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70 主观能动性

2023-01-16 10:1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70、主观能动性


  也叫自觉的能动性,是在实践基础上,人们的主观对客观的认识和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动,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主观能动性有正确与错误之分。从实际出发,使思想和行动符合于客观规律,这是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脱离实际,思想和行动不符合客观规律,这是一种主观主义,是错误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阶级社会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有阶级性的。革命阶级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它起到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这是一种革命的主观能动性。反动阶级发挥的主观能动性,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只能阻碍社会历史的发展,这是一种反动的主观能动性。我们要批判反动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扬革命的主观能动性。[-]同一切机会主义路线头子一样,站在反动阶级的立场上,违背历史规律,错误地估计客观形势,他们发挥的这种反革命的主观能动性,是唯心主义的,是极端反动的,结果都毫无例外地落得自取灭亡的可耻下场。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科学文化水平、实践经验以及阶级地位的制约。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程度是不同的。在原始社会里,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程度很低、范围很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比较小的。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工人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严重的压抑。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在正确路线的指引下,广大人民的主观能动性,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好多本来认为办不到的事情办到了,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步伐加快了。如我国国产万吨级远洋货轮“风庆”号广大船员和造船工人,批判了修正主义路线,首次远航欧洲获得成功,为我国造船、航运史上增添了光辉一页。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主观能动性的观点是同客观规律性联系在一起的,两者是辩证的统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在实践中深刻认识客观规律性。只有建立在客观规律性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员说:“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做或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1]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人类通过实践取得丰富的感性认识,能够从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即得到对客观事物规律性的认识。二、能够用已经获得的理性认识,能动地去指导实践,改造世界,这是主观能动性作用表现的更重要方面。

  唯心主义抽象地夸大主观能动性,认为人们可以脱离客观规律,随心所欲,任意行动;机械唯物主义抹杀主观能动性,认为人们只能消极地依从客观规律,而不能利用客观规律,有所作为。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注:

[1]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445页。

《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2.70 主观能动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