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71 实事求是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71、实事求是
中国的一句古语。教员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作了解释,赋予了新的含义。教员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说,“实事”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指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实事求是”就是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找出事物的规律性,从而指导人们的行动。“实事求是”深入浅出地表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理论和实践、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是指导人们认识、掌握事物规律性的唯一正确方法,是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作风。
实事求是与形形色色的主观主义是对立的。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防止理论脱离实际,批判只凭主观臆想的盲目行动和无所作为、消极悲观的错误思想。要注意加强调查研究,学会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分析形势和情况,这样才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员关于实事求是的教导,在我国已深入人心,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指南。他们在掌握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我国工业和农业战线上的大庆和大寨,就是在教员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实事求是,针对实际情况,分析研究和掌握客观事物的具体规律,把革命精神同科学态度、理论同实践结合起来,从而取得了石油和农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和辉煌成绩,成为全国工业战线和农业战线的红旗。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革命作风,随着三大革命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