉有点恶心和后怕。
我不禁感叹,我们有多少血汗钱,有多少胃液,浪费在了这些根本不值标价的东西,根本没营养的东西上面。这么弄虚作假真的是合理的吗,真的是熟视无睹,大家都心知肚明的吗。
包括商人这个职业,这个行业的一些人,又有多少行为、多少手段是昧着良心的呢?那么多光鲜亮丽的老板、有钱人,他们的钱是真的都是干净的吗?
(二)
在短视频刷到,城市里的馒头看着白白的,很漂亮,其实精华早在面粉制作过程中已经被高价留作他用了。剩下来的是添加了各种剂的混合物。所以我们吃饭的馒头才失去了麦芽的甜。
想起儿时,拿着麦子去碾房做成面粉,蒸出来的馒头黄黄的,一口气可以炫一个半,甜甜的根本不需要就着炒菜。所以当南方朋友说北方馒头不好吃的时候,我真想带他去我家尝尝真正的全麦馒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猪肉也不像小时候那么香了,我还以为是长大了之后胃口变刁了,后来才知道猪是被催熟的,注水的。
就连方便面也没有小时候干嚼起来香了。小时候很多人还是挺爱吃泡面、煮面的,现在也不是我们因为加班对这些有抵触心理了,而是这些泡面咋就没有小时候的纯粹了,难吃得人神共愤。
最近预制菜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和不适。极低的成本,极快的出餐速度,不需要厨师的高超技术,不需要担心菜出得慢。我们看到那些看似还不错的外卖时,想着自己本来被生计摧残的身体,脑子不得不替我们的胃肠做决定,吃吧,吃吧。
我们只能假装信任,就像病人躺在床上信任医生,就像学生、家长信任教师,我们不得不对这些特殊的职业人员信任,不得不对盘子里的食物保持敬畏,毕竟那里凝结着很多群体的付出,很多主体为了薄利多销的奇思妙想和处心积虑,那里是商业环境的一个小小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