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学考博真题参考书笔记
经济法学博士点院校: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辽宁大学、吉林大学、华东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1)有些院校内部信息,官方是不会公布的,比如材料审核标准,复试面试评分标准,论文要求,教育背景等。
(2)不管是博士考试还是申请考核制,论文都是硬实力。所以有读博意向的硕士期间一定要不遗余力发论文,多出科研成果。最好是提前两年就开始准备。
(3)名校博导名额紧张,基本都是1-2个。每年报考前导师基本已经预定好了人选,联系比较晚的需要排队等,再等1年2年甚至3年。所以有志读博的一定要要做规划。
(4)博士报考,考试成绩的决定性并不是很大,综合实力+院校资源关系,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5)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实行“申请-考核”制,申请资料撰写(学术简历+研究计划+其他资料)很重要,之后才能联系导师“套瓷”,还有就是命题规律和侧重点,这些都是育明辅导内容。
关于考博你需要了解下面内容:
1. 为了保险起见,目标院校一般最多选择三个,太多了你也没精力应对。选择的原则是考试时间不冲突、距离相近、参考书目相似的院校。2. 你是愿意去研究所还是去高校呢?一般来说,研究所的科研氛围较浓厚,但生活有些枯燥;而高校相对活跃,掺杂着科研和教学,氛围稍淡。其实,不管你选择高校还是研究所,关键看你愿不愿意静下心来做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3. 选择什么样的导师?导师对于你读博期间能否能做出成绩至关重要,好导师让你向往科研,差导师让你厌恶科研,这就是差距。自己寻找导师很盲目,犹如大海捞针。一个捷径:征求你的硕导或身边的导师的意见,让他们帮忙推荐一下。如果你早就有考博意愿,还可以通过参加讲座、学术会议的时候遇到一些导师,比如在会议茶歇的时候可以有礼貌地向他们请教科学问题或者询问考博事宜,借此给导师留下印象。在获得导师允许后可以专门拜访,这都比邮件沟通要高效的多。
招生目录
提交材料
考生须于2021年12月5日前(以寄出日期为准)按要求向法学院江老师或许老师(联系方式见后)提交以下书面材料。
请按如下顺序整理好材料,并用燕尾夹固定。快递左上方请标注“博士研究生招生”字样及报考的专业方向。
1.材料明细表(格式见附件,请考生仔细阅读填表说明,并按要求完成填写并签字)。
2.报名登记表(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打印前请按要求上传本人电子照片,打印后本人须在每页亲笔签字确认)。
3.两份专家推荐信(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后请专家填写、亲笔签名并密封后,交由考生寄送)。
4.个人自述(在网上报名系统下载后填写,需同时在网上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版)。
5.身份证件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A4纸同一面上)。
6.应届硕士毕业生需提供学生证复印件(含本人信息页、全部注册页,注册信息需完整)。
7.本人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所获专利及其他研究成果(原件或复印件均可),需同时在网上报名系统提交本人已发表的代表性学术论文,最多3篇。
8.已获硕士学位人员提供硕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在境外获得的硕士学位须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书】、毕业证书复印件(单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不必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及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由考生攻读硕士学位所在院校研究生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也可从本人档案管理部门复印并加盖其公章。下同)。
应届硕士毕业生需提交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及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摘要和论文目录(参加复试时应提交学位论文全文)。被录取后,如在入学报到前不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同等学力人员提交学士学位证书及本科毕业证书复印件、硕士课程成绩单原件。
9.外语成绩证明材料复印件。
外语成绩达到如下条件之一者,外语免试。
(1)英语、日语、俄语专业本科(含)以上毕业(需提供相应阶段的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
(2)近五年内曾在英语、日语、俄语国家留学一学年以上(需提供进修或经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证明)。
(3)参加英、日、俄语水平考试,成绩达到以下标准:雅思(学术类)6.5分以上(3年内有效),托福90分以上(3年内有效),GRE成绩1200分以上(总分为1600)或GRE成绩308分以上(总分为340)(3年内有效),GMAT成绩650分以上(3年内有效),WSK(PETS 5)考试合格(3年内有效),俄语达到B2级,日语达到二级(N2)。
(4)国家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50分以上(3年内有效)。
对于初审成绩合格(60分以上),但外语成绩未达到以上条件的申请者,须参加外语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复试考核环节。
10.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研究构想。研究构想包含拟研究问题(博士论文选题构想)、理论意义、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相关科研成果等;研究构想须由考生亲笔签名,字数不少于1万字。
11.其他能够证明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材料。
特别说明:考生必须保证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果发现材料不实、申请人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学校将取消其申请、录取资格或者学籍。书面申请材料一经提交,不予退换、退回。
2.复试
复试考核预计将于2022年4月份进行,具体时间在复试考核公示名单中通知。
(1)复试考核由复试考核小组负责组织进行。复试考核小组成员由相关学科领域专家担任,至少5人。
(2)每位考生的考核包括60分钟的专业笔试和30分钟左右的专业面试。复试考核满分100分,专业笔试和专业面试各占50分。
(3)专业笔试重点考查申请人对本专业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和文字表达能力。笔试试卷由复试考核小组成员统一评分。
(4)专业面试重点考查申请人在本学科攻读博士学位的基本素养、学术能力、学术志趣等。专业面试成绩由复试考核小组成员独立打分,最终成绩按各成员打分的平均分计算。
(5)复试考核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者为合格考生,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6)复试考核成绩将在复试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在法学院官网上公示,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
考博相关真题
2004年:
1.论我国民法的公平原则与公平责任。
2.论我国物权法中土地征收征用制度的完善。
3.论赠与合同。
4.动产质押与权利质押的区别。
2005年
民法:(每题20分)
1.论间接代理
2.建筑物区分所有的法律特征
3.比较合同撤销与合同无效
4.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的联系与区别
5.知识产权的性质
